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红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科研处,山东 淄博 255130)
但凡一个从事着教育事业的人都不否认,教育事业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人,是教育事业的教育对象。今天,是一个追求以人为本的时代。所以,教育要特别关注我们的教育对象——人。人是什么?是一个个有生命、有情感的个体。所以,教育必须面向生命,满足生命发展的需要,提升生命的质量。我们认为,这样的时代与以往以工业革命为依托、以知识教育为目标的学校教育有所不同。在今天的教育中,我们应该以点化和润泽生命为己任,为生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创造条件。
在教育对象这个庞大的生命群体中,大约有一半的女生正在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忽视。这些忽视现象的造成,有的来自社会熏染,有的来自家庭教育,还有的来自学校中其他同伴不自觉的影响。我们提倡教育平等,在一定程度上是指教育机会均等或者是享有教育资源的均等。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基于受教育个体差异的教育平等。
在女性生存成长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她们倍受煎熬。一方面是由她们在生理、体质上的劣势带来的,另一方面是男性话语霸权的潜移默化熏陶带来的集体无意识。这两种合力,造成了今天的女人们生活处境的艰辛。她们的地位尽管在不断地螺旋式上升,但在那些有主体意识的她们当中,依然悲哀地认为,她们在许多方面都迷失了自己,自己仍然是这个社会这个时代这个男人世界的他者。我们认为,我们追求的女性的性别主体意识界,并不是以打倒男性权威为目的,也不是以均分世界为目的,而是以主动言说、主动体验为目的,以摆脱被言说、被体验的现实局面。我们认为,要想改变目前女性主体意识建构的困境,应该从女生的性别教育开始。还有,对于女生的特别教育尤其到了大学阶段,更不能放松和掉以轻心。因为,大学一般说来是一个人一生中受教育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必须做好对以前各阶段教育缺失的补救,还要做好他们即将踏入社会的各种铺垫。所以,基于女性主义理论视角的观照,关于女性的成长,特别是女性性别主体意识的成长,必须进行重新考量。
哲学上讲,人是一种社会实践的存在,人在实践活动中,把人以外的一切存在变成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也就使人自己成为主体的存在。因此,要具体地理解人,就要在理解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社会性本质的基础上,把人放到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考察,考察人与对象世界的真实关系。从人的现实活动中去考察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就出现了“主体”与“客体”两个哲学范畴。 所以,一般地说,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运用“主体”与“客体”的概念,是为了说明人在活动中与对象所建立的特殊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所形成的特殊本质。主体是人,但人并不等于主体。人作为主体的属性并非与生俱来,尚未完全具有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儿童可以称作人,但并不完全具备主体的本质,他们需要经过培养和教育并在进入与客体的关系后才构成完整的主体。一般来说,随着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逐渐成长和完善,具有了认识客体世界的本质,作为主体的人才真正形成。
关于意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是这样解释的:1)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2)觉察(常与“到”字连用)。可见,所谓意识其实就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锻炼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或事件的一种价值观与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意识进行不同的分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着许多与意识有关的词汇: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主体意识是指主体的自我意识。它是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人之所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根据。自主意识、自由意识、性别意识是主体意识的重要内容。自主意识是指人意识到自己是世界的主人,在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中,人居于主导和主动方面;同时,人意识到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有独立自主的人格。自由意识是指主体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克服主客体对立,实现主体的自由。性别意识是从性别角度对主体的认识。在主体意识中,我们关注的是性别意识。
