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元 许林龙
(南京市救助管理站,江苏 南京 210046)
救助管理站专业社会工作岗位体系的构想
——以南京救助管理站为例
冯 元 许林龙
(南京市救助管理站,江苏 南京 210046)
从收容遣送工作转化而来的救助管理工作,需要大量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推动其在理念、方法、模式上向人性化、专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和完善是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引入和使用的前提。文中以南京救助管理站的探索经验为基础,提出专业社会工作岗位体系的设想,以供救助管理机构参考。
救助管理;专业社会工作岗位;流浪乞讨
2008年10 月,民政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民政事业单位原则上以社会工作岗位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意见》的出台,将直接推动民政工作的社会工作化以及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进程,也凸显了专业社会工作岗位体系建立和完善的重要性。救助管理站(在本文中涵盖流浪未成年救助保护中心)是民政工作的主要载体,本文以南京救助管理站为模板,通过比较分析提出救助管理站专业社会工作岗位体系的构想。
(一)制度体系不健全。自200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及《实施细则》以来,先后出台了两个《基本规范》等一系列法规与政策,从而初步形成了救助管理工作的制度体系。这种由不同时期出台的法规和政策组成的制度体系虽然大大提高了救助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水平,然而在具体指导不同地区的基层救助机构的工作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应对如广西保安夜间入室凌辱妇女、江西丢弃流浪乞讨人员等突发事件中就缺乏预防功能,在应对职业乞讨和职业骗助的常态问题上缺乏根治的功能。不难看出,救助工作中的诸多问题都有制度体系不健全的原因。
(二)服务功能不完善。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站内的管理和服务,业务主要聚焦在受助人员的基本生活照顾和医疗救助、日常教育、安置和护送返乡方面。虽然郑州、大连、成都等救助管理站探索出了街头救助点、流动救助车、类家庭、类学校等新的工作方式,但都处于实验性阶段,尚未形成可以在局部地区乃至全国推广的成熟经验和成果。主动和关爱性的救助发展趋势必须通过创新科学的工作方式,实现从站内救助向站外救助、从个人救助向家庭救助、从物质救助向心理救助的扩展和跨越。
(三)服务理念不专业。新的救助制度明确了“以人为本”和“自愿救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强化了受助人员的权益受保护的合法地位。在救助工作实践中,绝大部分工作人员是从收容体制下转移而来,其工作与服务理念的转变和提升十分缓慢。新型救助制度已确立6年,因受传统工作环境的影响根深蒂固,管理与服务的关系难以理顺。虽然,各级民政部门多次组织救助管理机构的工作员工参加各类学习和培训,将“平等”、“接纳”、“尊重”、“自决”等专业理念和工作方法进行大力传播和推广。然而,对受助人员的歧视、打骂现象依然时有发生,2004年广东发生的受助人员袭击救助人员致死就是理念陈旧与工作方法粗暴的血的教训。因此,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是推动救助工作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流浪乞讨现象是我国改革转型时期必然出现的社会问题,其根源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不平衡,加强救助管理工作的建设实质上是积极推进社会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救助工作肩负着化解社会矛盾、完善社会功能、改善弱势群体生存环境的使命,而社会工作是以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为基础的。两者在社会建设中有许多契合之处,而社会工作又有其自身独特的专业优势。
(一)救助管理工作与社会工作融合具有共同基础。救助工作和社会工作能够统一在社会建设的主题之下,紧密融合,形成合力,共同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第一,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专业社会工作萌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各种社会救助的实践活动。两者共生的基础在于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和支持,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第二,具有共同的服务对象。救助管理工作主要对“三无”人员开展工作和服务,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对象将逐渐扩展到所有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体。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从出现困难的个人、家庭、团体、社区扩展到全人类。救助管理工作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有助于为受助人员提供科学、专业、人性的服务。第三,具有共同的服务理念。两者都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服务对象的个人价值与尊严以及需求的满足,将助人定位各自的服务目标。
