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路红
摘要:二胡改革从周少梅先生开始,一直没有找到高音衰减的弊端,直到四川音乐学院陈泽教授的“双管复合共鸣器”和“竹簧”两项科研成果的运用,才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
关键词:二胡琴筒;琴筒的变化;琴筒的发展;高音衰减的解决
中图分类号:J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3-0016-03
有史书记载,我国拉弦乐器的出现较弹拨乐、吹打乐晚很长时间。从现在能查到的资料来看,盛唐及唐代以前的乐器几乎都是弹拨乐、吹管乐和打击乐。只要提到我国较古老的乐器大都是指古琴、琵琶、笛、箫及一些打击乐器等,而没有二胡。
据各方名家考证,我国的拉弦乐器最早出现在后唐时期(仍需进一步考证),当时叫“奚琴”,起源于我国的北方少数民族。其演奏方式是用竹片在两弦之间拉奏,即所谓“竹片轧之”,和现在二胡的演奏方式非常接近。
到了宋代,在当时我国的西北地区已经出现了近似现在的用马尾作弓弦的胡琴。进入元代,胡琴又有了进一步的改进。琴筒是用一种皮来蒙面,用马尾制成的琴弓来演奏,真正形成了“马尾胡琴”。这也成为了我国拉弦乐器中二胡的最早雏形。
但当时刚刚形成的二胡形制尤为简单,仅仅一个简陋的圆形琴筒加琴杆,两个弦轴、两根丝弦、一支弓子,其简单程度可想而知。随着当时社会交流的增多,地方戏曲、民间音乐的不断普及,对二胡的使用有了新的要求,过于简单的二胡已不能适用于社会的需求,对二胡的改革就由此开始了。
我国历史上最早对二胡形制进行改革的是著名民间音乐家周少梅先生,距今也不到100年。他率先将二胡的把位由1个把位扩展到3个把位,并将琴筒加大,將二胡的琴杆增长至90公分,改选瓜子蛇皮为琴膜,琴筒加大,更换琴弦(将內外两丝弦都加粗),配置软弓等,在当时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改革了。但真正确立二胡的基本形制还是近代著名二胡大师、民族器乐革新家刘天华,他从真正意义上确立了二胡一系列的改革,包括二胡这件乐器本身,二胡的教材,教学的系统化等,使二胡进入了中国的高等音乐学府,创建了二胡专业。
二胡琴筒的用料大多是红木、乌木、紫檀木、花梨木或竹筒。从琴筒的演变过程看,最早的琴筒是圆形筒,而这种圆形筒沿用至今。从二胡琴筒的形状来看,它有等边六角筒、扁六角筒、扁八角筒、前正八角后圆筒、扁圆筒、直边蛋形筒、椭圆筒等。其中,最常用的有等边六角筒、前八角后圆筒、圆筒、扁圆筒等。从近几年二胡琴筒的发展看,大家熟悉的还是这样几种。
扁圆筒,这是苏州民族乐器厂早期改革研制的,琴筒呈扁圆形状。它是根据椭圆形扬声器的声学原理结构,增宽琴筒的共鸣频率范围,能增大音量。在实际运用中,它的音量确实有所增大,但音色不够理想,声音稍显沉闷,二胡本身的韵味不够浓郁。与之相反的是在扁圆筒胡琴系列中扁筒中胡的音色、音量都有较好的表现,一些艺术院校和表演团体一直在使用。
上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扁六角筒、等边六角筒、对称扁八角筒和不规则扁八角筒等形状的二胡琴筒。在这些试制的琴筒中,扁筒系列音量较大,但音色始终不够理想。只有等边六角筒二胡在音量、音色、音质上较为统一,成为至今受欢迎并广泛使用的二胡品种之一。
作为改革试验,直边蛋形筒二胡是当时较为突出的一项二胡琴筒改革。这是由福建艺术学院熊正林先生设计制作的。它的琴筒正面形似一个鸡蛋,打破了传统二胡所沿用的形制,采用了不规则的琴筒,它的音量、音质有一定的改善,但外形的变异让人们对二胡这件乐器的形制审美和认同有了落差,使人难以接受,因此未能普及。