所谓女性的主体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女性的主体意识应该包括女性拥有独立自由的人格,强烈意识到作为女性的自己是自己生命和命运的主人,能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并与世界交往。在女性的主体意识世界里,我们关注的是女性的性别意识。所谓女性的性别意识,就是自觉地从女性性别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并对其进行性别分析和性别规划,以实现社会性别公平的观念和方法,以便防止和克服不利于两性发展的模式和举措的一种主体意识。这种性别意识是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流行的社会性别观念,将具有自然属性的人作为发展的核心,认为女性应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存在价值。[1]可见,女性性别意识的建立是一个有待生成的过程, 并非一切生而为女者与生俱来的意识。考察世界文化传统,在父权制意识形态统治下,男人对女人进行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影响与形塑, 女人由依附性的“他者”到主体性自我的生成, 是一个艰难的思想变革和心灵救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众多女性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即使这样,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也并不许诺每一个女人必然生成性别意识。
人类生命繁衍过程中的性选择直接促进了人对自身以两性差异为前提的性审美感的形成。但随着人类历史步入两性平权关系被打破的“男人时代”,整个社会对女性的审美中又不可避免地被蒙上了“菲勒斯中心”的文化阴影。对女性的“看”中处处体现出男性“偷窥”的主动意识。女性对美的追求与男性的占有欲望互为因果的存在,男权礼赞下的女性被欣赏,甚至达到了包括女性自己在内的全社会认可。这种男对女的强势观看,作为社会现象“在一个由性的不平衡所安排的世界中,看的快感分裂为主动的/男性和被动的/女性。起决定作用的男人的眼光把他的幻想投射到照此风格化的女人的形体上。女人……同时被人看和被展示,她们的外貌编码成强烈的视觉和色情感染力,从而能够把她们说成是具有被看性的内涵。”[2]在“菲勒斯”霸权高高树立的环境中,群体弱势的女性(严格说是“女色”)作为“被看”的对象,总是不可避免地落入一双充满占有欲望的异性之眼的“看”中。正是在这种“看”与“被看”的性心理定势下,女性没有性别意识,她们是以男性的性别意识为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一切言谈举止及心理状态的。
在这个由男女共同构成的人类世界里,在这个世界大多数国家已经普遍接纳、认可了男女平等原则的时代,也依然存在着对妇女的歧视。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并没有成为历史。自然人口相等的男女在资源占有上存在巨大落差。尽管“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着性别不平等的现象。人们的性别观念得不到改造和更新,就没有性别的和谐;没有性别间的和谐,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由于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中国社会依然存在着性别意识缺失的问题。在政治领域,女性参政的总体水平还是不高;在经济领域,在就业和职业发展中依然面临着性别歧视问题;在社会文化领域,人们对女性角色的认同和评价也存在误区;在教育领域,教育资源的占有、校园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性别歧视。另外,某些传媒制作者也极少存在性别意识,更多性别歧视,包括某些女性制作者也缺乏这种意识。比如,她们将女性的价值限制在容貌、年龄、体形上;将女性生存的空间限制在家庭,将女性生存的意义限制在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上;将女性同男性的关系界定在依顺、服从、服务、性吸引上,并以此得到男性的呵护、爱慕、供养、资助和指导。[3]所以,在目前社会文化背景下,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是与世界发展潮流相适应的需要,有利于社会的公正和协调发展,有利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实施,更有利于普天下女性的健康快乐地成长。
鉴于此,在当前时代文化背景下,女性性别意识的建立亟需尽快、尽早完成。女性的角色选择、价值认同与信心确立都亟需先进的性别观念的引导,人们的性别意识亟待加强。
所谓性别教育,就是性别意识的教育,即能够成功实现自觉地从性别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并对其进行性别分析和性别规划,以实现社会性别公平的观念和方法,以便防止和克服不利于两性发展的模式和举措的这种主体意识的教育。性别教育不等于性教育。性教育是关于人类的生殖、交媾以及其他方面性行为的教育。这种以探讨生殖行为为目的的性教育,一般将创造生命的过程分阶段叙述,包括受孕、胚胎与胎盘的发展,妊娠和分娩。经常也包括如性交传染疾病(性病)和预防,以及避孕。性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性别教育包括一定的性知识教育,但是性知识教育绝非性别教育的全部。
性别教育缘起于人们性别意识的淡漠。在现实生活中,男性的性别意识占据霸权,而女性则因为历史和传统的原因,其性别意识处于社会边缘,有的女性甚至没有性别意识。从许多的网络搜索和媒体文章的叙述,我们都不难看出这种社会现实的存在。另外,性别教育还缘起于人们对性别教育的忽视。当今社会,我们提倡教育公正,就是教育上的公平和正义。在本论题中我们提出的性别教育涉及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指教育机会起点上的公平,而非结果上的公平。促进教育公平的意义在于消除由于性别、种族、社会地位、区域、宗教等差异给受教育者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使每一个人都得到最基本的受教育机会。而教育机会均等主要包括入学机会平等、教育过程对待平等、受教育的效果平等三方面。然而教育是制度化、社会化的产物,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制约,各种事实上的不均等依然存在。就我国而言,女性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的存在,就是人们漠视性别教育意识的一种重要表现。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女性连最基本的教育公平的权利都很难得到,那么对其进行有目的、有意义、有步骤的性别教育也就更难实现。
