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为军
摘要:现象学美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美学学派之一,从现象学美学的基本原理及其思想渊源入手,可以对声乐表演诠释的多种可能性,以及声乐表演与忠于原作的关系问题作研究。
关键词:现象学;同一性;意向性对象;演奏诠释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3-0079-03
现象学美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美学学派之一,代表人物是波兰哲学家、美学家罗曼·茵加尔顿。他发表的《音乐作品及其同一性问题》集中探讨了音乐作品存在方式问题,其中关于音乐表演艺术的论述对于声乐表演艺术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茵加尔顿现象学美学的基本原理及其渊源
茵加尔顿是成功地将现象学方法运用于美学理论研究的哲学家,对艺术作品存在方式的独到见解,构成了现象学美学的基本框架和立足点。现象学美学认为,艺术作品既不是实在客体,也不是观念的对象,而是一种特殊的“意向性对象”。“意向性”这一概念是现象学的重要范畴,基本含义是指人的意识具有的根本特性,有意识地指向或涉及某种对象。“意向性对象”就是指依赖于人类意识的意向性活动而存在的对象。所谓“现象学”正是对意向性活动已具有所指对象的意识的研究,同时也是对意识的意向性活动的对象,即“现象”的本质结构的研究。茵加尔顿的美学思想包括音乐美学思想,就其渊源说,源于他的导师、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这种影响不仅直接地体现在他的包括音乐哲学在内的整个艺术哲学中,而且还体现在茵加尔顿将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意向性”这个重要观念引入到自己的美学中来,成为其美学理论的基石。他把现象学理论运用于音乐研究,认为音乐作品就本质和存在方式来说,比起文学和造型艺术,是一种更加纯粹的意向性对象。这一理论的提出,为音乐表演在实践中的定位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音乐表演者作为参与音乐创造的主体之一,对于音乐意义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没有表演的参与,不仅作品只能停留在乐谱阶段,不可能变成实际音响,而且如果没有表演者的意向性活动,音乐意义的生成和填充也将成为一句空话。表演者以自己的意向性活动参与作品的意义建构,填充和丰富其内涵,这是现象学美学给予音乐表演艺术的新定位,是对表演创造的重要启示。
二、声乐表演诠释的多种可能性
茵加尔顿研究音乐作品的同一性问题时,首先提出:由创作者的意向性活动建构,并以乐谱形式固定下来的作品,与表演是不是同一种东西,也就是二者之间是否具有“同一性”。他认为:“任何一部特定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只有一个,而对它的表现,原则上却可以要多少个就可以有多少个。”这就为音乐表演的多种可能性提供了理论支持。就著作权保护作品的表达形式而言,同一作品可以有多种演绎形式。因此,在声乐表演中,演唱者的处理是在遵循作曲家创作意图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理解。
(一)不同歌唱家演绎同一首作品
受艺术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的影响,“二度创作”的表演者认为,在尊重作曲家原作的前提下,允许歌唱者根据自己对声乐作品的深刻理解进行艺术处理与加工,将声乐技巧同作品的艺术表现贯穿在演唱过程中。音乐独特性的基础是音乐反映现实的独特形式。音乐对现实的反映不同于其他艺术,在音乐中,音乐物质材料的非客体性和非语义性,及其反映客体某些特征时的间接性,是导致“音乐内容不确定性”这一特点的根源所在。歌唱家对声乐作品的诠释可以理解为对作品的二度创作,其二度创作具有多样性。音乐是一种以表演为中间媒介的艺术,它是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上的,音乐就是为了其自身的社会存在而要求表演的艺术,是通过音乐作品的表演传达给观众的。通过表演这个中介,音乐每次都具有其自身个性的实现。实际上就是说“表演”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十分特殊的,音乐以乐谱形式存在于世,而音乐要展现出来,则需要“表演”作为载体,使音乐通过“表演”这一途径成为一种在时间中展现的艺术。如果没有“表演”,任何优秀的音乐作品永远只是五线谱上的音符,而无法成为在时间中展现的艺术。“表演”作为中介的同时,又有着自身的个性。
无论是高超的演唱技巧还是丰富的音乐表现力都给我们以启发和熏陶。当然,不同大师因其声部、音色、经历的不同,对同一首作品演绎的音响效果、作品的处理上也不尽相同,我们以舒曼的作品《自从和他相见》为例。
1、罗曼·李曼版本罗曼·李曼为20世纪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偏戏剧性),拥有壮实、有力、洪亮的戏剧性音色。她擅唱歌剧,也热心于音乐会独唱,对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等作曲家的艺术歌曲尤为精通。她灌录的此歌曲以纯朴的抒情音色来抒发主人公的内含情感,富于诗意,唱出了少女的害羞、矜持及含情脉脉。罗曼·李曼的演唱生动而细腻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内心的感情变化。
2、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版本 被卡拉扬誉为“最伟大的独唱家”的女高音歌唱家(原为花腔后转为抒情)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不仅是一流的歌剧演员更是伟大的艺术歌曲演唱家,她的音色十分纯净、优美。她演唱的《自从和他相见》音质优美,有着很强的抒情性,优雅而美妙的音色令人倾心。她的演唱亲切自然,在平淡中显真情;德语发音纯正,特别能阐发德语语音之美。她曾专攻作曲,具有深厚的音乐素养,对作品的理解与剖析能力远远超过当时同行,更重要的是表情、分句贴合歌词内容和曲式特征,音乐表现细致入微。