那么,除了现在常用的等边六角筒外,前八角后圆筒的二胡早已被广泛使用于各大民族乐团、音乐院校、业余爱好者。这种前八角后圆形的琴筒有着非常优异的音色、音质、音量,并且在视觉上也有一种愉悦感,那么这种琴筒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前八角后圆筒这种二胡琴筒最早出现于1954年。它就是由当时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的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陈振铎教授提供设计图纸和当时北京民族乐器厂技术副厂长董玉光先生共同研制的。现在这把诞生于50年代初期的第一把前八角后圆形筒二胡仍完好地保存在陈振铎教授的琴室中。
据陈振铎教授和董玉光先生当时的回忆:这把琴是在当年没有任何先进的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完全用手工制作而成的。制作相当的困难,这主要在前八角向后圆形筒过渡的中间部分,一边是圆形,一边是方形,如果完全用手工操作可想而知,一般技术是望尘莫及的。这种规格的琴筒有着很多优点:首先音量大,音色柔美,音质纯,灵敏度极高,能够承受大力度的演奏,并且在演奏快速弓法时能表现出明亮清晰的音色,上中下把位的音色均较统一,均衡度较好。音质、音色俱佳,表现出清亮、结实的特点。演奏运弓非常方便,这种前八角后圆筒二胡从70、80年代开始普及至今仍是受欢迎的品种之一。这种琴筒的二胡用料多以老红木、乌木、紫檀木制作,其外观感觉木质坚硬有韧性,沉重稳定,木纹清晰,在各种气候下适应性好,伸缩度小。蟒皮用料都较为匀实、透亮,色泽鲜明、质地坚韧、图案对称,整个琴筒使人感到舒畅、美观,不愧为较理想的二胡琴筒之一。
但是,二胡高音区的音量衰减非常严重的问题并没有因为二胡琴筒的改变而改变。我们知道,在二胡这件乐器中,琴筒起着共鸣箱的作用,它对二胡的音量、音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二胡的琴筒怎样变化,从二胡音色、音量、音质的完美性上来看,只能起到局部改善的作用,二胡高音区的音量衰减非常严重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著名声学家、中央音乐学院韩宝强博士谈到:“拉弦乐器的共鸣系统可以突出某一频段的声音能量,因此共鸣系统不仅可以扩大音量,而且还可以改变乐器的音色,从这个角度看,弦乐器共鸣系统的声学性能对弦乐器音质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要想改善一件弦乐器的声音性能,往往都从共鸣系统入手。”基于这个理论,要解决二胡高音区的音量衰减的问题也必须从二胡琴筒着手,因为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二胡的发声、音色、音质、音量、演奏的方便性等。
现在二胡琴筒的普遍制作规格为:长度130mm等边六角形,蒙皮前筒口对边直径88mm,装音窗后口收小10mm。上述部颁标准尺寸规格的二胡共鸣筒腔体、空气柱容积和其规格的蟒皮振动膜面积相互匹配,基频最佳适应频率范围正好是d1- a2的音域,而第三把位b2以上音域的音,已超出上述尺寸的二胡振动膜和琴筒基频最佳适应范围。二胡琴筒共鸣腔体内是一呈长桶形空气柱作为共鸣腔体,整个结构实在过于简单,显然对b2以上高音区这一段音域,缺乏相应的高频共鸣,这是二胡高把位音量衰减严重的最主要因素。与二胡形制近似,但制作规格大小不同的高胡、中胡、“二泉”专用琴等均存在高音区音量衰减情况,其共同原因也是缺少基频最佳适应范围以上一段高音区的高频共鸣,即传统三把位以上这一段的高频共鸣。 怎么解决由于传统二胡琴筒过于简单的形制局限而造成缺少高把位高音区一段的高频共鸣,解决高音区音量衰减的问题呢?
