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政党建设:着眼于创新素质的培育

2010-02-16 03:18齐卫平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学习型政党马克思主义

齐卫平

学习型政党建设:着眼于创新素质的培育

齐卫平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上海200241)

重视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统,建设学习型政党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延伸。从建设学习型政党入手,提升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有效性,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前推进的基础。坚持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思想诉求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任务相吻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要求相吻合,奠定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理论基础。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需要、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和不断增强执政能力的党建任务,显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实践基础。从组织建构的角度看,提出学习型政党建设,重在培育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创新素质。

学习型组织;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创新素质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突出强调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这是在“世所罕见”的形势和任务下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时代举措。认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深刻涵义,应着眼于创新素质的培育。

一、学习型组织创建引入政党建设的意义

从世界范围看,将学习任务与组织建构相联系始于上个世纪的90年代。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使人们对学习的重要性从一般和笼统的认识上升到组织革命层面的理解,具有深刻性。该书翻译成中文出版后,在中国也掀起了学习型组织研究的热潮。在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下,鲜明地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新任务。

诚然,强调加强学习,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不是新鲜的事。在党的建设史上,重视和开展学习是从未割断过的历史传统。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曾号召“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①1941年他为延安整风运动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文献,就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怎样端正学风问题作了精辟阐述。陈云多次倡导学习哲学。建国初期,毛泽东号召全党要学习经济,说我们的知识不够用了。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要求中央、省市自治区、地、县四级党委领导研读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两本书。1958年11月9日,毛泽东专门写了《关于读书的建议》,希望中央领导认真读这两本书。同时,他还建议研读苏联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书。②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中央领导人还分别组织了专门的读书小组响应这一号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强调:“我们现在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代和任务不同了,要学习的新知识确实很多”,希望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有一定的时间学习”。③1999年党中央部署开展的“三讲”活动,促进了全党范围的学习。江泽民将学习提到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加以强调,要求全党“必须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加强学习”,他指出:“如果我们不能通过新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就会落后于时代,就有失去执政资格、失去人民信任和拥护的危险”。④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指出:“勤奋学习,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全党同志一定要有学习的紧迫感,抓紧学习、刻苦学习、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⑤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大的5年里,中央政治局先后进行了44次集体学习,为全党做出了榜样。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战略的高度正式提出并详细部署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任务,揭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前推进的方向。从目前的文献看,中国共产党已经有多种界定性的属性表述,如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无产阶级先进政党、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创新型的政党⑥等等,这些表述对于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具有目标性的意义。现在又形成学习型政党的表述,是党建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学习型政党的概念不是一种性质意义上的政党类分,而是一种状态意义上的政党特征描述,它的意义在于显示政党的精神面貌,表明中国共产党将以不断学习和善于学习的精神面貌,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

把政党纳入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轨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感。中国共产党已经以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绩,证明了其先进性特质、核心领导地位及中国人民的主心骨角色。然而,一方面,全新的执政环境不允许党停留在既有成绩的功劳簿上,用历史的经验束缚自身开拓和进取的精神,在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任务中功力不足、滞步不前;另一方面,党内事实上存在着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宗旨和性质的问题,存在着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的现象,制约着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战斗力。这些现象严重程度不一,范围大小不一,产生的原因也不相同,但共同之处都是党内思想懈怠的结果,不加以认真排除,祸患无穷。克服这些现象需要多管齐下,众举共治。加强学习就是必要的途径之一,它虽然不是灵丹妙方,但却是不可或缺的药料。有些党员信仰动摇,有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干部腐败堕落,有的领导班子能力不强,很大程度上与放松学习有关。一个党组织、一套领导班子、一个领导干部、一个党员,如果真正把学习与思想建设结合起来,真学、真信、真用,任何懈怠就没有了生息的空间。从建设学习型政党入手,提升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有效性,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前推进的基础。