为此,在教育领域,应该站在社会性别平等的高度进行适当而卓有成效的性别教育。社会性别是指男女两性的性别角色和分工模式。它不是生理原因造成,而是在社会化过程中,社会文化作用的结果。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塑造,世代相传的性别角色的社会模式,规定着这个社会两性社会化过程,创造出两性不同的社会角色。社会性别可以在社会文化的变化中改变。社会性别平等是指用没有性别歧视的观念、态度,树立男女在政治、经济、文化、职业等各领域中无社会性别差异的一种全新的性别理念。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良好的性别教育。在性别教育理念引领下,未来社会中的女性才能以良好的女性性别主体意识,分析、评判自己所经历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能够以社会性别公平的态度、观念和方法,促进自己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上海女作家王安忆在复旦大学讲授小说创作课时,提出小说家创作的作品是其心灵世界的反映。[4]可见,作家是一个对其心灵世界最敏感的人群之一。从性别角色角度分析,我们不能否认,女作家具有更充沛而丰富的心灵世界,其对世界的感知可能是其他男作家难以企及的。因为,作为女人,女作家同样是这个男权世界的他者,她们对这样的生存现状有更清楚的认识和体验。
2003年3月5日的《中华读书报》上,刊登了女作家斯妤的一篇文章,叫《作为另类》:
当我们“出现”时(在社会上,在某些场合,在家族中),我们首先被看作女人,其次才是人——很多时候甚至没有其次。作为女人,作为另类,我们是生物的,次等的,不可理喻的。多数男人在下意识里,在内心深处,是无法平等地看待我们的。他们不承认我们的力量(内在力量),不承认我们的智慧,不承认我们的风格,不承认我们的创造力,更不承认我们的思想。如果有谁承认,他就要冒被同类耻笑的危险。
平心而论,男人之所以这样对待我们,除了传统,除了偏见,还因为他们无法真正了解我们。他们看不清我们。他们无法明白女性的直觉有多么敏锐,女性的颖悟有多么充沛,女性的意志有多么坚定,女性的思维,当她们思索起来,将多么深入浅出,直抵本质。而女性的想象力、创造力——一旦它们迸发出来,又是多么丰饶而绮丽。
当然,女性的焦虑,女性的脆弱,女性的起伏波动、变化无常,他们也无法真正了解。作为常常首先被看作女人的反拨,当我们提笔、发声时,我们无意中表达的可能首先是:我是一个人。
我是一个人,而不仅仅是女人。我们关注人的普遍问题,表达人的共同情感,寻找人的可能出路,当然,这其中,包括女人的普遍问题,共同情感,和可能出路。
因为同时是女人,对于女人的一切,我们有着最本质、最感同身受的了解,所以当我们提笔书写时,奔涌到我们笔端的,可能更多、更饱满、更入木三分的是女性形象,汇聚在我们笔下的,可能更尖锐、更紧迫、更不依不饶的声音是女性声音——我们就这样必然地成了一位“女性主义作家”。
我怀疑这种分类。但我愿意自己有时是一个“女性主义作家”。
这就是一个女作家在现实生活中对自己作为女人、作为另类的尴尬。可见,因为女作家的特殊性别身份,使她们对身处男权世界的边缘地位具有深刻感知。也就是说,由于女作家的特殊身份和特殊职业的关系,其性别意识也应该比较清晰。我们认为,我们透过对历代女作家的生存和创作能够体验其性别意识的变迁脉络。
西方有一句谚语,“历史是虚假的,唯有人名是真实的;小说是真实的,唯有人名是虚假的”。这样的谚语,非常深刻地把历史与小说的联系与区别表达出来。我们知道,小说尽管是虚构的,但其所表达的则是一种心灵的真实、历史的真实。所以,小说是一种生动形象的心灵和历史的真实。
鉴于此,我们认为,透过历代女作家生存和创作体验的性别意识变迁脉络是真实的,并且可以通过生动的细节和人物形象来表达作者的心灵世界。
西方著名的循环论历史学家施本格勒(Spengler)、索罗金(Sorokin)和阿诺尔德.汤因比(Anold Toynbee)等人认为:人不仅主要是理性动物,而且也是情感动物。所以,我们说,不仅因为大学这一阶段的学生本身倾向于对情感的关注,而且因为人本身就是“情感动物”。比如,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任总统林肯的《独立宣言》鼓舞了所有美国人建设美国的热情;后来,克林顿用他那极有煽动力的各处游说和演讲,使他征服了美国人、打败了他的竞争对手,做了美国的连任总统。据说,太平洋战争期间,著名的美国将领麦克阿瑟将军就是用他那极富情感的指挥语言,使他的战士英勇杀敌取得了太平洋战争的全面胜利。还有,在中国国土上诞生的、饮誉全球的大学者胡适,就是一个出色的演说家。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他做国民党的驻美大使,是他的到处游说和演讲为国内的抗日战争募集了大量的财物。并且,据说美国的最后参战,与胡适那游刃有余的口才有非常大的联系。所以,教育者要想让受教育者从心底里接受培育她们所用的思想,首先就应该做到在情感上打动和走进她们。也就是说,我们要对大学生进行性别教育,需要从情感角度入手。我们知道,女作家性别意识的理解和认识,主要是通过女作家投入无限情感的心灵世界表达出来的以生动形象为特征的文学作品。可见,两者正好契合。
关于女性性别意识的生成和建构是一个历史性的重要难题。这个难题一旦打开缺口将是一个历史性的巨大进步,对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将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将更有利于我国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和谐社会建设。哲学上讲,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上文中分析的,其实就是对大学生实现理想的性别教育效果的外因条件。那么,笔者认为,要想实现理想的性别教育效果,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内因条件。
