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福仙 何松明
浙江省金华市中医院(金华 321017)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对现有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1]。风险控制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对风险事件出现前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2]。护理部作为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在医院的安全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及时识别护理风险,科学分析护理风险的主要成因,提高护理风险管理的技巧,可以达到风险预警的目的。近年来,我们注重护理风险防范工作,建立了由护理部、护士长、护理安全员共同参与的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及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并认真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保证了护理安全,促进了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现报告如下。
护理部通过对全院近5年的护理风险情况汇总分析,发现护理风险主要存在因素如下。
1.1 核心制度执行不严 护理核心制度未严格执行造成护理缺陷是一种发生率较高、损失较大的风险[3],如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给患者发错药、漏发药、输错液等事件。
1.2 安全意识淡薄 对患者及陪护人员的言行、行为表现不能及早识别、汇报和处理。如早上床边交接班时发现一中风后沟通障碍的患者不在病房,护士想当然地认为患者与家属一起外出,未及时查找,3h后才发现患者去向不明。经多方找寻,至下午4时才将患者找回。
1.3 护理工作流程和制度缺陷 护理工作流程的复杂、不规范、不统一,增加了护理过失的发生率。如针对高危坠床或跌倒患者的护理,因没有整体的、系统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举措,以致坠床或跌倒事件发生,如高危跌倒患者未及时使用护栏发生坠床,偏瘫患者下床活动陪护不到位发生跌倒等。
1.4 操作不规范 操作不规范、不熟练,工作中忽视操作规程,凭经验和感觉,甚至为赶时间,随意简化操作程序。如我们在检查中发现药物皮试报告尚未发出,但护士已将药物加入液体中,提示皮试结果未出就已将药液用上的可能,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1.5 管理不到位 抢救物品器械管理不到位,检查中发现抢救车内简易呼吸皮囊使用、消毒后未将各部件及时组装,而是分散在盒内,就有可能造成抢救患者时临时组装,耽误抢救进程。又如患者家属怕被发现,将电饭煲放在壁柜内使用,一方面对医院用电安全造成影响,同时有引起火灾的可能。
1.6 护理记录不细致 医护记录相符性差,内容不连贯,重点不突出,记录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不够。例如电脑医嘱开出“病危”时间为11:30,护士执行时间也为11:30,而医师在抄写医嘱时随意在医嘱单上写8:30,形成了时间的不一致、观察记录上的空缺;另外,护理记录上的涂改、护士一人笔迹完成不同班次的护理记录等,均存在极大的风险。
2.1 树立积极而超前的预防意识 有效回避护理风险、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是关键[4]。我们首先从增强护士长风险管理意识入手,从护士长培训考核做起,要求护士长必须熟练掌握相应法律、法规,护理风险管理理论和识别技巧等,然后分层次组织培训。同时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全院护理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全院护士的安全意识、风险意识。每季一次组织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对全院性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性质归类、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意见。每半年1次组织全院护士学习,以起到警示作用和分享经验教训。
2.2 建立通畅的护理风险报告制度 创建人人参与风险管理的氛围,使护理人员把控制护理风险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护士长作为科室护理安全小组组长,每科配备1名经验丰富,善于总结分析的护士作为护理安全员。各临床科室建立每周“安全日”,利用晨间早会时间通报收集到的科内近期存在或潜在的安全隐患,对护理风险进行分析、指导,使护士对容易造成护理风险的环节、患者提高警惕,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从而提高护士识别风险和化解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每月召开安全小组会,针对科内的护理缺陷和不安全因素进行重点讲评分析,分析时对事不对人,目的是吸取教训,以免再犯,并及时上报护理部,从而给全院护理人员提供一个分享经验的平台,达到风险预警的目的。同时对因其他(如药剂、医技、后勤、设备等)因素造成的风险事件建立登记上报制度,对有效杜绝和控制风险事件的护士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将发现、杜绝护理安全隐患的护理人员评为年度积极分子,形成积极、主动呈报的良好氛围,同时也使各部门之间、各环节之间得到及时有效沟通,密切协作,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通过护理安全员、护理安全日、月分析、季汇总等有效的报告分析系统,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安全,也为护理管理提供了一个获得持续质量改进信息的有效途径,使护士从“怕出错”的意识转变为积极思考“哪里可能出错”,由对差错处置行为改变为主动的护理风险控制行为。
2.3 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制度 (1)根据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风险,制定预防患者压疮、烫伤、跌倒、坠床、药物外渗、管道滑脱等意外事件的护理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知情告知书和警示标识等。启用《跌倒高危因子评分表》、《高危跌倒患者告知书》及《管道滑脱高危因素评分表》及《高危管道滑脱防范流程》。护士长根据流程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制定出持续改进计划,全员参与。(2)改《住院患者须知》为规范的《入院告知书》,建立并使用了《患者外出不归时追踪制度》、《住院患者外出告知书》,实行对患者和家属的书面告知制度。(3)制定临床输血执行流程、引流管道护理流程、医嘱查对流程及临床各关键流程的交接程序(包括急诊、手术、病房、ICU等相互之间的交接)等,建立书面交接记录单。(4)健全并完善了患者识别制度,要求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识别的方法,完善关键流程的识别措施,建立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等特殊患者的识别手段。(5)完善、落实各护理单元药品的存放、使用、定期核查制度;建立重点药物、特殊药品用药后的观察制度和程序,提高了用药的安全。
2.4 加强管理 分层次严格管理和监控,加强“关键时间、关键环节、关键人员”的管理,及时了解临床需求,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危重患者多、治疗护理工作量大或护理人员少的情况下及时调配人力资源。要求根据护士的工作资历及经验水平的高低进行互补式的排班,保证每个班次护士技术力量的均衡。设专人管理抢救仪器、设备及急救药品,每班检查急救药品、仪器设备的完好情况,专管护士每周检查,护士长每月检查,确保急救药品物品的完好。
2.5 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 护理病历作为可复印的客观资料,已成为司法裁定的主要依据[5]。护理文书是集体劳动的产物,要达到较高的质量,需要护士自身的不断进取,更需要管理者及时正确的指导和规范[6]。我们针对护理病历书写中存在的缺陷,建立了《护理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制度》和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3级护理病历质量监控网络,定期、不定期对运行护理病历进行检查,对危重、大手术、疑难患者、新患者的护理记录每天检查,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反馈并及时整改,全面提高了护理病历书写质量。
护理风险的预防控制效果与护理部对护理风险管理理念及在各护理环节中的监控管理举措是密不可分。经常性地对护理人员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执行与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听取护士、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在护理风险防范中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各级护士的风险教育,提高其识别和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定期、不定期的收集护理风险信息,及时发现护理各环节中的风险因素,不断修订和完善护理制度、改进工作流程,提出防范措施,才能达到风险预警的目的,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便捷、满意的护理服务。
[1]王淳德,郑思炳,王渠江.医疗风险管理浅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8(7):405 ~406.
[2]李亚洁,张立颖,李瑛,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8 ~920.
[3]金玉,王亚萍,高新强.对医疗纠纷各期表现的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5,5(1):45 ~46.
[6]张金花.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新进展 [J].护理与康复,2006,10(5):336 ~ 338.
[7]郑春丽,苏爱香,杨宝仪.“120”急救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3,19(7):564.
[8]蔡月丽,张丽萍.建立护理病历三级质量控制体系的体会[J].护理与康复,2006,6(3):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