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锋刚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 太原 030006)
“凝聚力工程”的新实践
——榆次区创新“凝聚力工程”的调查思考
孙锋刚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 太原 030006)
山西榆次区借鉴上海长宁区“凝聚力工程”的经验,开展了以“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为主要目标的“凝聚力工程”。实践中,通过构建“1+2”基层党的组织结构,大规模开展访谈活动,推行网络化管理,重民生、办实事,以发展“凝聚人心”等做法实施“凝聚力工程”。“凝聚力工程”带给我们以下启示:一是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二是必须“以人为本”创新党建工作的方法;三是必须持之以恒,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凝聚力工程”;基层党组织;榆次区
1993年,上海百万职工大转岗、百万居民大动迁,城市形态发生着巨大变化,群众思想波动也很大。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当时的长宁区华阳街道办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率先开展了“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大规模走访活动,创造了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关心群众入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
随着实践发展,这项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在不断丰富和拓展,效果也日益明显。2007年9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长宁区视察时,称赞“凝聚力工程”是社区党建最早、时间最长的典型。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对“凝聚力工程”的持之以恒也给予了充分肯定。至此,“凝聚力工程”成为上海基层党建工作的典型,成为长宁区党建创新的一个品牌,成为国内许多城市社区党支部学习的榜样。
2008年5月,受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的委派,榆次区区委书记王建林赴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办挂职学习。在此期间,他认真研究了上海“凝聚力工程”从华阳街道办起步,逐步推向全区、全市的发展历程,切身感受到“凝聚力工程”在加强基层党建、夯实执政基础、破解民生难题、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强大作用,特别是在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与此同时,榆次区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也面临着与长宁区当时类似的情况和问题,存在着“抓党建力度不强、思想解放不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信访隐患较多”四方面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为了更好地学习借鉴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建设的经验,榆次区组织9个街道办事处的书记及有关部门领导赴长宁区华阳街道办、江苏路街道办、松江区方松街道办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学习,并在全区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借鉴长宁区经验,结合榆次区实际,于2008年9月作出了《关于在街道社区实施“凝聚力工程”的意见》的决定。并于10月30日,召开了实施动员大会,在街道、社区正式铺开了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为主要内容,以“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为主要目标的“凝聚力工程”。2009年1月,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榆次区区委审时度势,决定启动乡镇农村“凝聚力工程”建设,“凝聚力工程”由城市扩展到乡村,在建设领域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依托街道,创新党的组织设置。在区委的统一领导下,榆次区基层街道办全部建起了“1+2”(街道党工委、综合党委、社区党委)组织机构平台,把街道办建成“凝聚力工程”承上启下的枢纽和轴心。街道党工委作为区委派出机构,在街道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社区党委和综合党委作为街道党工委领导下的基层委员会,按照社区、辖区单位两条线,理顺党的组织设置,形成全覆盖的党的组织工作体系。其中,社区党委负责领导社区党的工作,综合党委负责辖区单位党的工作,重点是“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三个党委”的协作,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牵头,跨所有制、跨单位的区域性横向联动的社区党建新格局,掀开了街道党建工作新篇章。为了保证“1+2”组织机构的正常运行,榆次区适当吸纳了部分社区、辖区单位组织成员进街道党组织领导班子,增强了班子统筹各方的能力。据统计,目前已有45名社区、辖区单位党组织成员被吸纳进街道党组织领导班子中,占到班子成员总数的22%。
依托社区,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街道各级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社区平台,按照体内与体外相结合、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加快党建工作向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领域推进和覆盖。对规模比较大、党员和职工队伍稳定、有合适党支部书记人选的“两新”组织,在体内建立党组织;对规模较小、变化快、人员流动大的“两新”组织,依托社区、商务楼宇、商贸市场等载体,在体外建立联合党组织;对尚未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通过依托街道、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站)和“两新”组织中的党建工作载体,选派党建联络员,积极开展党的工作。目前,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已建立党组织125个,其中65个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向“两新”组织派出党建联络员36名。
