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求
[摘要]文章从情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根据情境学习理论的特点,提出了大学体育教学中情境教学设计的相应策略,以重视学生心理感受、情感体验和兴趣爱好,使学生想学、愿学和乐学,培养大学生形成稳定的体育爱好和专长,养成终生体育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情境学习 大学体育 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徐求(1959- ),男,浙江天台人,淮阴师范学院体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训练。(江苏淮安223300)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096-02
一、关于情境学习理论
情境,即情景、境地。心理学家认为:情境是指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教学的学习内容和过程总是脱离实际学生的生活情境。情境学习理论对“学什么”“如何学”“如何用”的分离状态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对于教与学的看法,正面临重大的理念转变。
情境学习理论有两个流派,即心理学的情境学习理论和人类学的情境学习理论。心理学的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知识对个体与情境的双向依赖。这一理论认为:“人类的知识和相互作用不能从世界中剥离,否则的话,所研究的智力是无实体的、人工的、不真实的,缺乏实际行为特征。问题的关键是情境以及人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对情境认知的研究表明,学习不能脱离情境,学习在本质上是情境的,并由它所发生的情境所构成,情境决定了学习的内容与性质,这就是心理学传统的情境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人类学的情境学习理论对在实践中学习进一步提出了更广更深的认识,把焦点放在了实践共同体中完整个体的建构上。这一理论中的实践共同体指的是由个体参与所组成的完整的整体,它不仅包括知识方面,而且包括社会、文化等方面。同时,这一共同体是真实的工作世界,而不是学校人工设计的情境。从这种人类学观点来看,当个体参与这种实践共同体时,学习变成了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而且按照实践共同体的真实性特点,应当把学习的地点放在工作现场,即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习。
因此,情境学习理论不是把知识作为心理内部的表征,而是把知识视为个人和社会或物理情境之间联系的属性以及互动的产物,认为思维和学习只有在特定的情景中才会有意义。情境学习理论特别强调学习的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最好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类似人类真实实践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同时把知识和获得与学习者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总之,情境认知理论的观点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学习环境的开发等多方面的教学理念,目前,情境学习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
二、情境教学与体育情境教学设计
情境教学之“情境”是“有情之境”,是“活动之境”,是一个有情有趣的网络式的师生互动的广阔空间,它将教育、教学内容镶嵌在一个多姿多彩的大背景中,这是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这种根据教育目标优化的环境,这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与学生对知识、对审美、对情感的需求是相吻合的。进入这样的情境,学生的情感、心理必然会发生共鸣,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全面发展。这种人为优化的教学情境,促使教学主体的能动活动与现实环境优化的统一,激发学生潜能与培养塑造的统一,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充分发展的统一。
情绪和感情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产生的根源是客观事物的本身。情绪和情感有两极性,即积极和消极之分,如果外界的事物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们的愿望与观点,就会使人产生肯定的态度和引起满意、愉快、喜爱、羡慕等积极的体验;反之,就会使人产生否定的态度和引起不满意、烦闷、厌恶、轻蔑等消极的内心体验。在体育教学中,只有充分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消除学习上的消极情绪,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体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创建一定的更加有利于教学的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自由发挥空间,以身体练习和丰富的心理活动的展开为主线,强调在学生身体锻炼过程中进行相关身体素质教育训练,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体育课堂教学情境是多维度、全时空的,包括心智、情意、氛围、交往等各方面。情境的创设,总的来说可分为智力情境和非智力情境两大类。智力情境的创设,主要指向思维的活跃性、广深性、发散性以及解决问题的搜索性和调控性,比如反映问题层次的“小步距”情境,揭示联系、激活迁移的矛盾式情境、变式情境,问题解决的发现探索式情境等。体育情境设置的作用就在于调控学生情感、激趣、激疑,是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设计时的一道重要工序。要想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教师就必须在体育教学中寻求契机,巧妙地对一些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情境策划,呈现给学生。
三、情境学习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使教师和学生都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笔者根据多年的大学体育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教师应具有感染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感染力去感染学生。教师的感染力是教师用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能表现出的情绪力量。在教学中,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和教学方法、技能去影响学生,又要用自己的感染力去感染学生,使自己真正成为影响学生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例如,健美操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深受女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在健美操教学时,动作造型欢快优美,朝气蓬勃,动作完成有力度和幅度的特点。情景的选择、主题音乐和动作编排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利用多媒体的技术手段加以有机结合,在声、像、引导、讲解、示范的启发调动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自身潜能,在情景的氛围中陶冶美的情操,表现运动激情,全身心投入,使健美操不仅仅成为一种形体动作,而成为一种娱乐身心、强身健体、抒发情感及技能培养的体育运动项目,使健美操活动成为爱好者的主观需要。总之,教师必须要用自己积极的情绪去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切不可因为自己的不如意的消极情绪去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2.启迪学生思维,陶冶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例如,在情境模式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空间,将形体动作与美的向往自由结合。随着学生动作熟练程度的提高,想象和发挥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通过形体表现出的健美操的韵律美感会更加丰富。
3.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从起跑到过栏,力求做到技术完美,给学生一个美的感受,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对美的向往,对美的追求的心理欲望,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精神倍增。又如,在篮球课的教学中,用娴熟的技术给学生做示范,使学生产生羡慕的情感体验,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想象的心理动机,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加了,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很显著。
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辅助教学材料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特定的环境氛围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在体育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针对具体的场地、教材设计出特定的学习环境,来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情绪。如在田径的短跑教学中,课前把教学用的直道线全部划好,学生来到场地时,首先想到的是比赛,从而把学生大脑中的想象与现实的教学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使之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习起来感到身心愉快,而且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5.善于调节学生的情绪。教师要善于调节好学生的学习情绪。根据运动心理的曲线,一个人的兴奋情绪不可能在长时间内保持高度的兴奋。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情绪变化和情感的反映情况,及时予以调整,做到有张有弛,从而使学生的情绪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在健美操的教学中,在学生快节奏的运动后,再用慢节奏的音乐来舒缓学生高涨的情绪,从而消除学生因过度兴奋而迅速产生疲劳所引起的消极情绪。在体育教学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这就要求他们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保持一种积极的、乐观的、豁达的心理情绪,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当学生完成动作失败时,很可能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作为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争取成功;当学生完成动作喜形于色时,作为老师在肯定他的成功的同时,还要提出更高一些的要求,不让他们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总之,情境教学就是利用体育教学的内外环境的设置来调节学生的心理情绪,重视学生心理感受、情感体验和兴趣爱好,使学生想学、愿学和乐学,以培养学生形成稳定的体育爱好和体育专长,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针对具体的教材、场地,设置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师生都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J.莱夫,等.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江金兰.情境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原理与应用[J].管理观察,2009(2).
[4]吴晓义,颜景信.“情境—达标”式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