生成和建构女性性别意识到底在哪一领域实现突破并开始,是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笔者以为,实现女性性别意识生成和建构的突破点应该选择在高校。我们说,一方面,一所现代高校内的女生,从生理上说,18岁到25岁间正属于风华正茂、敢说敢做、灵活肯动脑筋的重要时期。另一方面,这批女孩子接受过十几年的正规学校教育,通过知识和能力的选拔来到了大学,这就使得她们拥有一定的知识和文化基础。笔者以为,对女性进行性别意识建构需要迎合高校女生的情感和心灵特点,还要迎合她们对文化修养的认可和追捧。
女生从上高中起,她们的生理和心理就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她们从青少年走进了青春期。当这些女生踏进大学的门槛后,过去那种紧张的、心无旁骛的学习生活暂告一段落。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使她们的心也像那春天的小草一样疯长起来。这时候,青年男女之间彼此向往与追求是其性生理发展的正常阶段。女性进入青春期后,一开始常会产生一种惶恐不安的情绪,并且在人前表现得羞涩、腼腆、极富内心体验。随着性意识的进一步发展,由异性间的疏远期进入异性接近期,她们开始感到被异性吸引,产生了接近异性的感情需要。这时,女性的友谊圈子开始从同性朋友扩大或转向异性朋友。她们喜欢有特点的,如学习好、潇洒、具幽默感,有头脑、有能力等的异性。她们在选择异性朋友时有一定的理性。在与异性朋友的交往中,女性的感情体验相当丰富,表现得极为细腻。她们开始注意修饰自己的外表,用“美”来塑造自己。在异性面前表现出文静、端庄、大方的样子。这期间男女的交往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恋爱。她们与异性的交往多半是心理需要。
正是在这样的生理和心理条件下,她们对男女情感有了一些浪漫的幻想,开始关注一些过来人的情感体验,希望能从别人的经历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于是,女生们凑一起谈论的一般与感情话题有关。在这一阶段,每一个女生都有自己的闺中密友,互相交流一些情感世界的话题,互相鼓劲、打气、出点子。另外,在女生的心灵世界里还有一片属于她们自己的领地,那就是对自己情感世界的想象。这个想象一般借助自己对某些文学形象、电影电视形象的阅读和理解而构筑起来。她们喜欢某个歌星或影星,都是因为她们钟情的星们正好符合了自己想象中情感对象的形象特征。面对这样的现象,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不能一味堵、禁,应该采取必要的引导使她们走向心理情感的健康轨道。就像当年的大禹治水一样。综上,大学时期的女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已经具备了对情感世界的敏锐的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
一生从事过教师、作家、出版商兼编辑、哲学家和政治家的西班牙20世纪著名教育家奥尔托加5加塞特有一个很重要的教育原理:“如果学校确实是国家的一个职能机构,与其内部人为创造的教学气氛相比,它更多地依赖于它所处的民族文化氛围。这种内在和外在的平衡是造就一所好学校的一个基本条件。”[5]在奥尔托加看来,文化应该是一种生命的信念,没有文化的生活是遭到破坏、不真实的生活。所以,他认为大学首先应该把普通人培养成有“文化修养”的人,使他们处于时代标准所要求的高度。而他所说的“文化修养”是指人的精神。[6]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至理名言“大学之大,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谓有大师之谓也。”笔者认为,“大师”还应该是那些具有大师意味的实现教育目标的优秀的教育内容。我们认为,这个对性别主体意识的教育建构及其所用的文本,应该以提高受教育者“文化修养”为主要出发点和归宿点。基于此,笔者认为,我们借助历代女作家各类生存和文学创作所分析的性别意识变迁脉络正好是适合对学生进行性别教育的优秀的教育内容。
正是鉴于以上的分析,笔者以为,深入分析中国文学史上那些女作家的心灵成长史以及在其作品中呈现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梳理出中国女性性别主体意识的成长之路,是实现对现代高校女生性别主体意识教育及建构的重要途径。这样的文本资料,不仅迎合了现代高校女生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还对提高她们的文化修养有所裨益。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一系列文本资料的分析和解读,希望能使今天的女大学生们在其性别意识建构之旅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获得一定人生启迪与启发。
所以,通过上文的分析和论证,我们认为透过对分析和理解历代女作家性别意识变迁脉络,可以实现对高校女生良好的性别教育效果。
[1] [3] 颉安平. 强化性别意识 维护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构建和谐社会话题之一[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2006-07-27.
[2] [美]劳拉5穆尔佳.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A].外国电影理论文选[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4] 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5][6] 奥尔托加5加塞特.大学的使命(译者前言)[M] .徐小州,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