在构建新的组织机构的同时,榆次区对区直各有关部门尤其是与街道社区党建和街道社区建设工作联系密切的部门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负责各项工作的推进。在社区组建了三支队伍:一是专、兼职相结合的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2009年招录33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党员到社区党组织担任领导职务,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力量;二是以党员为骨干的社区志愿者队伍,目前已注册的志愿者有二千多人;三是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队伍,目前已招聘计生员61名,社保员63名。
榆次区以凝聚力工程为依托,构建“1+2”基层党的组织机构,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形成了与本地经济、社会实际相适应的党的基层组织格局,力争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
“凝聚力工程”作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种创新、一种尝试、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实质上就是通过各种有效的、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到实惠的工作,使我们的党员增强对党组织的忠诚,使党外群众增添对党组织的信任,使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有力的贯彻。为了扎实开展“凝聚力工程”,榆次区借鉴上海长宁区华阳街道办的经验,开展了“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大规模访谈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区基层工作人员共深入近四万户群众家中,“听群众最想说的话,了解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做群众最贴心的人”。与此同时,榆次区从凝聚党员入手,开展“一对一”困难党员帮扶、为老党员过政治生日、发放党员联心卡等活动,帮扶慰问困难党员2,950次;从凝聚群众入手,深入居民家中开展访谈活动,结对帮扶困难户一千四百余户,解决突出问题八百余件;从凝聚社会入手,开展党员服务站建设、特色社区建设、文化大院建设。2009年全区开展共驻建设活动一百七十余次,初步形成了街道社区与辖区单位思想工作联做、党员教育联抓、社区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贫困对象联帮、和谐社区共建的格局。
安宁街道办是榆次区实施凝聚力工程以来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该街道办管辖10个社区。2009年,安宁街道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在全区起到了示范带动的作用,其开展的访谈活动由过去的“六个必访”(孤寡老人必访、残疾人家庭必访、因病致贫户必访、有矛盾纠纷的必访、有群众举报的必访、属重点人群的必访)拓展到走访全部小区、辖区单位和广大居民。积极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十个社区都根据辖区的资源优势、人文氛围、社会基础,广泛开展了“一居一品”,“一支一特色”的创建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沟通了党心、民心,为和谐社区品牌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榆次区以凝聚力工程为载体,通过大规模开展访谈活动,努力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形成了上级党的组织关心基层党的组织、基层党的组织关心党员、各级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都关心群众的局面,榆次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社区网络化管理是榆次区各街道借鉴已有经验推行的一种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其中安宁街道办的做法很有代表性。街道党工委通过访民情、听民意、聚民智,在广泛摸底建档建库的基础上,将安宁街道划分为10个社区网络、64个责任网络,建起了“街道网络—社区网络—责任网络”三级网络体系,社区干部和党员骨干任网络组长、副组长,负责公益岗位人员管理和处理各种社情民意;制定了网络责任人日走访—周汇报—月总结的工作制度;各社区对责任网络内各类情况进行疏理(包括基本情况、资源优势、重点人群、存在隐患等),建立和完善了十类台账,五个信息管理系统,90种卡册,建起了社区信息库;开辟了党员责任区,由网络内党员根据自身情况,认领卫生监督岗、矛盾纠纷协调岗、安全隐患报告岗、民生问题反映岗、计生信息岗、减压陪聊岗、就业帮扶岗、文体活动宣传岗等。2009年,全街道有854名共产党员、121名积极分子认领了1,243个公益岗位。同时还发动楼长、爱心人士、有影响力的居民共同参与网络化服务,形成了“社区工作者、党员先锋队和爱心志愿者”三支强有力的队伍,这些队伍已成为开展“凝聚力工程”的中坚力量。
责任网络的建立为“了解民情”搭建了畅通的渠道,辖区内各类民生问题、热点难点问题、突发事件等都能使党的组织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解,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仅安宁街道办党组织在2009年就灵活便捷地处理了一千六百多件群众诉求和突发事件,及时化解了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有效地促进了社区的各项工作。
发展是凝聚人心的物质基础,人心的凝聚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凝聚力工程开展以来,榆次区区委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将公共财政向改善民生倾斜,确保党的基层组织有足够的财力为民办事。从2008年开始,区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用于街道社区“凝聚力工程”建设,其中,每个社区帮扶资金每年不少于5,000元。2009年的民生支出已占到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63%。由于有充足的资金,使得榆次区能在各街道广泛开展帮扶慰问解民困、便民服务解民愁等活动。另外,基层党组织也非常关注辖区内群众的就业、就医等问题,积极开展大病医疗救助、下岗再就业服务等工作。同时,榆次区还以街道、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区便民服务代理点为平台,开设党建、民政、计生、卫生、社保、综治、便民家政、中介服务等便民服务项目,有的社区还建起了爱心超市、职工书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与上海长宁区不同,榆次区还把凝聚力工程由街道引向乡镇农村,走出了一条以产业发展凝聚人心的新路子。北田镇朱村、郭家堡乡大东关村就是在实施凝聚力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
朱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凝聚力工程开展以来,镇党委与村党支部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努力为村民办实事,多方联系解决了村民“吃水难”、“行路难”的问题,使农村的基础实施得到极大的改善;组织村民外出学习取经,掌握了大棚生产和种植技术,在朱村破天荒建起了温室大棚,带领村民走上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近年来,朱村的温室大棚由5套发展到150套,人均收入由不足二千元增加到六千多元。
