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芳,王 丽
(1.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督导室,山东 淄博 255130;2.张店开发区南石小学,山东 淄博 255000)
《内经》情志学说中的“以情胜情”法,又称情志相胜法,它隶属中医心理学范畴,主要是指根据情志五行相胜的制约关系,用一种情志去纠正其所胜的情志,从而有效地治疗情志所产生的疾病。[1](P100-105)
如果用情绪心理学中情绪调节的思想来审视情志相胜法,可以发现,情志相胜正是通过以情绪来调节情绪的途径来实现心身健康的目的。可见,所谓“以情胜情”的情绪调节方法,是通过激发一种情绪去调节控制另一种偏激情绪,平衡机体的失衡状态,进而保持身心健康。《医方考》曾记载:“情志过极……须以情胜。”在《儒门事亲》中也提出了具体的“情胜”应用方法,“以五行相胜之理治之。”
关于“以情胜情”的主要内容,有五志相胜与七情相胜两种。《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指出,“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此为五志相胜。《丹溪心法》进一步发展了五志相胜的思想,提出:“以忧胜怒、以恐胜喜、以喜胜忧、以怒胜思、以思胜恐、以忧胜惊、以恐胜悲”。此为七情相胜。
所谓悲胜怒,是指激发个体悲哀的情绪,以控制、调节其原有的高度愤怒的情绪状态。恐胜喜是激发个体恐惧情绪,以控制、调节其原有的喜乐过极的情绪状态。怒胜思指激发个体愤怒的情绪,以控制、调节其原有的高度思虑的情绪状态。喜胜忧则指激发个体喜乐的情绪,以控制、克服其原有的高度忧伤的情绪状态。思胜恐则是根据认知与情绪的相互作用,通过个体的思虑,以控制、克服其原有的恐惧过度的情绪。
《内经》“以情胜情”的情绪调节方法出现之后,宋金时代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进一步论述了“以情胜情”的具体应用:“悲可以制怒,以怆侧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此忘彼之言夺之。”元代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进一步完善这一理论,提出:“怒,以忧胜之,以恐解之;喜,以恐胜之,以怒解之;忧,以喜胜之,以思解之;思,以怒胜之,以喜解之;恐,以思胜之,以忧解之;惊,以忧胜之,以恐解之;悲,以恐胜之,以怒解之。”
中医心理学认为,人体的心理活动是以精、气、血为物质基础,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阴阳、营卫、气机平衡协调的综合反映。[2] (P21-23)根据情志学说的观点,情绪或情绪调节(以情胜情)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像其他心理现象一样,也必须以精、气、血为物质基础。精、气、血的平衡协调是情绪和谐的内在生理基础。
中医心理学认为,人的情志活动,是脏腑功能的外现。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靠气的温煦推动和血的补给濡养才能实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即情绪的产生,必须以精、气、血作为物质基础。生理状态下的情绪变化,是机体适应外界各种条件刺激的正常反应,强烈的外界刺激或情绪变化则会影响气机的正常运行,从而引起气血失调,损伤人的脏腑。
正是由于精、气、血的影响作用,使人的情志活动与五脏之间产生密切的联系。当然,要想准确把握情志学说中以情胜情的理论观点,还必须了解中医心理学基础中的脏象五志论与水火五行论。《内经》中有:“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并总结出情志活动和五脏的内在联系为:“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三因极——病证方论》中也明确指出:“七情人之常性,动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根据我们对情志相胜的生理基础——精、气、血的认识可知,情绪的产生正是各脏腑活动的结果。而情绪的调和又对五脏的功能产生反作用,这取决于气机的运行是活跃还是抑郁。《素问·举痛论篇》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针对气机紊乱所引起的情绪失调,情志心身疾患,情志学说借鉴《周易》的五行相克理论,将五志归属五行,即悲—金、怒—木、思—土、恐—水、喜—火,形成“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的情志相胜理论体系。“五志”扩展为“七情”后,又增添了新的以情胜情的情绪调节内容——“忧胜惊、恐胜悲”。
1.“以情胜情”对情绪与情绪之间交互作用的深刻认识与详尽阐释
作为当前西方情绪领域的权威和专家,伊扎德在论述情感体验对情绪激活和调节的影响作用时说,一种情绪可以引起另一种情绪。[3] (P280-289)例如,极度悲伤会引起愤怒,极度疲劳引起痛苦,疲劳与痛苦结合可能引起愤怒,快乐能激起兴趣,兴趣也能带来快乐等等。伊扎德的情绪调节思想对人们理解情感体验的自发驱动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伊扎德对上述现象的理论解释是把情感体验考虑为情绪调节的重要成分乃至核心成分。在他的分化情绪理论中,每一个具体情绪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具体情绪之间存在可以预测的连接,这也是情绪激活的一种途径。如果伊扎德的上述理论观点看作“情绪相生”的话,那以情胜情的情绪调节方式正是“情绪相胜”,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情绪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从这种对比研究中,更能充分发现情绪调节的本质特征,有利于情绪调节研究的发展。
当前关于心理恢复力(Psychological resilience)的研究还发现,在面对消极事件或情境时,个体在产生消极情绪的同时,也会产生与该消极情绪相对抗的心理恢复力[4]。研究者还发现,积极情绪是心理恢复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分。Fredrickson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理恢复力的形成理论——扩大与积聚理论[5]。与以往情绪调节理论不同,该理论强调了积极情绪在消极情绪调节中的积极作用。该理论认为,个体在面对消极情绪情境时,积极情绪能够帮助其较快的恢复到正常状态,包括诸如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以及主观情绪体验等。Fredrickson及其同事称该效应为“解除效应”(undoing hypothesis)。该理论把心理恢复力引入到情绪调节中,将积极情绪作为应对消极情绪的工具,这与情志学说以情胜情的情绪调节方法“喜胜忧”不谋而合。当然相比较而言,情志学说对各种情绪之间的相互对抗与“解除相应”论述的更详尽、更具体。其不仅考察了积极情绪对消极情绪的调节对抗作用,还考察了消极情绪对积极情绪(恐胜喜)和消极情绪对消极情绪(悲胜怒、忧胜惊、恐胜悲)的调节对抗作用。
2.“以情胜情”是一种全新的通过情绪途径进行情绪调节的策略
