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娟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基于 “城市病”现象的中国城市化研究
胡晓娟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伴随着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内部出现了人口膨胀、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等“城市病”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切实提高我国城市化的整体水平,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城市病;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始于工业革命,是以工业革命引起的世界城市数量和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为开端,它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过程,是世界性的趋势。具体而言,城市化是人口、地域、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乡村型向现代城市型逐渐转变的一种历史过程。
中国的城市化已有6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起步到发展的过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城市化水平只有7.3%,当时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是29%,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早已超过60%。可见中国是在一个起点极低的基础上开展城市化建设的。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工农业生产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以及与城市化相关的政策、制度滞后等原因,直到1978年城市化水平仍低于18%。改革开放以来,工农业迅速发展,经济基础日益增强,城市化进程亦随之加快。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08年我国城市数量655个,城市化水平提高到45.68%,其中100万人口以上城市122个。
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世界银行对全球133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700美元提高到1000~1500美元、经济步入中等发展中国家行列时,城市化进程也会加快。[1]显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在此进程中,一些矛盾也随之凸显,“城市病”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突出问题。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组织上百名专家学者,历时两年编撰的《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将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城市病的多发期和爆发期。”“城市病”是对城市问题的一种形象说法,它是伴随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而产生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种种社会、经济、心理等病态社会症状的总称,是破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膨胀
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打破了原有的人口分布格局,城市人口迅猛增长。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的人口数量约在5.4亿左右,到2008年时,中国人口数量约为13.3亿,60年间就增加了7.9亿,增长了1.5倍。特别是一些大城市,人口密度过高,已到了人满为患的程度。在2004年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就已指出,当时上海浦西区的人口密度为3.7万人/平方公里,北京和广州城区的人口密度分别为1.4万人/平方公里和1.3万人/平方公里。而世界上其它的一些主要大城市,如东京只有1.3万人/平方公里,纽约、伦敦、巴黎和香港的人口密度最多也只有0.85万人/平方公里。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对人口的集聚作用越来越明显,而人口的快速集聚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在城市人口快速膨胀的过程中,一旦城市建设和管理跟不上迅速增长的人口需求,城市资源供给滞后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就会引发一系列突出而尖锐的矛盾,如房价上涨、道路拥挤、犯罪率偏高、城市生态平衡失调、人口老龄化等。
2.交通拥挤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越来越繁忙,城市道路负荷日益加重,交通拥挤、道路堵塞、行车混乱等问题也越发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交通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较大问题。调查表明,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有80%路段和90%路口的通行能力,已经接近极限。我国铁路密度为美国的1/3,日本的1/5,俄罗斯的1/3;公路网密度不足美国和印度的1/5;机场的密度是印度的19.2%,巴西的15.9%。联合国提出铁路网标准密度是12公里/千平方公里,而我国仅为7公里/千平方公里。铁路网分布也不均衡,全国铁路网54%在东部,30%在中部,西部仅占 16%。[2]交通拥挤、时间延误、效率低下、油费上升、废气增加,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而且也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
3.就业困难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表
就业困难也是城市病之一,它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失业人数每年是在不断攀升。从1997年到2007年,登记失业率从3.1%上升到4.0%,2007年相当于1997年的1.29倍;失业人数也在迅速增加,从1997年到2007年,登记失业人数从576万上升到830万,2007年相当于1997年的1.44倍。对那些涌向城市的人来说,城市意味着财富、竞争、成就等。但并不是所有走进城市的人们都是幸运的,都能得到发展的机会。由于放弃土地的农民没有文化,不具备专业技能,他们只能干一些出卖劳动力的粗活。目前,我国城市本身也面临着失业群体的压力,庞大的失业人员队伍在等待着就业。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产业结构必须不断进行调整升级,不断淘汰旧岗位、诞生新岗位,工人就得转岗,这是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劳动力配置的客观规律,同时也对劳动者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3]
4.环境恶化
