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对穴位敷贴效果的影响

2010-12-03 08:53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2期
关键词:外治穴位中药

廖 华

湖北省襄樊市中医院(襄樊 441000)

中药穴位敷贴是用特定的中药敷于相应的穴位,属于中医外治疗法,该方法因其无创、无痛、毒副作用小、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接受而广泛应用于儿科常见病的治疗。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小儿皮肤娇嫩,敷药时间过长易发生过敏,使治疗被迫中断,影响疗效。本着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的原则,为了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我们在原有单纯中药穴位敷贴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5年6月-2007年1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内病外治室单纯使用内病外治法治疗的100例患儿,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6个月至3岁;病程1~2d;其中风寒咳嗽80例,症状为咳嗽、流涕、喷嚏、低热。泄泻20例,症状为腹泻稀水便或不消化便、不伴有脱水征。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法治疗,对照组用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将自制的止咳膏或止泻膏敷于特定的穴位上,每日1次,每次敷8~10h,至症状缓解。治疗组在敷有中药的穴位上加用穴位按摩。具体方法如下。(1)敷药:患儿取坐位,护士将自制的膏药,置于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上,敷贴于特定的穴位上。(2)穴位按摩:在敷有药膏的穴位上,用拇指或中指指腹紧按穴位缓缓向下按压,停留1min后慢慢放松,再顺时针方向旋揉1min,逆时针方向旋揉1min,逐个按摩所有敷药穴位。(3)示范指导:向患儿家长示范穴位按摩的手法,并指导其操作,说明按摩的作用,以取得配合,嘱家长回家后每日按摩2~3次,每次敷药8~10h,至症状缓解。(4)护理:敷药前用温水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敷药处皮肤要求无破损,严重皮肤病者禁用。按摩时要求手法轻柔,穴位准确,力度合适。取下药贴后用温水清洗。

1.3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好转:症状减轻,体征减少。未愈: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或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n(%)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 0.01)。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论

内病外治法,是以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运用不同的方法将药物施于皮肤、孔窍、腧穴等部位,以发挥其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解毒化瘀、扶正祛邪等作用[1],使失去平衡的脏腑阴阳得以重新调整和改善,从而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达到治病的目的。外敷法之所以能治内病,其作用有二,一是刺激作用,通过对体表和穴位施加刺激而起治疗效应;二是药效作用,通过贴敷的透皮吸收,产生一定的局部和血药浓度而起治疗作用[2]。中药外治的作用机制以刺激为主,药物吸收为辅,外治中药的生物活性与经穴放大效应有关[3],而穴位按摩是一种力量加技巧的物理疗法,可疏经活络、行气活血,刺激微循环,局部温度得以升高,血液循环加快,提高皮肤的渗透性,促进药物向体内转运,由此可见,在中药穴位敷贴的基础上增加手法穴位按摩,可以增强体表穴位的吸收和经络传导,使药效呈放大作用,而明显缩短疗程。此方法无痛苦、无副作用、易接受、护理操作简单、方便、易行,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明顺华.浅谈中医内病外治 [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4,2(3):126.

[2]黎碧婵.穴位敷贴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132例效疗观察 [J].医学创新研究,2008,5(5):28.

[3]刘晓,王富昌.对中医内疗外治的思考与展望 [J].西部医学,2007,19(3):239 ~ 240.

猜你喜欢
外治穴位中药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外治杂志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中药零食”怎么吃
肝硬化腹水中医外治近况
中医外治嵌顿性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