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快乐学习”成为语文学习的常态

2010-02-16 09:43:50郭一禾湖北宜昌市外国语学校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10期
关键词:快乐学习爱心语文

郭一禾(湖北宜昌市外国语学校)

涂新晖(湖北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

让学生“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这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期望的境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甚至恐惧之中时,它会直接削弱、阻碍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自然也就谈不上学习效率了。如何创造轻松、和谐、快乐的语文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这的确是每个语文教师需要去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让“快乐学习”成为语文学习的常态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这里,笔者仅谈一些粗浅的理解和简单的尝试,权当抛砖引玉。

一、带活动进课堂,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学习中,做好学生“知”应是基础,还要去追求“好”与“乐”的境界。针对不同的课采取一些不同的方式,如让学生表演或改编课本剧、进行即兴演讲、组内竞猜、小组辩论等,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和智性的启发。

在执教《鸿门宴》时,为了更形象地展示高潮部分的人物特点,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之后进行模拟表演,精彩的表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在执教《垓下之围》时,结合毛泽东、李清照等人对项羽的评价,让学生进行即兴演讲“我心中的项王”,学生们个个侃侃而谈,有的观点针锋相对。这既带给了我思考,也让学生在争鸣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文言文的教学向来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占据着很大篇幅。如果一味逐字逐句地去串讲,不免太古板,但不去落实字、词、句,老师心中不免又有一份担忧。我不停地变换形式,或让学生自己充当老师,我来点评:或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质疑,全班一起竞猜;或进行类似课文比较阅读:或让学生自己分类整理归纳知识点:或进行文言和现代汉语的对白赏析。这些方式不仅让学生弄清了各篇课文的文言知识,也让他们不再畏惧文言文,相反有了一股向前冲、不弄清楚不甘休的态势。

在诗歌和散文的学习中,举行一些朗诵及片断赏析,把往日的“一言堂”“满堂灌”变成语言艺术的欣赏课。学生何乐而不为呢?

带活动进课堂,不仅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课文内容,而且让学生陶冶了情操,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听、说、演等能力,增长了才干,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健康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达到了“在学中乐,在乐中学”的境界。

二、让研究进课堂,在研究中获得深度

丰富的活动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时会使课堂流于肤浅。当学生在热热闹闹中学习时,会不会忽略了主次呢?我想,这与老师的引导是密不可分的。适时地给学生提出一些有启发、有力度、有弹性的问题,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记得在执教《〈物种起源〉导言》这一课时,我把学生带进了阅览室来学习这一课。让学生自己利用阅览室资料了解和评价达尔文的一生及科学成就。学生一起交流探讨,获得了较为丰富的达尔文个人档案。借此,教师抛出了一个问题,有人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更准确地说用“演化论”更合适,你怎样看待。一石激起千层浪,我没有立即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准备。几周之后,全班进行了一个科学研讨会,涌现了很多惊人的评论。如有人认为“进化”更带有红色政治色彩,演化更科学;也有人认为“进化”更能概括人类发展的历程;等等。也许这个话题,我们难以去评判高低正误,但我想,只要学生有了在读书中收集资料,勤于思考,敢于大胆质疑的意识,并把它带入我们的学习,即在学习中注入探究精神,就一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甚至有更多更杰出的个性化的成就。

还有一次在讨论《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人物形象时,大家的一致意见是:烛之武有责任感、使命感,爱国、深明大义、不计前嫌,机智善辩、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突然有一个学生站了起来说,我认为烛之武狡猾、诡辩。这一说法一亮出,的确让我也颇为一惊,但很快我肯定了这个同学的说法,并引导大家明确:当我们换个立场和角度来看问题,也许结果会截然相反,即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评价,当然,世事变幻,是非恩怨,也不是说非黑即白,非善即恶。它还有一个大的原则:凡是维护正义的,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促进和平的,顺应历史潮流的,就应该给予肯定;凡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必将被淘汰。

当学习活动达到师生共同在思考的境界,有了这种探究方式的观念和方法,又怎会流于肤浅,又怎会收获甚微呢?

三、带爱心进课堂,使爱心获得升华

卞之琳的《断章》,短短的四句,却给人展示了一种人世间的和谐美。我总以为,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中,才可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在这种良好的心态下去做事,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和谐的环境,带爱心进课堂,将为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也将产生使教学获得突破的契机,让精神在心灵的碰撞与交汇中得到升华。曾记得一次班级考核成绩不理想,我有些痛心,直接影响上课情绪,可当听到同学们整齐而宏亮的问候声,面对那纯净无邪却又充满渴求的眼眸时,我找到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顿时抖擞精神,又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

还记得,有一次我去市里参加演讲比赛,返回学校时已是第一节晚自习时间了。临时听说学校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定在第二天,而我的语文课安排在上午第二节。我有些紧张,也很慌乱。可当我走进教室时,我却惊喜地发现,大家的课桌上都是翻开的语文课本,黑板上一行歪歪扭扭的通知是那么耀眼:明天要上语文公开课,请同学们认真预习。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觉得明天的课有底儿了。第二天的那节公开课,赢得了全场老师的肯定与赞扬。当我向同学们宣布比赛最后成绩时,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能停息下来。这既是对我的真诚祝贺,更是庆贺我们大家的成功。

我用心去面对,用心去捧起,也得到了真诚的回报。我的大胆构思,精心设计,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拓展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学们热情积极,踊跃发言,敏捷的思维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教学高潮,也深深地感染了我。我启动了学生,学生推动了课堂,也促进了我新的努力。真诚的奉献,真诚的吸收。真诚的根源是纯洁,真诚的动力是奉献。教与学在爱心中得到了心灵的净化,教与学也正在爱心基点之上寻找到了融合点。

青春年少的学生懂得爱,他们也将被人爱。爱心在这里融汇,我与学生一起营造着一个无声的爱心世界,我们在爱心中一同成长,我们的语文学习也在爱心的洗礼中不断得到升华。

教师是在从事着一项塑造人的工程,而语文教学更有着它无穷的魅力。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曾说:“老师对学生要满腔热情,满腔爱,做到师爱荡漾。”我相信,所有的语文教师都会这样去做:用我们的爱心,用我们的激情,用我们的智慧,去关爱学生的心灵,去犁开语文世界的新天地,让学生真正走进“快乐学习”的天堂,让“快乐学习”真正成为我们新课程改革中语文学习的常态。快乐教学,快乐学习,让师生共同浇开语文教学中的“快乐之花”。

猜你喜欢
快乐学习爱心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爱心树(下)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海峡姐妹(2017年6期)2017-06-24 09:37:35
爱心
动态课堂与高效英语教学
怎样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
让学生在高效课堂中快乐学习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爱心熊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