(二)社会工作在救助管理服务中具有自身优势。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发展成熟的学科具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伦理以及专业方法和技巧,在应用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充实了救助管理工作的内涵,社会工作认为个人问题应归因于社会环境的失调,它强调“助人自助”。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整合资源,挖掘个人潜能,恢复社会功能,改善生存环境,帮助受助人员解决困难并促进受助人员的独立和成长,达到从根源上救助,从而消减重复流浪与职业乞讨等现象。第二,扩展了救助管理工作外延。社会工作外展服务打破了院内救助的传统模式,使救助工作的从站内扩展到街头、学校、社区、家庭,实现了救助平台的前移。社会工作运用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开展工作,促使救助管理的工作方式得到创新,有效地提高了救助服务的水平和效率。第三,加快了救助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救助管理领域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有助于救助管理事业的专业化。社会工作的实务都有一系列的考核评估标准,大量引入社会工作人才以及理念和方法,将加快救助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
上文已分析了救助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以及社会工作与救助管理工作的密切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引入、使用、开发是救助管理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当前救助管理机构的专业社工人才匮乏、人才结构失调、社工岗位偏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救助管理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因此,构建专业社会工作岗位体系势在必行。
(一)设置依据。2008年的岗位设置管理《意见》要求民政事业单位原则上以社会工作岗位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以南京救助管理站为例,该站救助业务分布在救助管理一科、二科以及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简称未保科),一科负责接待、登记、甄别、购票业务,二科负责成年男性受助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未保科负责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以及成年受助女性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南京站救助情况如下表
年份 总数未成年妇女 老年 残疾精神病危重病 智障 行动不便2006 8264 1490 1565 719 210 113 4 104 45 2007 9215 1357 1364 494 196 180 6 48 69 2008 9975 1288 1276 685 231 254 6 83 87
该表所说明的业务量大、服务对象多元、问题多样性的特点是专业社工岗位设置的必要条件,参照2004年上海市民政局印发的《关于在本市民政系统及相关机构配置注册社会工作者的意见》中的市社会救助管理站至少配置10名注册社工标准,南京站这种规模的救助管理站专业社工(或注册社工)在专业社工人才建设初期应该配置10个社工,分别派到以上三个科室开展专业服务,并由社工科统一管理。
(二)岗位模型。依据《意见》中将社会工作设置为专业技术岗位的要求以及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要求,并借鉴成都、郑州、大连、上海等救助管理站的经验,如南京站这种规模的救助管理机构应该设立一个社工科,分设9个岗位,每个岗位配置一名社工,未成年救助保护工作是重点,所以配备2名社工,岗位类别设为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具体岗位体系如下图:
(三)岗位职责
规范的专业社工岗位职责说明能够明确职责权限、服务对象特点、工作目标等,为社工招聘、工作评价、服务评估、奖罚晋升提供依据,救助管理工作的专业社工岗位职责确定应该有利于受助对象获得专业化服务以及社会工作本身的专业化发展。
救助管理站专业社工岗位体系示意图
岗位职责表
社会工作岗位设置要与救助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既要有利于提升救助管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又要有利于专业社工薪资待遇的提高与职业发展空间的扩展。在岗位设置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制定标准、注重服务规范
专业社工岗位设置与完善中对岗位配比、层级结构、专业资格、职业规范、服务标准、个案授权方面制定严格的标准,对专业社工的服务原则、范围、对象、过程、目标、宗旨进行严格控制和有效监督,从而减少救助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确保救助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在制度安排上形成救助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持久推力。
(二)以人为本、注重服务分类
以人为本的救助理念要求在解决受助人员现实需求与困难的基础上促使其激发个人潜能,实现自我发展。因此,在引入、使用社工岗位的过程中要坚持专业化路径,结合分类救助的原则,根据受助群体需求和问题特征,由专人专职对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开展服务。
(三)选贤任能、注重德才兼备
救助管理工作具有慈善公益性质,这要求救助人员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职业使命感和奉献精神。因此,在专业社工人才选拔和竞聘机制上要严格遵循选贤任能的原则,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专业社工队伍。
[1]游洁.对社会工作实习教学的反思[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2]林卡.论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及其面临的问题[J]. 社会科学,2009,(4).
[3]孙建春.认真开展试点工作全面推进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J]. 中国民政,2007,(6).
[4]张时飞.社会工作现实推进的路径探索[J].学习与实践,2009,(3).
D632.1
A
1671-5136(2010)02-0010-03
2010-04-25
冯 元 (1982-),男,湖南长沙人,南京救助管理站科员。研究方向:救助管理及流浪儿童救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