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宇
[摘 要]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最基础性的工作。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在企业内部的职责分工、责任制度、财会制度和财产物资管理制度,达到企业内部应有的控制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处理好:一控与被控;二控面与控点;三控制与创新的关系。
[关键词] 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规范;成本控制
内部控制是在长期的社会经济活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要人类社会活动中需要管理,我们就离不开控制。内部控制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尤其在我国现阶段,内部控制普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
有关内部控制含义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柯氏会计辞典定义为:“为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而制定的业务流程”;第二,美国会计师协会在专门报告中指出:“内部控制包括组织的计划和企业为了保护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以及促使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等所采用的所有方法和措施”;第三,COSO委员会在专门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指出,“内部控制是受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职员的影响,旨在取得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当的法律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从以上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所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内容越来越丰富;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可以把企业系统要素之间为了达到系统目标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称为内部控制。从契约论的角度,可以把内部控制看成是为了取得低交易成本、弥补企业这个契约的不完备性而在企业内部建立的一个控制机制。
从微观控制即单位内部看,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单位为保证自身对社会的有用性、为实现单位的战略目标、最大限度地降低内外风险而设置的,在日常运转中应遵循的管理质量标准。它具有权威性、公开性、公正性,从单位最高层至最基层都无一例外地要遵守。从宏观控制角度讲,内部控制制度能保证社会公德、各项法律规范被遵守,保障单位披露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维护单位正常秩序,它是微观管理通向宏观管理的第一道闸门,这就是内部控制的实质。
在新经济条件下,为了适应有着极强不确定性的竞争环境,企业不再是管理关系清楚、作业流程稳定的组织,强调授权、指令和标准的“维持现状”的控制理念在企业战略管理发展中受到了严峻挑战,而自主优化和自我调整的“改善现状以促进发展”控制思想显然更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单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目的在于:保证组织机构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有助于管理层实现其经营方针和目标;推动与考核企业单位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只要企业存在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划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两大类。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没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例如,企业单位的内部人事管理、技术管理等,就属于内部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例如,由无权经管现金和签发支票的第三者每月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就是一种内部会计控制,通过这种控制,可提高现金交易的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
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基本上可用几句话来概括:国有企事业单位比非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文字要求写得好,执行得不够好;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比国有小型企业的要好些;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在体系上较国有企业差;股份制单位、外资企业及民营企业的内控制度比国有企业执行得好些。国有单位内控制度最突出的问题是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循与不循、究与不究都是以法人代表的意志为转移;国有单位内控制度最薄弱的环节,一是货币资金,二是采购业务,而且资金使用的随意性、采购业务中弄虚作假、吃“回扣”等现象较为严重。而非公有制经济在内控制度建设上虽然一般没有国有企业搞得好,但他们的老板却自觉地去实施内部控制,因为他们有着明晰的产权。
二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其完整性与合理性为基础,内部控制的完整性与合理性则以其有效性为目的。为了使内部控制真正有效,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适合我国企业现状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既要学习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又要紧密结合我国企业的现状。这是因为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我认为,在我国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从基础层面入手,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管理科学、政企分开,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制度化。
2、加强法律及规章制度的建设
在增强普法教育的同时,要注重法人代表的法制教育,真正提高其法制观念,使其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各企业在国家制定的统一的控制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建立健全与其经营管理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将内部控制制度的先进管理理论和规定贯穿到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每位员工。企业领导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模范地遵守内控制度并发挥其组织领导作用。财政部门应依法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定期监督检查,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
3、加强研究,丰富理论,建立标准,准确使用
内部控制理论落后,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原因之一。因此,管理、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应当积极开展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传统内部控制理论,政府财政部门制定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应当从方便企业实际运用出发,具有可操作性;并要把握好两条原则:一是普遍适用原则,即对所有企业者具备的业务,如货币资金业务、采购业务、固定资产业务等,与这些业务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则应当适用于所有企业。二是个别适用原则,即对一些不具普遍性的业务,如对外投资业务、捐赠业务等,只有部分企业有这类业务,相应的这些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就适用部分企业,而不能适用于所有企业。
4、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建立以财务会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涉及到企业运行过程方方面面的体系,内部控制的执行与否、执行效果如何,能否适应新情况、需要做哪些改进等,都需要进行跟踪。而这种跟踪是不能仅仅通过规范制度要求的定期的信息披露来完成的,而是需要企业自身来不断加强监督。当然,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内部审计部门设置的合理性和独立性能否得到保证。目前,我国相当多的一部分企业财务状况不佳,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现以财务会计管理为中心的模式已成为一项紧迫性的要求。
三
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理性思考:
1、控与被控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需要内部控制,这是主流,是规律。越是优秀的企业,规范管理越有无形的作用。内部控制对于保护企业意义非同小可。但控制毕竟是对于人而言的,是对人行为的约束,对人权利的限制,矛盾永远存在,协调控制与被控制之间的矛盾事关内部控制的成败。什么时候控制与被控制的矛盾协调得好,企业经营就稳定,企业效益增长就快。
2、控面与控点
严谨的内控制度,不仅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把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全面置于经济监控之中,而且得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和重要环节实行重点控制。控制点与控制面有机结合,内部控制才能发挥良好的效益。企业内部控制的点应该在三个位置上:一是资金。二是成本费用。三是权力使用。
3、控制与创新
实施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经营健康发展,决不能让内部控制成为企业进步的障碍。在一定意义上讲,控制是为企业经营导航,控制自身没有资本增值的功能,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力的源泉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企业才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生产经营才有足够的动力。这就告诉我们,保持企业发展不仅要实施内部控制,更重要的是促进企业创新。只有把控制和创新两种手段都运用好,企业才会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朱文元.完善财务内控制度的必要性及措施.四川会计,2001,(07).
[2] [JP3]万重.怎样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四川会计,2001,(04).
[3] 刘明辉,张宜霞.企业内部控制探讨.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04).
[4] 李连华.企业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连接与互动.会计研究,2005.2.
[5] [JP3]李维安.企业治理中的五大热点问题.经济日报,2000-11-14.
[6] 杨有红,胡燕.试论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对接.会计研究,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