四川音乐学院陈泽教授在对二胡的构造及高音区音量衰减问题上作了长期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陈泽教授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发现了高频共鸣极佳的同宗乐器“京胡”,并从中得到启发。他认真研究了京胡的构造,发现高档京胡共鸣琴筒选用了一种内壁竹簧偏厚的竹材制成。竹材内壁一层名叫竹簧,质地坚硬,密度极大,非常有利于高频声波辐射响应,对声波振动传导性亦特别好。陈泽教授的另外一个发现就是插入京胡共鸣琴筒内的竹制琴杆,在它的竖向竹节的中部开有长方形的方孔,称为“风门”。恰恰就是这不起眼的“风门”,在琴筒内形成了复合共鸣形式,尤其对于高频声波具有强烈的高频共鸣。由此可见,京胡音响品质之所以特别好,一是共鸣琴筒中偏厚的竹簧内壁具有极好的对高频声波的辐射响应和极好的传导性能;二是插入京胡内的竹制琴杆上的竖向圆柱形共鸣腔体,对高频声波会产生强烈的复合高频共鸣。这就是京胡乐器声学结构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音响品质特别好的缘故。
既然找到了京胡音响品质好的原理,沿着京胡音响品质的原理探索下去,对二胡琴筒的改革也就找到了方向。
陈泽教授在思考改变二胡高音区衰减严重的问题中并没有采用改变二胡琴筒基本形制的做法,也不完全照搬京胡琴筒的形制,而是在保持了二胡形制不做任何改变的情况下,只在琴筒内想办法的思路。根据发现的“京胡复合共鸣形式”和“竹簧现象”原理,陈泽教授专门研制出了大小规格不同的“双管复合共鸣器”(已获国家专利),在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后,他将这个独特的“双管复合共鸣器”安装在琴筒内靠近振源处,也就是琴杆和蟒皮之间。安装上这个“双管复合共鸣器”装置后陈教授并不认为就一步到位,在陈教授看来,只是单一的技术还不能完全改变二胡高音区的衰减问题(这是经多年实验得出的结论),而是要把已发明掌握的技术叠加运用到一起,才能起到使二胡高音区衰减得到改善的目的。这样,他除了安装“双管复合共鸣器”外,又把京胡中的“竹簧现象”单独剥离出来,装在二胡琴筒内壁的黄金分割点上,经过对“竹簧现象”无数次的试验,最后终于找到了最佳的竹簧粘贴方法。这样,“竹簧”加“双管复合共鸣器”两项新技术同时叠加使用,果然使二胡的高音区焕发出了“新声”。用这两种技术实验出的二胡,效果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高音区音色明亮、刚强有力,即使用大力度演奏也完全能够把高音区的音色、音量正常发挥出来,不会出现任何噪音甚至发虚现象,彻底改变了传统二胡的高音衰减问题。
这项科研成果在1999年的鉴定会上得到了这样的评价:“该项目为文化部重点攻课题。改良者通过对乐器共鸣体的研制,在基本保留传统音色的基础上,改善了胡琴高音区的音质,音色更加明亮,可听能量有所增加。加强了极高音区的演奏效果,其中二胡的高音更加坚实。改良胡琴的研制丰富了乐器的表现力,增强了胡琴在民族乐队使用的平衡性与融合性。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改革目标。研制是成功的”。
这项科研成果的声学测试的分析结果也令人非常满意:“二胡的中、低音区都含有较丰富的谐波,音色比较统一,主观听感丰满、圆润,与传统音色极为接近,高音区谐波数量减少,较之传统音色更为坚实、明亮。音量方面二胡中音和次高音区的能量分布比较统一,高音区略低,致极高音区依然具有可听能量”。
可见专家们的意见和测试结果如出一辙,充分证明了陈泽教授利用他的创新技术“双管复合共鸣器”和“竹簧”材料两项难得的科研成果,使近百年来二胡制造家难于解决的二胡高音区衰减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因此,这项创新性的科研成果获得了1999年文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二胡这件乐器从形状到声音的审美不断升华,将来一定会出现更理想、更全面、更完美的二胡琴筒。
责任编辑:陈达波
参考文献:
[1] 韩宝强.音的历程[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2]陈泽,陈欣.高胡、二胡高音区、音质、音量的改良——文化部重点攻关课题研制技术报告[J].音乐探索,1999(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