Gross曾对个体进行情绪调节的策略进行研究,并提出个体进行情绪调节的策略很多,但最常用和有价值的降低情绪反应的策略有两种,即认知重评(cognitive reappraisal)和表达抑制(expression suppression)。Gross认为,情绪调节是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展开的,在情绪发生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调节,并因此提出了著名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6]。根据情绪调节发生在情绪反应之前或情绪反应之后,把情绪调节分为先行关注情绪调节(antecedent-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和反应关注情绪调节(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两个方面。 在上述两种情绪调节策略中,认知重评属于先行关注调节,是指通过认知的改变,即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改变对情绪事件个人意义的认识。它试图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方式理解使人产生挫折、愤怒、厌恶等消极情绪的事件,或者对情绪事件进行合理化。表达抑制是一种反应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是指抑制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属于对反应进行调整的一种,表达抑制调动了自我控制能力,启动自我控制过程以抑制自己的情绪行为。
对于Gross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有研究者指出,情绪是复杂的,情绪调节也是非常复杂的。情绪调节策略不仅是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两个方面,情绪调节策略的多样性在Gross的情绪调节过程与策略理论中受到忽视,应该受到研究者进一步的关注[7]。而在情志学说中,“以情胜情”的情绪调节方法其实已经为Gross的情绪调节策略提供了一种恰当而有益的补充。如果我们从情绪调节的具体内容与实质方面来看Gross的两种基本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通过认识与观念的改变进行情绪调节,应当属于情绪的认知途径调节策略;而表达抑制通过行为调整进行情绪调节,应当属于情绪的行为途径调节策略;情志学说中以情胜情的情绪调节方法通过相应情绪进行情绪调节,应当属于情绪的情绪途径调节策略。根据Gross对情绪调节的定义,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情绪发生、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8] (P204-205)那么这种影响既可以施加在情绪的认知、情绪行为方面,也可以通过施加相关的情绪体验来达到情绪调节的目的。可以说,《内经》“以情胜情”的情绪调节策略,从情绪对情绪的调控作用入手,探讨人们的情绪调节,这对于Gross的情绪调节策略以及原有的情绪调节理论观点都是一种有益的完善与补充。其实,在原有的情绪调节研究中,在情绪调节的途径或内容方面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即虽然大家都认为,在情绪调节过程中被调节的主要成分是情绪的生理反应、主观体验、表情和行为,而调节的主要途径或策略则是依靠情绪系统之外的认知、行为等,完全忽略了情绪在情绪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1)“以情胜情”情绪调节思想主要关注“五志”与“七情”的调节,忽略了对其他情绪的认识、研究[9],比如厌恶、仇恨、羞愧等。而这些情绪往往在当今社会中都是一些经常体验到的情绪,并且也是引发人们心身疾病的重要因素。所以说,情志学说以“七情”,限制了人们对其他情志的研究。
(2)“以情胜情”重实践、轻实证的研究方法为情志学说的情绪调节思想科学与实效打了较大的折扣。以情胜情理论观点主要来自于实践,没有经过相应的实证检验,这与中国古代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研究的思维方式有极大相关。
综上所述,虽然传统中医心理学中“以情胜
情”的情绪调节策略还并不完善,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将其彻底抛弃。相反,把情志学说中“以情胜情”的情绪调节策略与Gross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进行对比研究,进而提出一种全新的——情绪调节情绪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可能会开辟出一片情绪研究的新天地,尽管先前提到Izard与Fredrickson等在情绪的相互作用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与“以情胜情”情绪调节方法相比显然还不够完善。作为具有中国独特历史文化渊源的“以情胜情”情绪调节方法,对它的实证研究及其在国外人群中的适用性研究将会产生巨大的发展前景。
[1] 王米渠.中医心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 董湘玉,李琳.中医心理学基础[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 Izard , C. E. Perspectives on emotions in psychotherapy. In Emotion , Psychotherapy & Change. The Guilford Press , 1991.
[4] Tugade M M, Fredrickson B L. Resilient individuals use positive emotions to bounce back from negative emotion experien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4, (2).
[5] Fredrickson B F.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 in positive psychology-the broaden-and 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3).
[6] Gross J J. Antecedent- and 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 divergent consequences for experience, expression, and physiolog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4.
[7] 王振宏,郭德俊.Gross情绪调节过程与策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6).
[8] 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 乔明琦,韩秀珍.七情的学术渊源与困境中的出路[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