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人口膨胀、汽车增加、工业发展等原因,使得城市资源紧张、环境恶化。中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印度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有中国的1/2,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只有中国的1/3。在2009年6月发布的《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表明,该年度全国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明显改善,但总体面临的环境形势仍然很严峻。如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部分城市空气污染仍较重等。另外,许多大中城市因发展过快,机动车数量持续增加,基础设施、道路广场、绿化用地严重不足,致使大气中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持续增长,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缓慢,垃圾处理水平低,更为严重的是它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有着巨大破坏力,现在全国垃圾堆存侵占土地总面积已达5亿平方米,约折合75万亩耕地,我国的耕地面积有20亿亩,这就相当于全国每1万亩耕地就有3.75亩用来堆垃圾。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发展的思想和灵魂。全面审视土地分布、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人口增长、大型基建、交通运输、新区开发、旧城改造等相关事务和彼此间的关系,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城市的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把现实与未来、区域发展与整体发展、城市规划与人口规划结合起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其次,促进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综合发挥集聚作用和扩散效应,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城市和城镇密集区需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城市要发展自身优势,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增强经济实力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形成处于不同地域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城镇体系,其规模结构各具特点,协调发展,各得其所。另外,有些大城市的规模在现阶段仍在继续扩大,面对这种情况,应因势利导,防止盲目求大的错误倾向。
城市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在我国,高密集的城市居住人口和有限的道路空间,决定我国需实施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实现这一目标,要从加快城市道路和交通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入手。其次,改善和调整城市公共交通结构。城市公共交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解决城市客运交通最有效的方式。在大城市应重点发展高、中客运量的轨道交通方式,包括地面、地下和高架的地铁、轻轨线路,加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输能力,逐步形成高、中、低客运量合理匹配的结构。其次,可以不限制小汽车的拥有,但可以通过管理手段对小汽车的使用进行控制,如地区禁行、限制线路、车牌单双号行驶等等。第三,调整城市土地使用功能,把货运量大的工厂、仓库从城市中心地区迁出,缓解城市中心地区用地和交通矛盾。
面对诸多不利因素,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重点拓宽以下几条就业渠道:一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各级政府要把发展社区就业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社区就业计划,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完善配套政策。要培育和发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实体和小企业,开发就业岗位。二是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具有单位就业投资低、对就业人员素质要求不高、就业制度灵活等优势,已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4]三是不断强化就业服务,为就业和再就业创造良好环境。如进一步制定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通过积极就业政策缩短失业人员失业周期;强化技能培训,尤其是加大中高级技能人才的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把职业指导、推荐培训、实施培训、培训后推荐就业等环节有机衔接起来,提高再就业率;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职业中介机构要完善服务功能,开设专门窗口,提供失业和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申请、鉴定申报、档案管理和社会保险关系接续“一条龙”就业服务,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在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有一个优秀的城市整体设计,彻底改变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速度和城市建设的短期行为。同时,重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战略。具体措施包括合理调整城市布局和产业布局,提高综合防治污染的能力,促进环保和经济协调发展;加强环保科技研究开发,发展环保产业;提高居民、企业以及政府机构良好的环保意识以及积极主动参与各种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实现各地区资源的供需平衡,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消费方式;完善关于环保和环卫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以及节约资源和能源及物资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改进相关的切实有效的行政与执法制度,并且善于运用经济杠杆手段,如生态税等进行调节和管理。[5]
[1]曾广宇,王胜泉.论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病[J].经济界,2005,(1).
[2]城市化与城市病[J]. 领导决策信息,2003,(4).
[3]曾长秋,赵剑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病”及其治理[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9).
[4]赵剑芳.当代中国的“城市病”及其防治[D].长沙:中南大学,2007.
[5]罗旭敏.我国“城市病”问题比较与思考[J].上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C912.81
A
1671-5136(2010)02-0020-03
2010-04-25
胡晓娟 (1983-),女,安徽巢湖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江苏省社会工作者 (中级资格)、河海大学社会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高校社区管理专业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