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海龙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确实,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但是,笔者认为,光靠课堂上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技巧,或是教师通过一些激励办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还无法使学生真正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习惯要在细节中培养,倾听也不例外。
教师在意学生的倾听吗?
想一想,自己曾经有多少回是这样在课堂上讲课的:一脸严肃地站立在讲台前,捉摸不透的目光扫视着全班学生,大声点着几位自认为不在专心听讲的学生的姓名;对回答“不到位”的学生有些不耐烦……这样的课堂,气氛沉重、压抑,弥漫着一股一触即发的“战争”气味。最可怜的是那些认真倾听的学生,即使有着良好的表现也被无端地牵扯进来,受到了同样的批评与责难,多么不公平呀!其实,学生们很希望教师向他们传达这样一种信息:我非常欣赏你们用心地倾听,你们的倾听对我的教学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促使我们的每一堂语文课迈向成功的重要保证。
教师在倾听孩子吗?
这实在是一个太常见的教学场景:教师让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大部分学生在用心倾听、思考,教师在干什么呢?他无暇顾及学生,一会儿低头翻看教案,一会儿又在电脑前关注着课件……
或许会有教师辩解说,尽管教师“分了神”,但大部分学生在倾听、思考,课堂效果并没有打一点折扣;即使有个别学生没能按照教师倾听的要求做,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当中,教师仍可以“艺术化”地处理。比如,表扬几位认真倾听的学生,这样既委婉地批评了那些上课不专心的同学,同时也向他们暗示了用心倾听、认真思考对学习才有帮助,可谓一举两得。但是,这些所谓“艺术化”的手段和方法在日常教学中起了多大的作用,解决了多少实质性的问题?教师是学生鲜活的榜样,如果自己都不用心倾听,学生又会怎样呢?
真正懂得倾听的教师,他的学生自然而然也会倾听,无须向学生反复强调倾听有多么重要。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课堂上是这样倾听的:笑意盈盈地站立在讲台边,微侧着身子,凝神注视着发言的学生;听到精彩的发言,她会使劲地拍拍该生的肩膀;学生幽默的表达,会让她放声大笑;学生读到深情处,她也跟着热泪盈眶……教师就应该这样,学会用心倾听,多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鼓励他们谈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像沐浴着阳光雨露的禾苗,生机盎然,幸福地成长。
学生有必要倾听吗?
有效的倾听,是倾听有效的信息。所以,要让学生认识到倾听的必要,其根本是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学内容要精。要准确地把握文本的重点、训练的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尽量做到“该教该学的就教就学,不该教不该学的就不教不学”。其次,教学环节要简。要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不玩花拳绣腿,不追求表面热闹,还学生一个宁静的时空,让学生静静地倾听,让学生默默地思考。
学生有能力倾听吗?
倾听不同于一般的听课。据心理学研究,听课过程中,学生往往以自身具备的倾听能力和养成的倾听习惯来决定听什么,什么时候听。有时候因为能力问题(如听不懂)或心理问题,他们会自动关闭接收口语信息的通道,故意听不见教师的讲解,这样,便产生了心理上的“选择性失聪”现象。由于倾听能力的差异、倾听状态的不同,学生产生“选择性失聪”的频率也就不同。因此,教学中教师既要考虑班上学生整体的倾听能力,又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有目的地选择和有创意地变革,激发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的倾听状态。
倾听,不仅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素养、一种品质。认真倾听这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学生日后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每一个教师从细节入手,坚持不懈地引领学生倾听,学生慢慢感受到倾听的魅力,感受到倾听带给自己的快乐时,成功已与学生相随。
(作者单位:江阴市长山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