3、菲莉尔版本20世纪最杰出的女低音歌唱家菲莉尔也录制过这首艺术歌曲,舒曼的这首艺术歌曲《自从和他相见》,她委婉含蓄的歌声唱出了初恋少女的羞怯。菲莉尔的音色浓厚、色调丰富、气质真挚,特别是她的胸声运用,成为一绝。她的唱片被称为“声乐史上的珍品”。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大师演绎同一首作品所表达出来的音乐风格都是不尽相同的。
(二)同一歌唱家不同时期演绎同一首作品
同一种事物,每天都会有新的理解,同一个表演者对同一个声乐作品的演绎,也会受到演唱者的阅历、技巧、心态及审美心境等的转变及客观上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在表演中有特殊作用的还包括对音乐作品的诠释,在不同的时代,常常会有本质性的不同,会因表演而展现出不同的解释。歌唱者都会接触到大量的艺术歌曲,而在演唱艺术歌曲时,不同时代的歌唱作品在不同表演者手中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对作品的理解不同,诠释就有所不同。演唱者对同一作品的理解是在不断加深的。
音乐作品之所以存在,主要是通过其多次的实现,而音乐作品在每次实现过程中,都会包含着一定的个性方面的不同,同一音乐作品的各次演出是相互区别的。一个音乐作品每一次的实现,即使是同一个表演者也无法使它每一次都完全相同。一部歌剧作品在不同的演出中会出现很大的差别,从演员的演出到舞台处理和各声部的组合,尤其是同一角色不同演员演唱的音色差别,都会使同一歌剧的各场演出产生很大的差异。同一个钢琴演奏家在不同的钢琴上演奏的作品,在音色上也会有细微的变化,不可能完全相同。由此可见,对于音乐来说“表演”是一个应该强调的特殊因素是中介,而且在再现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
一首歌标志一个时代——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歌曲创作的特点。我们以《春天的故事》为例。这是一首具有强烈时代性的声乐作品,创作于90年代中期,赞美的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我国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是一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优秀赞歌。1997年董文华演唱的《春天的故事》牵动了亿万观众的心,成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写照,董文华的歌声成了这个时代的精神代表,更唱出了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此后董文华淡出歌坛直至2008年底再度亮相央视唱响《春天的故事》,这一次是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演出。数年过去了,董文华对人生和艺术的感悟与诠释有了新的变化,同样的旋律与歌词,我们对应两次演唱发现演唱的风格与侧重点是不同的。10年前,改革开放前期,我们是“迈开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向万象更新的春天”。 10年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被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继往开来,努力开拓,满怀信心去创造百年新画卷。”
三、声乐表演与忠于原作的关系
音乐作品不只是一种处理方法,二度创作也不能只遵循一种表演模式,只要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性,就能使“二度创作”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声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是赋予声乐作品以生命力的创造行为,它不仅是忠实地再现原作,而且通过演唱者的创造性表演,使声乐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
表演与原作的关系,茵加尔顿的看法是,凡在演奏中展示的声音基本符合乐谱所确定的,凡在演出中展示的作品其余的种种特性,没有超出乐谱提供的示意图规定的总范围,那么,都应该说是“正确的表现”。
音乐的二度创作要以“忠于原作”——追求作曲家、表演者与“意向性指向”趋于统一的理想境界为前提。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其本质意义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一度创作的忠实再现上。尽管音乐表演是建立在音乐作品基础上的,但这并不是说只要按照谱面完整演奏就是“二度创作”,假如这样理解,“二度创作”就完全陷入了单一的机械演奏中,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人们之所以喜爱音乐者的音乐表演,是因为音乐表演是由不同个性的人所进行的有创造性的表演活动,人们欣赏的不仅仅是音乐作品本身的旋律,更重要的是去欣赏音乐表演者对作品创造性的再现。有些杰出的表演创造,甚至会超出作曲家的预想,使得作品的内在深意和作品的精髓体现得更加鲜明。
表演者的个性与作曲家的个性融为一体,而不是任何一方受到压抑。两者的个性之间永远需要一种微妙的平衡,往往恰到好处的平衡显灵般地出现之时,正是演奏艺术达到顶峰之际,这正是对忠于原作精神和充分发挥独创精神相统一的最好体现。当今的音乐表演美学中融入了现象学、符号学、阐释学、文化学等思潮的方法,丰富了表演研究的方法和观念。通过对音乐的意向性分析深化对于音乐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的理解,加深对于音乐创作、表演、欣赏过程的认识,树立起进步的音乐观。
责任编辑:李姝
参考文献:
[1]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2]刘芬芳.高校声乐专业学生听赏唱片问题分析——以艺术歌曲《自从和他相见》的不同演唱版本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3] 于润洋.罗曼·茵加尔顿的现象学音乐哲学述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1).
[4] 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5] 艺峰,晓林.乐无意故含一切意——音乐现象学琐谈[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