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英
摘要:服务外包产业在苏州的篷勃发展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将面临巨大冲击与挑战;更新教育观念,探索市场化的办学模式,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应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大格局,进一步拓展高职教育生存空间的根本保证。文章阐述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中,学校高等职业教育是如何迎接挑战和抓住机遇的。
关键词:服务外包;职业教育;教育改革;订单
2009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正式批准北京、苏州等20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这将大大加快苏州服务外包产业的进程。软件与服务外包是苏州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金融风暴的大背景下,苏州去年新增的服务外包企业近500家,超过了2007年以前的历年总和。软件与服务外包正成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以及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据全国的计划,未来5年内,要新增100万名大学毕业生到服务外包企业就业。从苏州市政府获悉,目前该市各类服务外包企业已有500家,从业人员达5万人,涉及软件、动漫、第三方物流、金融会计、人力资源等领域。前三季度苏州软件出口收入7400万美元,接近2008年全年的3倍;全市通过CMM/CMMI国际认证(软件能力成熟度)的企业已达10家,另有15家正在论证之中,这些数据显示服务外包产业在苏州的篷勃发展,是苏州经济发展新战略中的支柱,是朝阳产业。新战略的实施无疑将对相关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服务外包给高职教育带来的机遇
服务外包指技术开发与支持和其他服务活动(如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各类资源管理、仓储运输物资管理、企业运营流程管理、服务管理等)的外包。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是适应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情的黄金产业。把握历史机遇,大力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已经成为今后几年中国外经贸发展的战略导向。
据全国的计划,未来5年内,要新增100万名大学毕业生到服务外包企业就业。服务外包产业的迅猛发展无疑将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高职院校承接的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将从政策及融资渠道上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的扶持。另外,在服务外包产业的拉动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将以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来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用尽可能多的形式和手段来满足服务外包产业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教师对高职教育教学观念转变不及时。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大多数是十多年以前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受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影响较深,在对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与以前所在学校和所受教育作对比,对高职的认识要么是大学和专科的压缩,要么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拔高。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总是跳不出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与学时常脱节,教师主导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调动。
专业设置不够明确、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大纲也跟不上教学需要、有的专业在实践性课程方面考虑的不够,实习课时偏少,实习场地不足,不够便利,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重理论而轻实践。服务外包包括软件、动漫、第三方物流、金融会计、人力资源等多个专业,而我们学校的专业还是几年前定的,无法与服务外包配套,专业陈旧正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相关人才的缺乏也将成为苏州服务外包发展的瓶颈。苏州经济近几年的腾飞,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就业形势很好,许多学校只注重招生,建新校,扩大规模,放松了对市场的调研和学校内涵的发展。居安思危,改革迫在眉睫。
高等职业教育以改革迎接挑战
要抓住服务外包发展的机遇,就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改革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结构和内容,加强课程实施、评价和管理,反映地方经济发展热点、行业企业需求、科技进步、企业生产管理方式变化以及学习者发展要求,与行业企业培训等各类非学历教育相融合。为造就一大批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服务。
1.与时俱进,更新高职办学理念
2005年9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职业教育工作,讨论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当前构建高职人才培养办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高职教育应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不断创新办学模式。
(1)树立市场需求导向观念。市场需求导向观念就是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是要“以岗定乾坤”。高职教育必须时刻关注产业发展的新动向,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专业设置和选择办学模式。
(2)树立能力本位观念。能力本位观就是要坚持以能力培养为宗旨的办学理念。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新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它要求从业者不仅具有突出的职业技能,更要有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坚毅品格。针对这种高规格的人才培养要求,学校在招生选拔环节就应该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在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中更是要注重学生良好职业素养培育。
(3)树立实践教学观念。就是要求坚持以实践教学作为手段的办学观念。高职教育既然是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主的教育,就必须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方式;按照不同能力培养方向,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组合相应的能力模块课程;注重采用各种有效的能力开发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
(4)树立“零距离上岗”观念。“零距离上岗”是现代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的新要求,是衡量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标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和企业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只有学校和企业双赢才能使合作有效地进行。“零距离上岗”的衡量标准就是零适应期,即高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到企业即能上岗,不需要企业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再对新进员工进行长期或短期培养。要达到这种培养要求,就要求学校传授给学生当前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要领,让学生既学得准确又学得扎实。
2.产教结合,全面推动“订单”教育
要办好高职教育,除必须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科学的发展观外,还必须探索有效的办学模式。目前我们正面临着苏州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的历史性机遇,这更迫切的需要我们把高职教育融入到服务外包产业的大格局中来,探索真正适合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最佳办学模式。“订单式”培养作为职业教育市场化的产物,无疑将会为推动苏州的服务外包产业的全面发展发挥其独特价值。作为一种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型教育模式,“订单教育”最大特色就在于其灵活多变。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可以根据人才供需双方的实际情况,选择多种订单培养模式。实践中根据生源的不同,“订单式”培养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独立招生型“订单式”培养。这种订单教学班,是用人企业根据其岗位需求下订单,企校联合编制培养方案,然后由学校根据企业要求自主招生,并对照岗位职责,以工学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成建制地到用人单位就业。这种“订单式”培养模式做到了学生入口、培养过程及出口的有机统一,大大缩短了员工的成长过程。同时,按订单要求培养的学生,由于既了解企业的实际,又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流程,具有较强的岗位操作能力,进入角色迅速,非常受企业欢迎。
第二类是企业选送型“订单式”培养。通常是由用人单位或行业,选送培养对象到学校,由学校根据协议要求,组成订单教学班。这种订单教学班从进校开始组建,师资配备、课程设置都按用人行业或单位的人才需求进行安排。比如在师资方面,可以由校方选派教师任课,也可以由用人行业或单位选派人员授课;在教材使用方面,可以选用统编教材,也可以选用学校或用人行业自编教材。这种类型的订单教学班,目标明确,针对性强,也同样深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订单式”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新生的教育事物,就其发展过程来看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探索中难免会出现新情况,产生新矛盾。比如:如何处理“订单式”培养的毕业生提升了就业期望,“订单”就业岗位难以满足其职业发展需要的情况;如何平衡教育主管部门要规范培养模式,与学校依“订单”进行市场化运作的矛盾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职业教育面向市场的过程中所必然遭遇的新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在实践中探讨、研究。
3.建章立制,加快“双师”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其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依托就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如果没有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作后盾,高职教学就会失去其本质特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广泛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所谓“走出去”就是选派年轻教师,到国内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一线进行顶岗实践和锻炼,让教师参与企业经营管理,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高教师的“双师型”技能,从而使教师逐步达到一专多能。“请进来”就是积极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务骨干、部门经理或老总到学校当专、兼职教师,他们可以给学生带来生产、经营、管理、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从而使高职教育更贴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