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晋兰
(山西省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山西 晋城 048000)
任务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环境教育中的应用
吉晋兰
(山西省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山西 晋城 048000)
文中结合任务教育法的理念,分析了高职院校环境教育存在的弊端;通过任务教学法的实践,阐述了任务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环境教育中的应用。从任务教学法的任务设置、任务实施、任务总结等方面举例说明任务教学法在环境教育中的可行性及教学效果。探讨出适合高职院校环境教育的一种崭新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任务教学法;环境教育;模式
高职高专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应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采用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强化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
环境教育在高职院校非环境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多为选修课,为36个课时。如何解决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切实把环保意识渗透到学生思想中去,并做到与学生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是我们环境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化工类专业的学生,因其未来就业的化工行业加工、原料和产品的贮存运输过程中都会产生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大量废水、烟尘和废渣,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笔者在对化工类专业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将学习内容分为大小不同的模块,引入任务教学法尝试了教学改革。
任务教学法,也叫任务型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从学中做,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后,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其主要特点就是要围绕任务展开教学。任务教学法作为一种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笔者把它引入理工科教学中,以期和同行探讨。
任务教学法是教师将针对性和实践性较强、目标明确的知识点巧妙设计为任务,将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蕴含于任务之中,让学生在自主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应用技能。任务教学法包括问题的提出、分析任务、学生操作、交流讨论、巩固创新、总结等步骤。其显著表现是: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着一个目标,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产生新任务。任务教学法的模式如图 1[1]所示。
任务教学法模式
任务教学法的显著优点是:能有效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师提出任务以及学生完成任务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对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实践技能都有很大的帮助[2]。任务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教师在合理设置任务的同时更加巩固了所教内容,使学生更加明确所学知识的目的何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对整个知识内容能准确把握,并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形成良性循环。
《环境学导论》是高职院校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更是化工类、环境类专业的必选课。具有内容多、覆盖面广、实践性强等特点。课程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及其交叉内容。传统环境教育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弊端:
(一)认识上存在偏差
首先,不够重视。环境教育作为一门选修课,设定课时时不能不分专业一概而论。对于一般专业36个学时还行,对于化工类专业,因其行业的特殊性,课程比重应适当增加。其次,由于《环境学导论》专业面涉及广泛、文字内容较多,致使许多教师误以为这是一门浅显易懂、不需太深专业功底就能胜任的入门课程。因此,许多院校也会把这门课程安排给新教师甚至文科教师来担任。
这些认识上的误差,导致了很多教师在备课时不会精心投入而照本宣科。其实,笔者恰恰认为:导论性课程的任教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广泛的行业知识、恰当的教学方法、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能力。这给我们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授方法以灌输式为主
目前的环境教育往往采用传统的教授方法,教师只是将相关内容给学生作了详细介绍,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不能很好地把该门课程与相关专业知识或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比如化工类专业学生,在学习了煤化工工艺、化工设备、工业分析等课程之后,能否与环境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这与教师的讲授方法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大气治理”与化工工艺洗煤、炼铁、炼焦、煤气化、煤液化等都可以进行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达到如此效果。
(三)学生所学知识结构与实践脱节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其实践、创新能力也很难达到较大的提升。比如在讲环境问题时,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介绍几大环境问题,并不能唤起学生强烈的环境危机意识。然而,如果教师在讲到人口问题时,把中国的实际情况引入课堂,以一个大城市“上海”为实例来进行数据论证:从人口增长的速度、城市扩展情况、住房危机、资源短缺、老龄化问题等来分析,教师在完成这项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学效果会更好。
(四)教师不能整体把握整个专业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教授模式下,教师只是把本课程的知识点教给学生,而不去把握整个专业的发展趋势,不能主动去学习其它相关课程的内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更不能得到提高。
教师设计任务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巧妙地蕴含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中,通过让学生去完成一个包含一定具体知识或能力训练的实际任务,从而达到某个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总目标结合所学习的内容,按照“从大到小逐步细分”的思路,分层次、分阶段、分课时地把总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的学习模块,并使每一个模块对应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
针对《环境学导论》这门课的特点及教学时数,我们可以以2—4个学时为一个任务单元讲述一个学习主题,把教学目标分解为生物进化解说(通过生物进化讲述地球环境发展)、环保主题演变(通过环保主题演变探究生态问题)、人口与资源、大气污染与控制、水污染及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多个模块,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中,又将其分解为几个小模块。
例如,在“大气污染与控制”模块中,可将其分解为地球的圈层结构、大气的组成、大气污染、大气治理、当地常见企业的大气污染机理及治理等小的模块进行任务教学。
根据教师所设任务,同学们分组讨论分析,确定实施方案,并进行合理性论证,最后进行任务的完成步骤。作为任务型教学法中的课堂教学任务,至少应包含以下六个基本构成要素[3]:1.目标。教学任务首先具有目的性,包含教学目的和非教学目的;2.内容。任务的内容体现在课堂上就是需要履行的具体的行为和活动;3.程序。它包括任务序列中某一任务所处的位置、先后次序、时间分配等;4.输入材料。指履行任务过程中所使用或依据的辅助资料;5.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教师既可以是任务的参与者,也可以是任务的监控者和指导者;6.情景。任务的情景要素指任务所产生和执行的环境或背景条件。教师在确定教学任务后,需要对任务进行分析,确定任务实施方案。
例如,在对化工类专业的学生进行“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这个主题内容教学时,学生并不象熟悉“废气”、“废水”的内容一样熟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情况。我们可以先介绍“垃圾包围城市”的现状与困扰,播放PPT,视频短片等给学生造成视觉震撼(导入学习任务),让学生估算每人每天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每个城市每天的垃圾产生量(明确任务目标)——垃圾的消纳方法(通过阅读得知并总结任务内容)——山西省生活垃圾的处置方法及资源化新技术(通过上网收集资料并通过小组形式总结任务内容)——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工程实例分析(有机会可实地考察,通过实例分析工艺过程,学习专业知识)——提交作业说明本市生活垃圾的产量、组成、处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工艺以及未来应该采用的新技术和资源化方法(信息反馈,掌握学生的接受情况)。
在完成任务之后,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任务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进行反馈分析,起到对知识的巩固作用。
在“水污染及防治”任务学习后,教师可布置作业:分析某公园人工湖湖水的污染现状及污染因子。教师可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分析进行总结与分析。从采样水的温度、色度、浑浊度、气味等进行物理性质判断,再从pH值、COD、NH3—N等的测试进行化学分析,确定污染因子,使学生心服口服。
将任务教学引入环境教育课堂,可以产生以下教学效果:
1.任务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实践能力;
3.有利于促进教师自我学习与提升,把握专业发展趋势、行业发展动向,以适应更高要求的教学活动;
4.任务教学法应用到工科课程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横向交叉、融会贯通;
5.任务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能引入当地企业及环境状况,做到理论结合实践。
[1]梁玉玲,夏纪梅.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可行性和认同性及其问题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7,(2):42.
[2]邱富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应用[J].职业,2010,(2):52.
[3]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6.
G712
A
1671-5136(2010)02-0091-03
2010-04-25
本文为2007年山西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模式研究》(200721)的阶段性成果。
吉晋兰 (1975-),女,山西阳城人,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讲师、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方向:环境化工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