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药学理论与实验教学模式的思考

2010-02-09 23:40:44张建业李悦山钟满森
中国药业 2010年18期
关键词:生药学生药讲授

张建业,李悦山,钟满森

(1;广州医学院基础学院药学系,广东广州510182;2;广州医学院基础学院形态学实验中心,广东广州510182)

对生药学理论与实验教学模式的思考

张建业1,李悦山1,钟满森2

(1;广州医学院基础学院药学系,广东广州510182;2;广州医学院基础学院形态学实验中心,广东广州510182)

该文从生药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两个角度来探讨生药学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系统化教学、改进实验考核办法等改进教学的主张。

生药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思考

《生药学》是我国药学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传统医药学专业课。该课程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生药的名称、来源、主产地、采收、加工、化学成分、性状鉴定、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药理作用和主治功效等,需强记的内容多且枯燥,容易混淆,学习难度较大。因此,需要任教教师不断探讨教学新方法,使枯燥内容生动化、分散内容系统化、抽象内容具体化,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两个角度来探讨生药学的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

1.1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来源,可以从生药别名和药名的讲述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如大黄有“川军”之别名,表明了系四川的道地药材,又说明了其泻下作用的药力;三七有“云七、田七”等别名,表明了其道地药材主产地为云南、广西田阳。可制作与教材配套的生药学课件教学,图文并茂,直观生动,同时结合药材标本实物讲述,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气氛融洽,教师与学生互动良好。教学中,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授课程知识点的同时,可灵活运用启发式、直观式、迁移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从广东的凉茶文化入手。广东的凉茶品牌包括王老吉凉茶、邓老凉茶、罗汉果凉茶等,从这些凉茶所含有的中药入手,讲授其化学成分、功效,再到其性状、显微特征,可以使讲授收到较好的效果。

1.2 注重生药学术语的教学

生药鉴定中老药工的经验鉴别术语,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教学内容。长期以来,老药工用最简洁的语言,以象形法、拟物法、拟人法等描述生药性状,其有利于学生增强趣味性、知识性的记忆。如海马的“马头、蛇尾、瓦楞身”,从大黄的“星点”延伸到微观的显微组织结构,松贝的“怀中抱月”、天麻的“鹦哥嘴”、何首乌的“云锦花纹”等。这些经验术语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却把药材的性状特征传神地表达出来[1],既加深了学生对药材性状的理解,也方便记忆,可达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3 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化教学

这是指对同一来源或不同来源但功效近似的生药及地域性用药的串讲。如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大青叶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叶,而不同地区使用的大青叶包括蓼科植物Polygonum tinctorium Ait;的叶(蓼大青叶)、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的叶(马蓝叶)以及江西民间习用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Clerodendron cyrtophyllum Turcz;的叶(马大青叶)[2-3]。又如从讲解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板蓝根、南板蓝根不同来源,功效与成分的异同,延伸到药物青黛的讲授,这有利于对分散内容的系统化。还可结合上述药物在2003年非典时期所发挥的作用进行讲解,使抽象内容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变枯燥内容为知识性、生动性的记忆。

1.4 注意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生药学与药用植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等学科有密切关系,教学中可穿插、结合性地讲授。如讲授青蒿时,可讲授我国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从青蒿正品的变迁,讲述研究人员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得到启示并最终发现青蒿素。这样的讲解可增强趣味性,同时还可以结合青蒿素的化学结构,讲解其活性与结构的关系,最后再讲到该类新药因为专利申请不够及时失去知识产权的经过。这样综合了传统中医药知识、现代生药学知识、新药研究、专利申请与保护,会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

2 实验教学

2.1 实验内容多样化

传统的生药学实验大多以显微与性状鉴定为主,理化鉴别内容偏少,且以定性实验为主,定量实验较少。生药有效成分的含量是其质量的关键,故应加强生药理化鉴别的内容,尤其是增加定量实验的内容。可把紫外光谱、薄层色谱等鉴定技术引用到生药学实验中来,如防己生物碱的含量测定、大黄蒽醌类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定等,均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实验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拟将把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等更先进的技术逐渐应用于药材的鉴定。

2.2 建立标本库

建立标本库,将药材存于其中。普通药用植物和生药陈列于实验室走廊带锁的玻璃柜中,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自由观察;对于贵重生药如人参、灵芝、冬虫夏草等,则陈列于标本室中,允许学生在实验时间和开放时间自由观察,充分满足学生对祖国医药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

2.3 改进实验考核办法

为了确保学生能熟练掌握生药鉴定方法,提高综合能力,将教学中的最后一次实验教学设计为考核实验。实验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是辨认生药标本,将50味常用生药进行编号,放置实验台上,让学生抽签并依次辨识其中10种生药的名称、来源、药用部位、主要性状特征和种类,考核其对生药的鉴别能力;第二是鉴别混合生药粉末中的药材种类,任选具有典型显微粉末特征的常用生药,将其中两种混合在一起,共制备10个样品,让学生抽签任选一种来进行观察,确认是哪些药材粉末并指出相应粉末的显微特征[5]。教师根据其操作和实验结果评定成绩。为了使学生的实验成绩能如实反映实际能力,实验成绩考核评定划分为两部分:一是平时实验成绩,占60%,包括实验操作能力、课堂纪律以及实验报告;二是鉴别药材的实验考核,占40%。这样既保证了实验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结语

为搞好生药学教学,应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革,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讲授知识,切忌单一的灌输式教学,避免枯燥,方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1]楼之岑,李胜华;中草药性状和显微鉴定法[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997:84-89;

[2]蔡少青;生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99-200;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6;

[4]高春华,戚薇;《生药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50-251;

[5]杨月娥,段宝忠;浅谈生药学实验教学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8):984-986;

G642.4;G648

A

1006-4931(2010)18-0014-02

2009-11-11)

猜你喜欢
生药学生药讲授
基于偏振光显微镜与λ波长补偿器联用在生药显微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高职英语精读讲授中的文化导入
山豆根及其混伪品生药学研究进展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民族药柳兰的生药学鉴别
羊肚参的生药学研究
长花忍冬生药学初步研究
生药学教学中关于“主动学习”的思考和探索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生药信息卡的制作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