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超
试论张仲景黄疸预后学说及其临床意义
陈 超
张仲景 黄疸 重型肝炎 肝衰竭 预后
江苏省苏州市木渎人民医院(苏州215101)
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较为详尽地阐述了黄疸病的病因、病机、证治、预后等临证机要,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仲景关于黄疸的预后学说对判断疾病的轻重、缓急、顺逆,尤其是对于中医急症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与现实意义。兹试述于下。
《金匮要略·黄疸病并辨证脉治》曰:“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关于“十八日为期”之说,《金匮要略心典》“土无定位,寄王于四季之末各十八日。黄者土气也。内伤于脾,故即以土王之数,为黄病之期”的解说可作为参考。急性肝炎、慢性肝病活动而伴黄疸者,临床分型多属于黄疸型肝炎。其自然病程为黄疸显于2~4周左右达到峰值,一般病例黄疸开始减退,病情趋向稳定。笔者体会,临床上对肝病首先须对黄疸进行明确的辨病、辨证,尤其须分清轻重缓急并警惕重型肝炎的发生。现代医学认为2~4周左右(与“十八日”、“十八日加十日”相近)黄疸急剧、进行性加深、肝功能生化学检查出现“胆-酶分离”,是急性、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的主要表现之一。重型肝炎所表现的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黄疸和凝血机制障碍、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征候群[1],病情凶险,预后极差。
黄疸是急、慢性肝病重症化的主要特征,但与肝性脑病、腹水一旦伴发即高度提示为重型肝炎的不同点在于,其亦为黄疸型肝炎的早期征候。鉴于黄疸的进退往往关乎病情的顺逆,临床必须对黄疸进行深入的观察与研究。中医病因、病机是湿热壅盛、热毒化火夹瘀,深入营血、内陷心肝、充斥三焦,多脏受累、变症丛生[2]。血清胆红素增高的临床表象是黄疸,持续、渐进性增高则反映严重的肝细胞坏死。除黄疸外,重型肝炎征候群的其他表现亦有临床价值。如出血现象,在肝病临床中被认为是严重肝损所致;属于血热者,多因邪在血分、耗血动血并煎熬阴血,《医林改错》谓之“血受热则煎熬为块”;肝性脑病则由湿热疫毒内陷血分、神明被扰而致;腹水迅速出现,为脾肾俱虚、水泛三焦等等。以上均为中医学认为的邪盛正衰“急黄”之变。历代医家不同层面的论述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黄加急”。由此可见,仲景关于黄疸病程、病情变化的理论,对临床判断预后、明确诊断及抢救治疗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的“十八日”、“十八日加十日”等具体时日之说可作为重要参考,而不应作为教条。
2.1 黄疸进行性加深 上已述及,急性肝炎、慢性肝病活动的常见症状之一是黄疸,其程度往往与病情呈正相关,黄疸的严重、持续、进行性增高是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之一。现代医学认为,黄疸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胆红素在肝脏的摄入、结合或排泄障碍。急、慢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病情复杂多变,但其根本病理变化为肝脏微循环障碍,炎症反应使肝细胞膜通透性异常而致胆汁淤积,与《内经》所述的气机病变、升降出入异常,仲景之“瘀热在里”、“脾色发黄”,叶天士的“病以湿得之,有阴有阳,在脏在腑”等论述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总之,多是感受湿热疫毒之邪。湿性粘滞、易伤气机,毒为热极、必耗真气,脏腑功能减退、失调,血行不畅,瘀阻肝络,与“急黄”、“疫黄”相类似。如黄疸持续、进行性加深,则预后较差。
2.2 睡眠与神志改变 (1)极度乏力、思睡:一般黄疸除身黄、目黄、小便黄外,常伴有肢软乏力、烦不任重,及胃脘胀闷、恶心呕吐等症,如内经所述“溺黄安卧者,曰黄疸”。但若出现“身重、多眠睡”,卧床难起,极度乏力,往往是病情恶化的先兆,尤其是睡眠颠倒(白天嗜睡,夜间不眠)为痰浊内闭、清阳不升之象,现代医学认为肝性脑病前驱症状的特征性表现。(2)神昏、抽搐:黄疸神昏在内经中即有记载,如《素问·刺热论篇》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伤寒论》所述的“身发黄,阳甚则欲衄,阴虚小便难……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虽是误治所致火劫发黄,但热毒炽盛即可化燥化火,前后互参,证之临床,此处“火劫发黄’实为黄疸病的一种危急重症,即后世所谓“急黄”。叶氏所述的“浊闭神昏”、“风从内生”者亦为黄疸危候之一。黄疸病程中出现“谵语”和“语言难出”,即神志昏冒、胡言乱语,乃是热毒内扰神明之候;其中“直视”即视物不清、双目呆滞无神,为肝性脑病的早期症状。盖因肝开窍于目,邪毒炽盛化火、循经上扰,机体精气耗竭,则出现“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和“直视”等症。进一步发展则热毒化火、耗伤阴液,筋脉失养、肝风内动,表现为四肢抽搐、手足躁扰、循衣摸床等,均是邪盛正虚、无力抗邪的凶险之候。