二、建设学习型政党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和实践要求

是否具有不断学习的动力,是否具有善于学习的能力,是衡量一个政党活力的重要标准。不断学习和善于学习,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先进政党活力之所在。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建设学习型政党有着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史上,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一项崭新的要求。但就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历史经验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精神而言,建设学习型政党却是一个符合思想逻辑的命题,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一,坚持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思想诉求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任务相吻合。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将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是十分宝贵的经验,党的十七大将它放在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的第一条,可见其重要性。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理论诉求的本质在于科学性,注重思想理论建设的目的在于保证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科学性,体现的是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思想诉求。历史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思想理论偏离了科学的价值取向,那就一定是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失误的时候,就一定是革命、建设、改革遭遇曲折的时候。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鲜明地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诉求的先进性。理论的科学化要求思想的提升,事物发展的永恒规则决定了科学攀登的无止境,不断摸索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诉求。重视学习是实现这一思想诉求的必由路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目标追求,就是一种以科学化为价值取向的思想诉求。

其二,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要求相吻合。坚持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强调实践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发展思想,构成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根本精神。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这些理论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品质。在与时俱进的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发展不在于其拥有已知的知识总量,而在于其是否具有把握未知的知识能力。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推动着时代、社会和事物突破既有的认知局限,开拓着新的认知领域。通过不断学习,在新的认知领域显示把握未知的知识能力,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理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与时俱进,首先体现在理论的与时俱进,从而实现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建设学习型政党满足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品质的要求。

党中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也是对时代和国内发展现实的回应,适应了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

其一,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需要。20世纪末的20年和本世纪初的10年里,世界形势变化之巨大、时代转换之显著,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世人对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事情之感受非同寻常。多极化、全球化、信息化、电子化的推进令人应接不暇,政局变动、经济跌宕、科技浪潮和文化竞争令人眼花缭乱,气候变化、环境困扰、生态文明令人思患焦虑。在这样的世界形势下,中国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动,改革开放促进社会转型,中国融入世界的程度不断加深,旧的建设模式被新的建设模式所取代。时代向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展现的是新问题新情况新趋势不断涌现的现实场景。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必须不断掌握新技术新知识,不断形成新判断新思路,不断占据新领域新高地。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肩负的责任已非昔日可比,不仅是任务更重,而且是大量全新的任务要去实现。重任之下,只有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才能使党追随时代前进的步伐,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中不掉队不落伍。

其二,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永葆党的先进性是始终激发党的活力的源泉,政党活力的强弱取决于其先进程度的高低。什么叫“先进”?先进含有领先、带头、引导、垂范的意思。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关系到能否“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⑦世界政党发展的规律表明,一般的政党总有它的生命周期,执政的政党又有它的执政周期。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在延安向毛泽东提出的“周期率”问题,其实不只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发问,更是一种政党普遍现象的概括。在加强执政党建设实践中,江泽民、胡锦涛曾多次提起“周期率”的话题,告戒全党要把它萦绕脑中。60多年之后,我们更为深切地感悟到,政党的生命周期和执政党的执政周期长短依赖于它的活力保持。中国共产党成立近90年,执掌全国政权60多年,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党的先进性本质显示了它的活力在不断地保持、发展和延伸。而保持、发展和延伸其政党活力的秘诀就是不断学习,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保证。

其三,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前提条件。自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共产党执政地位如何巩固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严峻问题。同时,世界上其他一些大党、老党掌权数十年后垮台失败的事例也形成了执政危机的训诫。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从原先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传统格局转向高度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及胡锦涛总书记领导的党中央,始终保持着忧党意识,认真和全面部署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各项任务。当今时代环境和现实中国条件下,执政能力的难度系数之高非传统思维可以想象。在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下,如何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都成为富有挑战性的战略任务。增强这样的执政能力,前提条件是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三、创新素质培育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目的

建设学习型政党,需要弄明白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这三个问题的关键在第一个,即学习的目的和动机。这个问题解决了,后面两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为什么要学习的问题,道理似乎很明白,但如何抓住本质却不见得能搞清楚。从搞清楚为什么要学习的问题去思考,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目的就是培育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创新素质。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的作者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将“活出生命的意义”作为“学习型组织的真谛”,他指出:“真正的学习,涉及人之所以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透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透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知这个世界及我们跟它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⑧哈佛商学院教授戴维·加尔文(David A Garvin)在1993年发表的文章《建立学习型组织》中同样从创新素质培育的意义上阐述学习型组织,指出:“学习型组织是指善于获取、创造、转移知识,并以新知识、新见解为指导,勇于修正自己行为的一种组织”。两位学者从创新素质培育角度阐述学习型组织的这些认识具有相当的深刻性,它揭示了学习对于组织建构与个体行为的区别之所在。

