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词心理过程探微

2009-12-08 08:36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09年6期
关键词:底蕴苏教版词典

张 庆

学生是怎样理解词语的呢?过去的词汇教学,重视的是抄词语解释,背词语解释,考词语解释,认为记住了定义就是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几十年来,相沿成习,很少有人对这个做法表示怀疑。可实践证明,学生会背定义并不等于真正理解了这个词语,就更不要说应用了。

我有一个六岁的孙女。有一次她正在画画,我问她: 你会画些什么?她说: 我会画机器猫,画小狗,还会画大自然。我问她: 什么是“大自然”?她说: 大自然就是有山,有水,有花,有小鱼……她不是从概念上去解释这个词,而是用她的直接经验来说明她对这个词的理解。

由此,我悟出了这么一个道理: 让儿童理解一个词语,表面看只要从词典里查到定义就够了。其实,词义只是联系词语与生活底蕴的中介因素,只有越过定义这道屏障,在儿童的头脑里找到与之相似的生活底蕴,才算是真正地理解了这个词语。而生活底蕴只能以直觉的形式存贮于儿童的头脑之中,所以当我问她什么是“大自然”时,她便将自己头脑中与之相联系的“有山,有水,有花,有小鱼……”等生活底蕴和盘托出。

词语是概括的,其内涵所包含的生活底蕴应当是丰富多彩的。但儿童无须把该词语的内涵所包括的全部生活底蕴都找到,只要从自己的生活积累中找到与之相似的一种生活底蕴,获得相关的直觉经验,就能领会该词语的意思。如儿童学习《初冬》,其中说到有雾时,太阳发出的光是“淡淡的”。怎么理解“淡淡的”?有的儿童说: 前几天早晨有雾,我在操场上看太阳,太阳一点也不耀眼,它发出的光就是“淡淡的”。有的儿童说: 妈妈揭开了蒸馒头的锅,厨房里白茫茫的,电灯发出的光是“淡淡的”。也有的儿童说: 妈妈给我买了一个红灯笼,装上电池,一按,哈!灯笼亮了。因为是白天,灯笼发出“淡淡的”光……由此看来,同一个词语,由于各人的生活经验不同,完全可以通过不同的生活底蕴来理解它的意思。

由此可以看出,理解词语是与其生活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关联的。什么是“勇敢”?幼儿园的孩子说: 就是打针不哭。上小学的孩子说: 就是打仗不怕死,只顾向前冲。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作为支撑,我们很难说学生对这个词语就真正理解了。我去海南岛,听那里的老师说,他们那里的学生学《冰花》(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一课,对“冰花”就比较难理解: 玻璃窗上怎么会“开花”了呢?怎么解释儿童也是一脸茫然,因为海南没有冬天,窗子上从来不结冰花。教师只能借助多媒体等形象化资料帮助儿童理解。

我们过去一谈到识字,就是音、形、义,往往忽略了“像”。其实,在识字教学中——词汇教学也是如此——离开了相关的“像”,是很难让儿童真正理解字词的意思的。比如讲“络腮胡子”,学生通过查字典,知道就是“连着鬓角的胡子”。当老师进一步要他指指什么地方是鬓角时,他却指到了腮帮子上。老师当即告诉学生:“马克思、恩格斯的像大家都见过了,他们都是络腮胡子。”有了“像”的帮助,儿童一下子就理解了。

为了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我认为,应当让学生明白: 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安排了一篇课文——《要学会查“无字词典”》,说的是暑假爸爸带聪聪去青岛旅游。爸爸让聪聪观察“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也晒蔫了”,帮助他来理解“骄阳似火”;让他观察“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帮助他来理解“惊涛拍岸”。编写这篇课文意在让学生明白: 理解词语,除了要学会借助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借助身边的“无字词典”——即与之相关的“像”——来理解自己不懂的词语。

从上述儿童理解词语的心理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儿童遇到了不理解的词语,教师恰如其分地运用表演、画画、多媒体等手段,以唤起儿童相似的生活体验,对于他们体悟这些词语是至关重要的。

