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论治中风

2010-02-11 10:48丁自娟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1期
关键词:灵枢营卫中风病

丁自娟

浙江省宁海县中医医院(宁海 315600)

《内经》论治中风

丁自娟

中风一病,在《内经》中有诸多论述,对后世中风的辨证论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中医经典《内经》为对象,就中风的病名、先兆、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逐一探讨。

中风 内经 辨证论治

浙江省宁海县中医医院(宁海 315600)

中风病病势急,病情多变,病死率高,后遗症重,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患病率冠诸病之首。在本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中医药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和优势,因而为历代医学所重视。《内经》对本病的认识较为详尽,在中风的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均有诸多论述,为后世辨治本病奠定了理论基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关于对中风病名的记载

中风一病,源于《内经》,书中根据中风发病不同阶段的症状表现有不同的记载,如卒中昏迷期有“仆击”、“煎厥”、“大厥”、“薄厥”之称;半身不遂期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风”之称。

《素问·风论》:“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灵枢·九宫八风》:“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灵枢·刺节真邪篇》谓“虚邪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所指“击仆偏枯”,即属本病。《灵枢·热病篇》谓“偏枯,身偏不用而痛……痱之为病也,身无病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记述了中风病的症状,抽象的病理推测及预后的判断。

又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等。

但《内经》中有关“薄厥”、“大厥”的记载半数并不属于“中风”的范围,“中风”病与其他疾病概念混淆。值得注意的是,《内经》中所称的病名是“偏枯”、“痱”,而非“中风”。《内经》中有关后世所称“中风”病的病名记载散见于“偏枯”、“偏风”、“痱风”、“痿历”、“瘿痱”、“风痹”及“痿”、“厥”等记述当中,说明在当时,“中风”作为一种系统的独立疾病,尚无明确的认识。对疾病的名称只是以其主要症状特点而定,病与病之间常混淆不清。

2 关于中风先兆的论述

《内经》中对中风先兆早有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意为应汗而半身无汗,多由气血不能畅流周身所致。马莳注:“或左或右,一偏阻塞而无汗,则无汗之半体,他日必有偏枯之患。”张志聪注:“沮,湿也”、“汗出而止半身沮湿者,是阳气虚而不能充身遍泽,必有偏枯之患矣。”姚止庵注:“阳虚则气不周流,而汗出一偏,气阻一边,故云偏沮。”

《素问·调经论》谓“肌肉蠕动,命曰微风”,指筋肉不自主地蠕动,多因风邪伤卫,亦可由内风所致。明代张三锡强调,“中风病必有先兆,中年人但觉大拇指时作麻木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肉微掣,三年内必有暴病。”清代姜天叙通过临床实践观察,确认中风卒病之先,其病理演变有一个渐进到质变的过程。如“或十指麻痹,或肌肉蠕动,或语言謇涩,或肢体不遂,或平时脉滑大不和、弦紧无根,诸多隐微见于一二年前,人多不觉,直至一时触发,急焉倒仆。”近代名医张锡纯在“脑充血可预治”一文中,也进行过详细的论述,指出中风先兆有五:“一、其脉必弦硬而长,或寸盛尺虚,或大于常脉数倍,而毫无缓和之意。二、其头目时常眩晕,或觉脑中昏愦,多健忘,或常觉痛,或耳聋目胀。三、胃中时觉有气上冲,阻塞饮食,不能下行,或有气自下焦上行作呃逆。四、心中常觉烦躁不宁,或心中时发热,或睡梦中神魂飘荡。五、舌胀,言语不利,或口眼歪斜,或本身似有麻木不遂,或行动不稳,时稳,时欲眩仆,或自觉头重足轻,脚底如踏棉絮。”其中或多或少均与肌肉蠕动及麻木有关。

3 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历史上对中风病因的认识分两个阶段,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多以“内风”立论,发展至明清中风的理论趋于全面、成熟。综观《内经》条文,关于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内虚邪中 《灵枢·刺节真邪》谓“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好深,不能自去”,“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即属内虚邪中立论。《灵枢·九宫八风》谓“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说明外有虚风侵袭,内有痰热气血郁滞,致使营卫衰弱,真气不行,肢体失养而发为偏枯。

3.2 饮食失度致病 该病的发生还与个人的体质、饮食等有关,如《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由于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肠胃而导致疾病,此即《丹溪心法·中风》所谓:“湿土生痰,痰生,生热生风也。”

3.3 情志失度致病 《素问·生气通天论》谓“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说明人身阳气,若扰动太过,则亢奋不敛。阳气升张,引动风阳,内风旋动,则气火俱浮,或兼挟痰浊、瘀血上壅清窍脉络。因肝阳暴张,血气上涌骤然而中风者,病情多重。又“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进一步论述了人身阳气因大怒而气血皆逆,导致形气俱绝,肝失所藏,四逆妄行,郁积于上巅元神脑府,使人薄厥。煎厥谓目盲耳闭,是伤及元神视听之功;此论伤于筋,四肢弛纵,不能运动自如;且卫气失调,汗出于半身,使人半身不遂,是伤及元神主司运动之功能。《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复反则死。”人之血气,周流全身,循环不息,一有逆乱,“百病变化乃生”。薄厥与大厥同属肝气血上逆之病症,只不过大厥发病更为严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此为后世肝阳暴张,阳化内风,血气上冲形成的中风之本。

3.4 六气失度致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素问·调经论》谓“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是以入冬骤然变冷时节容易发病。《素问·玉机真脏论》曰:“春脉如弦,其气来实而强,此为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也”。《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厥成为巅疾。”王冰注:“厥谓气逆也,气逆上而不已,则变为上巅之疾。”早春骤然转暖之时,正值厥阴风木主令,内应于肝,风阳旋动,脉弦实强,肝气上逆莫制,故为善怒,为眩晕,为昏冒,阳化内风,直冲巅顶脑府,故易发生本病。

4 中风的病位病证及治疗

至于中风的病变部位,根据《素问·调经论》气血并逆之说,结合《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春脉如弦广”,“其气来实而强,此为太过”,“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可见中风病变的部位在头部。

又《素问·阴阳别论》:“三阴三阳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素问·大奇论》:“肾壅,月去下至少腹满,胫有大小,髀月行大跛,易偏枯”,“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素问·遗篇·本病论》谓:“卒中偏痹,手足不仁”,说明偏枯病在分腠经络、脏腑功能失调相关,以肢体麻木不仁、痿废不遂为主症。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内经》在治疗疾病时以砭石针灸为主,而略于方药,对中风的治疗尤其如此。如《灵枢·热病》:“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治宜调虚实,和从逆,恢复营卫经络气血的畅行。《灵枢·热病》:“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灵枢·刺节真邪》:“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轻重不得,倾侧宛伏,不知东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复,颠倒无常,甚于迷惑”,“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用针若此,疾于解惑。”

对于《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复反则死”的治疗则一以祛邪,一以平气血之冲逆,若治能中的,气血复返则生,气血不能复返则有生命之虞。

R249

A

1004-745X(2010)01-0111-02

2009-05-13)

猜你喜欢
灵枢营卫中风病
基于营卫理论对中医护理的初步探讨*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论营卫与气血关系❋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王新志教授论张仲景营卫观*
采采卷耳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