任何学习都与增长知识相联系。古往今来,任何社会、任何个人都是在学习中进步的,学习构成人类历史活动的组成部分。然而,组织建构上的学习,其意义则不是简单的知识性学习,而是一种能力性学习。政党作为政治团体,是一种组织行为,既要以知识的不断丰富为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更要以引领实践的发展为根本。从组织建构的角度看,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不同于知识把握这样的一般意义。作为组织建构的行为,建设学习型政党重在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学习总是与能力提升相关。个体行为的学习旨在通过知识获取达到能力提升,组织建构的学习旨在通过创新实践寻求知识增长。

知识获取和能力提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两个紧密相关的逻辑命题。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创新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学习能力的强弱。创新是一种突破原有思维方式的举动,但创新不是随心所欲,不是冒失盲动,必须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它既需要认真研究前人已有的知识积累,又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把握最新的事物,这就必须以学习为铺垫。创新实践催生着政党学习的迫切性认识,制造出政党学习的需求性动力。一个不重视和不善于创新的政党,就必然造成学习动力的缺失,同样,一个缺失学习动力的政党,自然也就不会有创新的举措。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创新与学习是一个有着内在关联的统一体。

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特质。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在实践过程中,党一贯重视和提倡创新,形成了丰富的创新理论。毛泽东指出:党的领导实质就在于创新,“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变化”,⑨“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⑩邓小平指出:“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老祖宗不能丢,但要敢于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敢于说“新话”。江泽民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没有生命力”,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要使党和国家的发展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否则,一切新的发展都谈不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同样高度重视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全党:“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党的十七大指出:“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习近平撰文阐述这一精神时指出“:关于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这条经验,反映了我们党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治党治国之道,揭示了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奥秘之所在”。党的文献和党中央领导人的这些论述表现出对创新的深刻感悟,他们的思想一脉相承,使党的创新传统在实践中发扬光大。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与这个传统相联系,培育创新素质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世界上政党兴衰沉浮的规律告诉我们:打江山不容易,保江山更难。然而,保江山不能误解为守摊子。长期执政的客观事实容易滋生思想麻痹和意志懈怠的病兆,必须引起高度的警觉。党中央领导人反复指出,执政时间越长越容易思想麻痹,这是十分中肯的告戒。对于一个不断追求进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思想境界不应局限在“守摊子”上,而要定位在“创新路”上。在日新月异的世界形势和国内深刻变动的情况下,守摊子意味着丢摊子。列宁曾经说过:革命发生的条件之一是统治阶级已经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这个道理很深刻。它从一个侧面说明,抱守着旧经验、旧传统、旧思维,死路一条。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无疑是宝贵的财富,对于其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具有支撑的作用。但是,经验运用的价值在于适应新形势变动的创新,不断发展着的实践既需要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更需要创造新经验相适应。显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机制、党的建设新工程、社会发展新格局下,我们原有经验、传统、思维等积累起来的财富并不足以能顺利应对。有的经验需要丰富发展,有的经验甚至可能失效;有的传统需要更新创造,有的传统也许构成惰性;有的思维需要改变突破,有的思维必须放弃。总之,不断创新才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永恒的生路,党的创新素质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长久不衰。建设学习型政党,着眼于创新素质的培育,有助于打造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型执政党,有助于在世界变化和国内发展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页。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10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页。

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22页。

⑥关于“创新型的政党”的提法,参见《学习时报》2008年3月17日第3版习近平的文章。

⑦《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⑧【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4页。

⑩《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责任编辑 刘华安)

D26

A

1008-4479(2010)03-0017-06

2010-03-02

齐卫平(1953-),男,浙江慈溪人,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

猜你喜欢
学习型政党马克思主义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
新时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