一些老师成功的教例就证明了这一点。如于永正老师教学《庐山的云雾》时,有的学生提出“飘飘欲仙”“腾云驾雾”不懂,他就请三位同学到黑板前面来表演。他对三个同学说:“看,下面的同学都在山下,我们在山上。游览是放松的,散步就要随便走走,不要紧张。注意,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云雾,其他同学读书,请你们三位做动作。”当其他同学读到“漫步山道,常常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时,三个人有的伸开双臂,上下摆动做飞行状,有的像孙悟空那样,打着眼罩作远眺状。同学们看了他们的表演,就会产生相似的联想,比如有的想到了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驾着云头在天空中飞行的镜头,有的想到了自己坐在汽艇上,乘风破浪,风飘飘而吹衣的情景……借助这些生活底蕴,学生对于“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意思便心领神会了。

成语的文化含量很高,言简意丰,被誉为语言中的“集成块”。为了增加儿童的文化底蕴和语言积淀,苏教版教材编入了一些“成语串”让儿童“读读背背”。

怎样让儿童(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理解“成语串”的意思呢?有的老师只是让儿童去查成语词典(低年级的儿童还不会查成语词典,就多由家长“代庖”),将成语的解释抄在课本上了事。我以为这样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也是与教材的编写意图相背离的。

仔细研究一下苏教版教材“成语串”的编法就能发现这些“成语串”大都与已学过的课文内容或儿童的生活经验相关联。其用意就是借助儿童已经学过的课文,或借助儿童的生活经验来帮助他们理解“成语串”的意思。

如一年级下册“练习7”的“成语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备无患/防患未然”就是跟该单元的《蚂蚁和蝈蝈》相配合的。夏天,蝈蝈只顾乘凉、唱歌、睡觉,根本不去想冬天到了怎么办,结果到了冬天,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这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蚂蚁就不是这样,还在夏天天气很热的时候,就已经储备过冬的粮食了。由于事先有了准备,所以到了冬天,就不会挨饿受冻。这就是“有备无患,防患未然”。有了课文中的故事做依托,学生理解这些成语就容易多了。教学这个“成语串”,只要联系《蚂蚁和蝈蝈》一课的有关情节讨论讨论,让学生对这些成语有初步的感知就可以了。

启发儿童回忆相关的生活情景也是理解“成语串”的好办法。如一年级下册“练习1”的“成语串”:“欢声雷动/欣喜若狂/载歌载舞/灯火辉煌”这几个成语都是描写欢庆、热闹场面的。“申奥”成功那天夜里人们狂欢的场面,儿童记忆犹新。这样的生活底蕴,有助于儿童理解这个“成语串”。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当时的情景,相机出示其中的成语,使成语与相关的生活底蕴挂起钩来,学生对这些成语的意思就心知肚明了。

有的老师反映: 有一些成语,儿童一下子很难理解透彻,即使当时能背得下来,很快就忘记了,有什么用呢?

我认为,有的成语,儿童初次接触,理解得不透彻,很快就忘了,很正常。儿童学习一个词语,不可能一次完成。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 读报纸,遇到了生词,查工具书,再联系上下文,懂得了。过了一段时间,又在别的地方遇到这个词,似曾相识,可又忘记了读音,或意思已经模糊不清了,就再查,再联系上下文体会体会。如此来几个反复,这个词才能读得懂,记得住。诚如吕叔湘先生所说,“很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只有通过多次见面才学得真切,记得牢靠”。

让儿童学习“成语串”,我觉得其要领是:“先吞噬,后反刍。”大家都见过牛儿吃草,饿了的时候,便大口大口地将草料吞下去;待卧到树阴下休息时,再将草料返回到口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去。儿童学习“成语串”,情形跟牛儿吃草差不多: 儿童读背某个“成语串”,只是对这几个成语的初步了解,理解活动并未就此停止。在他日后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如阅读,看电视,听广播,与别人交谈,还有可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多次与这些成语见面。每接触一次,他对这些成语的理解就深入一步。渐渐地,这些成语也出现在他自己的笔下或口中了。开始时可能用得不甚恰当,乃至用错。渐渐地,用错的越来越少,终于能用得恰如其分了。到了这个地步,成语就内化了,就由消极词汇变成了积极词汇,也就是说,通过“反刍”真正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2004年9月)

猜你喜欢
底蕴苏教版词典
倍er高级
米沃什词典
议论文的论法与底蕴
理解粮食底蕴 传承粮食文化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词典例证翻译标准探索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胡言词典》(合集版)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