李 梅(辽宁省营口市六三路小学)
同样的课,不同的感受
——《泊船瓜洲》教学有感
李 梅(辽宁省营口市六三路小学)
经常参加评优课,可以说是身经百战,但在这次区级基本功大赛上,教学《泊船瓜洲》时却感到从未有过的孤单。课堂上学生不积极参与,生机不足,师生交流受阻,学生的个性与才华没有完全展现出来。尽管最终取得了课堂教学第一名的成绩,但我仍心存遗憾。两天后,接着教学进度,我用自己班的学生再教同样的课时,师生交流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灵动,有着不期而至的精彩。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细细品味反思后我发现了问题的真正所在。
问题一:距离产生隔阂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就是说教师是阅读对话中的一员,是平等对话的“首席”,可是我接照要求只是在临上课前几分钟才接触了学生。因为是借的学生,师生双方都彼此陌生,缺少了解与信任,教师表面上的微笑与和蔼并没有在学生的内心产生共鸣,自然谈不上平等对话。做为参赛选手的我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根本没有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我不禁想到了2004年我送课下乡,上那节《匆匆》时的情景。当时地域的差距,彼此的陌生,我的学生们根本不理我。无论我怎样启发,怎样去说,学生们都无动于衷。台下就是近百名县区教师,顿时汗涌上额头,我放弃了原来的教案,现场调整。渐渐地课堂上出现了笑声,学生们的笑容又鼓舞了我,使我更轻松自然。下课时,学生久久不散。第二天、第三天课堂上我们是如鱼得水,自然流畅。想到这我猛然发现,参赛时在课堂上是我没有发自内心地亲近、喜欢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看来想成为学习生活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要放下架子,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角而不是个人表演的道具,成为学生们喜欢的老师其实就这么简单。
问题二: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参赛时:各小组拿到思考题后,多数是围绕一位学习较好的同学研究,并让其发言。其他人或无所事事,或七嘴八舌,呈无序状态,多数学生无从参与,“身在曹营心在汉”,听讲不够专注,所以收获不大。整个过程气氛沉闷,形式单一,学生读“京口瓜洲一水间”的“间”,连续几个人读得都不准。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因此我在给自己班学生上课时对学习方式进行改动,激活学生的灵气。课堂上我设计了古诗考场大闯关。第一关“我会读”。要求在小组练读的基础上,进行朗读个人挑战赛,自由挑战对手,全班76个人全动起来了。因为对其他组同学的水平都了解,所以每个组的同学都非常认真互读互评。结果不仅没读错字,而且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读得到位了,自然就置身于诗歌浓郁的情境中。进入第二关“我会想”时,当我提问学生“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遥望仅一江之隔的京口,诗人不禁想起在京口不远处的南京来。此时如果你就站在江边,你都会想到些什么?”“我想到了家中的父母。”“我想到了小时候的伙伴。”“我想到了教我的老师。”学生们七嘴八舌……忽然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想到腾格尔的一首歌。”然后就唱起来“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全班学生一起唱起来。教室里流动着淡淡的忧伤和浓浓的思乡之情,而这一切都是我没有想到的。此时学生已经洞察作者的内心世界,而且融会贯通。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学习合作交流,共同体验。课堂上充满灵气,其实就这么简单。
有人说:“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生活,应该如流动的水,鲜活而充满灵动。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心灵震撼另一个心灵。”因此真正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间同一种心灵互动,和谐共振的美好生活过程。这样的课堂上才会有不期而至的精彩,我们都期待着这样的教学过程。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同样的课却有不同的感受,不正是缘于自己的教后反思和改进吗?
我们都喜欢成功的感受,但是我更珍爱失败的经历。它总能让我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差异,发现自身的不足,发现语文学习的真谛。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其实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