2.3 血证 黄疸病程中出现血证也属邪盛正虚之凶象。邪毒化火,则损伤阳络,内迫血分,则鼻衄出血,甚或呕血便血。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肝脉急……善呕,衄”。出血的颜色可以反映出血部位,如《太平圣惠方》曰:“伤裂胃口.则令吐血”。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出现呕血症状者,其出血部位在胃之上口即食道下段、胃底;王旭高谓“血色紫而有块”者,“属肝火乘胃,瘀凝上泛”。出血量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联系,如《血证论》指出“如呕血出如涌泉,口鼻皆流,须臾不救即死”。笔者曾研究上消化道出现的中医量化诊断要点[3],在黄疸预后中亦可参考。不必一定候呕血出现,临床上常见的鼻衄、齿衄、肌衄(肌肤瘀斑)和静脉穿刺处的淤血程度,亦有重要的早期临床意义。
2.4 腹水《金匮要略》曰:“额上黑……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叶天士“黄乃脾胃之色,失治则为肿胀”的观点对仲景学说作了补充。二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黄疸失治误治、脾肾两伤、腹水肿胀,乃属水泛三焦之危候。现代研究认为,在黄疸病早期迅速出现腹水,为肝脏功能严重受损、甚至衰竭之象,主要机制是肝脏的合成、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并发内毒素血症等。
2.5 尿闭仲景将小便通利与否作为判断黄疸治疗转归的重要环节。如《伤寒论》(第231条、第232条)指出:“阳明中风……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三阳合病,黄疸又见时时哕,乃胆胃之气上逆,若挟冲气上冲,将有血随气逆,肝失藏血,损伤阳络而发吐血、衄血等危候。加之腹满,乃胃肠腑气不通;小便难,是膀胱气化失职;进而不尿、腹满加哕(腹水、肿胀多加重)是肾气衰竭、气化不利而致“出入废而神机化灭”之危候。此与西医之“肝肾综合征”相似。
2.6 口干而渴黄疸口不渴,说明热邪不盛,津液未伤,正能胜邪,病轻可治;黄疸伴口渴,是因湿热化燥或津液受伤,病邪入里加重,若饮水反助其湿,故难治。故《金匮要略》曰:“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从西医角度理解,口渴(严重者)往往与水、电解质失衡有关。重型肝炎往往伴有水、电解质失衡,故严重口渴亦可作为病情判断的参考标准之一。
2.7 发热伴腹满《金匮要略》多次述及黄疸而伴腹满之症,如“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酒黄疸者……欲吐”,但此处所提及的腹满,是由于脾虚湿阻、水谷不消、气机不畅所致,可治。只有在论及女劳疸时,认为难治。如《金匮要略》曰:“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女劳得之……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仲景的“难治性腹满”与西医的内毒素血症较为相似。内毒素系由肠道革兰氏阴性细菌死亡裂解后释放,经门静脉入肝并经肝脏灭活,但肝脏受损时则易发生内毒素血症。内毒素对人体的损伤是多方面的,在肝内首先是损伤血窦,继之累及肝细胞;在肝外损伤毛细血管内膜,引起血小板聚集,发生慢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消耗凝血因子,致使凝血酶原活动度 (PA)下降;内毒素可抑制肝内Na+-K+-ATP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从而导致胆红素结合障碍[4]。中医学认为属于湿毒日久,脾肾两衰,故为难治。
解读《伤寒论》、《金匮要略》关于黄疸病的预后及后世医家的相关阐述,分析、归纳黄疸的病程、病情、转归,结合现代肝病理论进行整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与现实意义。
[1]周昱,李海.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预后评估模型及进展 [J]肝脏,2009.14(6):490 -493.
[2]周仲瑛.重症肝炎辨治述要[J].新中医,2002,34(3):3-6.
[3]陈超.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量化诊断要点 [J].中国中医急症,1993(2)4:171-172.
[4]汪承柏.重视慢性肝炎内毒素血症的防治[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1,11,(4):193-194.
R249.2/.7
A
1004-745X(2010)11-1892-02
201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