大东关村位于榆次城乡结合部,多年来村民住房杂乱无章,居住环境恶劣,村容村貌与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很不协调,村民人心涣散、见异思迁,纷纷离开大东关村寻找致富门路。实施凝聚力工程以来,村党支部与村委会认真讨论后形成共识,找准了“凝聚人心”的切入点:实施旧村改造。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新农村总体规划,在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基础上妥善解决了拆迁问题,旧村改造工程顺利推进。截至2009年年底,已有二百多户村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住宅楼。村民得到了实惠,人心自然凝聚在了一起。村党支部将“凝聚力工程”进一步引向深入,利用大东关村区位优势,建起了集贸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而且活跃了地方经济。如今的大东关村民已走上商业开发、共同致富的新路,村容村貌以及村民的精神面貌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总之,榆次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把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来抓,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个发展”的精神,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实践特色。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绩,群众真正能得到实惠的工作来凝聚人心,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聚力工程的创建,使榆次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2009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39元,比上年增长12%,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区”。“凝聚力工程”的探索实践不仅得到了省委、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和好评,而且正日益成为榆次区“强基固本抓党建,凝心聚力促发展”的响亮品牌,必将进一步创造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氛围,进一步增强全区人民赶超发展的动力。
“凝聚力工程”的操作层面主要落实在基层党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基层经济实体的行政主管成为法人代表,在具体经济活动中被赋予直接指挥权与决策权,基层党组织的权力似乎有所“减弱”。其实,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主要体现在对重大建设项目决策的参与上,体现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对社会主义方向和原则的坚持和完成经济建设任务的保证作用上,体现在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带领、团结群众完成自己的事业上。所以,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党员对党的宗旨的执行,对党在现阶段奋斗目标的实践,是关系党在群众心目中有无威信的大问题,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加倍努力地工作。“凝聚力工程”作为我们党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的可贵实践,不仅将人本理念、民主理念、和谐理念等与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新要求有机整合在了一起,而且赋予了基层党的建设新的活力,开辟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新渠道。实践证明,“凝聚力工程”是密切党群关系的一个十分重要而且可操作的“抓手”,是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密切党群关系的有效途径。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凝聚力工程”的着力点都放在“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上,这既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新的针对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拜物教在一定程度上的抬头,影响了一部分人的视线和评价体系,造成了对人的自身价值的忽视;社会保障体系在构建过程中的滞后性,也使一些“弱者”处于困境之中。“凝聚力工程”从关心人出发,抓到了凝聚人心的切入点,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达到了增强凝聚力的良好效果。特别是当前我们正处于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转折时期,实施“凝聚力工程”,准确把握群众利益格局和现实需求的新变化,凝聚各种社会力量,对实现“三个”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实践证明,“凝聚力工程”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满足群众多元需求、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社会化新方法的重要途径。
能否建立起一支思想解放、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党员干部队伍,是我们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关键所在。“凝聚力工程”从改进党的组织设置、完善党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通过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党员教育和考核管理来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的凝聚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进而将凝聚党员与群众拓展、延伸到整个社会,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实践证明,“凝聚力工程”是凝聚人心、构建和谐的有效切入点,是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手段。
责任编辑 芳 晔
D267
A
1009-1203(2010)03-0032-03
2010-03-08
孙锋刚(1954-),男,山西沁源人,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