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作文一双自由的翅膀——新课改作文教学尝试

2010-02-16 09:43:50王海燕湖北省襄樊一中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10期
关键词:佳作课程标准新课改

郭 方 王海燕(湖北省襄樊一中)

给作文一双自由的翅膀
——新课改作文教学尝试

郭 方 王海燕(湖北省襄樊一中)

2009年湖北省推行新课改,这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面对作文教学,如何更快更好地适应新课改,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因此,在新课改下,教师必须突破已经形成的写作教学模式,更新观念,着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想象、表现和评价的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尽量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放飞学生自由的翅膀,让他们翱翔于创新的天空。

一、贴近生活,自主作文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关心生活,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总目标,这无疑为广大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学生作文应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加工,只有走进生活学生才会有真切的体验,才会有丰富的素材。那么,我们的作文也应围着学生、社会和生活展开。

分析一下近几年的作文题,我们会发现作文内容就是那么几项——“我与人生”“我与社会”“我与自然”“我与哲理”等,基本上都与学生的生活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只要同学们平时稍稍关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物,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关爱人生,还要引导他们习惯于把平时所思所想记录下来,随时为自己所用,让学生做到有话说,有事写。比如,我给学生布置的一个作文题目“路上”,可写的东西很多:路上看见的一件小事;路上这几年的变革;路上遇到的一个人;路上的所思所想等都可以自由创作,另外文体也没有限制,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散文等都可写,转变以往的“要我作文”为“我在作文”。这就让学生有发挥的余地,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场地,也激发了其创作的兴趣。

或者,我们转化一下形式,无需强行布置作文题,可选取生活中的一个主题作为范围,而具体题目则由学生自己确定。让学生在“自作主张”中作文,然后再引导提升,推而广之。总之,就是尽量让学生们自己的文章自己做主,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思考余地和独立创作的空间。

二、共同探讨,你卷我改

新《课程标准》指出:“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这就由传统的教师一人批改变成学生的共同批改。

作文是学生辛勤劳动的成果,因而他们强烈地期待得到及时、客观的评价。所以,老师能否及时认真地批改以及在作文批语中表现的态度情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但我们又应看到单靠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学生大多希望得到其他同学的肯定,因此,我们不妨把作文批改做多样化处理:教师批、同学批、个人批结合起来,既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又可以让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教学中,我尝试着事先做好批改指导,告诉学生湖北省作文批改的标准,首先要纵观全篇,整体评判,包括体裁、中心、选材、结构、抄写等。其次,着眼局部,重在推敲词句、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的运用及标点的选择等。最后结合当次的作文,具体谈要求。指导完毕,随意分发学生的试卷,让学生试着改手中作文。学生终于有权去审视他人的作文,自然兴趣很浓,小到一个标点,大到谋篇布局,仔仔细细,分门别类地指出并修改。可以说有的同学的批改比我做老师的还认真,甚至个别同学的批语比作文本身都长。学生批改后推荐优秀作文,我再仔细审视批改,表扬批改认真的同学。事实证明,同学的批语远比老师的批语吸引力大,我班的学生在作文发了之后找批改同学再探讨,因此,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也因多样化的批改方式拉得更近了。

当然,学生学会了批改他人作文,也就知道怎样去写自己的作文了,比如有同学写评语“作文感情真挚,卷面整洁,这是我所欠缺的,但是,我的细节描写比你的细腻多了,课下我们可以切磋一下”,显然,这位同学已经从批阅中学会了取长补短,自然也就对作文产生了兴趣。

这样的具体指导,使学生有步骤地、有目标地进行修改,减少了修改时无从下手的被动局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文课的趣味性。

三、佳作传阅,共享成果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需要独立,也需要合作。今天强调合作学习,是为了提高群体学习效率,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的思想倾向,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活动,学习正确自如地表达,敞开自己的心扉,同时也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吸纳他人的意见,深入到别人的内心世界,在追求共同目标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协作和分享,学会宽容和沟通。”可见,新《课标》强调学习的协作与分享。

学生在习作之后最想得到的就是大家的认可。让其他同学批阅固然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但是如何点燃学生作文的成功意识、激活其竞争力,这就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了。因此,我尝试着让全年级的同学共享佳作。把优秀作文,甚至有一点瑕疵的文章统一印发,全年级人手一份。这样学生可以面对佳作进行二次点评,比如对于上次习作“我和__________的故事”,其中一篇《我和鹦鹉的故事》中描写鹦鹉被关在笼中失去自由有这样一段话:“它好像在哭泣,眼里充满了心酸的泪水,呆呆地盯着远方的天空。我喂它东西,不吃,喂水,不喝。我茫然了,不知它到底怎么了,可它此时却用眼盯我,用嘴啄笼子的锁,哦,我知道它原来也是渴望自由的。”有同学指出:“这句话较生动地把鹦鹉渴望自由,而我也茫然不知所为的情形交代出来了,可是同时也把鹦鹉给神话了,这样不合事实。”也有的同学指出《我和爸爸的故事》中描写爸爸给我送伞,我拉爸爸手这个细节“我去拉爸爸的手,可没想到爸爸立刻把手缩了回去,我还来不及猜想,爸爸就慌忙解释道‘不是爸爸不想拉你的手,实在是爸爸的手太凉了,怕冻着你'”是“用朴实的语言写出了一个令人落泪的场面,读后再一次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如何把细小不过的事情描写出来,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也有同学评价《我和三轮车夫的故事》结尾升华很好,由三轮车夫对女儿的爱升华到天下父母对孩子的爱,让“我”也深知父母爱的伟大。通过这样的重新点评,大家共享佳作,既表扬了优秀作文,也激发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更让佳作的作者从中受益,得到更多作文的启示。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要想让新世纪的作文教学迈上新的台阶,实现里程碑式的改进,这是一项异常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既要与时俱进,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构建中学作文教学的理论体系,也要扎扎实实推荐、介绍有效的作文实践范例及操作方案,切实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相信只要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一定会创造出作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给作文一双自由的翅膀,让学生的作文自由飞翔。

猜你喜欢
佳作课程标准新课改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辽宁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 07:21:44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38
佳作欣赏
佳作展示
中国漫画(2017年4期)2017-06-30 11:06:28
佳作精赏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09
佳作选登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语文知识(2014年10期)2014-02-28 2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