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佳 郭建民
【摘 要】本文对吴碧霞两元结合的演唱风格与其成功之路进行了剖析和解读,借此来回顾和阐述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从“改洋从土”到“土洋之争”,再到“土洋结合”的发展历程,并揭示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必然走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吴碧霞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 土洋结合 多元化
吴碧霞,中国首位在中国民族唱法和西洋美声唱法集于一身并获得最高国际奖项的歌唱家。因而,被称作是在民歌和歌剧里穿行的“中西合璧的夜莺”。
国际比赛中的获奖与成功,使很多人知道了吴碧霞这个名字。但不了解她的人很难想像,她是学民族唱法出身,而且已经是很优秀的民歌手。很多人为此感到惊讶与不解,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可是吴碧霞如何能够同时做到?她又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呢?
吴碧霞在大学期间就有了系统学习美声唱法的念头。进入研究生阶段,与导师金铁霖教授商量后,她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学习民族唱法的同时,向中央音乐学院的郭淑珍教授学习美声唱法。由此她成为中国声乐界第一个双主科导师的研究生。
2003年,吴碧霞在北京民族宫大剧院举办了民族和西洋两场风格不同音乐会,一位歌唱家在一周内举办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两场音乐会,吴碧霞是国内乐坛第一人。多年的艰辛使吴碧霞的声乐技巧在民族与西洋结合中达到了兼收并蓄的收获。吴碧霞的成功也并不仅仅是个偶然和特例,也许她正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必然。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自20世纪40年代真正成熟到20世纪末的多元发展,60年来,走过的是一条错综复杂、曲折漫长的道路。同时,也是一条多种观点相争,多种唱法相融,充满艰苦探索的道路。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其核心是围绕中国的土唱法与西方的洋唱法的彼此碰撞、彼此了解、相互沟通、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从而推进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和进步,创立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体系。
如果说吴碧霞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探索与发展的结晶,那么可以说王坤、郭兰英、彭丽媛、王品素、金铁霖等等这些民族声乐艺术表演家和教育家就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探索与发展的先驱者和开拓者。
1945年4月,中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白毛女》的诞生与成功,标志着民族声乐艺术的开端,也极大的促进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变革与创新。这部以民歌、戏曲、西洋歌剧等多元综合模式所创作出来的民族歌剧在歌唱技术、演唱风格、表演技术等方面对当时的歌唱家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基于当时的政治背景,众多演唱家对传统民歌、戏曲进行研究与探索,其中,王坤、孟于的演唱是比较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她们在“洋唱法”和“土唱法”,“假嗓子”和“真嗓子”之间尝试与探索,虽然克服了原有“洋唱法”的造作把声音拉回了自然,但有时由于缺乏科学、完整的声乐艺术理论的技术训练,在完成高音的演唱时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虽然这次探索并没有完全成功,但它却标志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土、洋”关系的碰撞和结合的真正开始,同时也反映出“土、洋”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土洋结合”的任重与道远。
尤其在建国初期,由于当时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土洋关系的讨论上,违背了探讨民族传统声乐演唱方法与西洋演唱方法的融合创新的初衷,走了“土洋之争”的弯路。这种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争论不会加快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步伐,只会造成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道路限制在独木桥式的框架中,固步自封。这样看来,最初人们对吴碧霞的疑虑也确实是有渊源的。
1957年,北京全国声乐教学会议的成功召开,使人们终于统一了认识,土洋关系由“相争”逐步走向了“相融”。这一时期,中国民族歌剧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继《白毛女》之后的第二次高潮,大量优美、华丽、动人的歌剧作品需要当时的歌唱家在原有唱法的基础上,学习借鉴西洋唱法,使音域更加宽广,音量力度更富穿透力,音质、音量更具变化和表现力,使声音的张力和戏剧性耐久力更强。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西文化交融日益深入。尤其以北京的沈湘教授、上海的周小燕教授为代表的中国美声唱法教授,培养出一大批青年歌唱家。这无疑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不但在表演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与之相适应的教学领域也随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声乐教育家是王品素和金铁霖。正是在土洋之争的历史背景下,他们不断地进行学习、探索与实践,不仅各自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理念与体系,还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声乐艺术表演人才。无论是王品素的“立足于民族,力求完美”的教学风格,还是金铁霖的“求同存异”的教学原则,无论是先“个性”后“共性”,还是先“共性”后“个性”,他们都是在寻找一种最科学、最理想、最适合中国民族语言与风格的歌唱方法。他们所取得的成功再一次验证了“土洋结合”的必然与其更深远的发展。
金铁霖教授与中央音乐学院郭淑珍教授联手合作培养出的民族、美声兼容的年轻歌手——吴碧霞的出现,似乎在向人们昭示土洋结合的又一次新的跨越。人们也看到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土洋结合探索、发展之路的光明与宽广。
西班牙报界称吴碧霞的演唱为“天上传来的声音”,俄罗斯媒体称她为“来自东方的声乐天使”…在这些美誉后面,我们看到了她的一种精神,一种属于声乐艺术本身的精神。正如她在硕士答辩论文《试论“鱼”与“熊掌”能否“得兼”——论中外作品演唱的歌唱观念和思维方式》中所说:“我之所以要在长时间的中国民族作品的学习之后,深入学习外国作品演唱,以及在2003年至2004年间于中国及东南亚举办中外作品的巡回独唱音乐会,目的并不是要把歌唱当做一门炫技表演,或是鼓励大家都来尝试这样的学习,而是想知道在我们经历了数十年的专业学习之后,如何让原本就是自然的歌唱回归自然,而不是把这些经验当做束缚!”我想也正是因为她领悟到了这个道理,她才能够做到“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从吴碧霞的演唱方法来纵观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到现在已不仅仅是土洋结合的问题,而是在寻求一种健康的、进步的、自然的歌唱。从《小河淌水》到《夜莺》再到《我心永恒》,吴碧霞对各种风格歌曲近乎完美的演绎也显现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必然走向多元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郭建民,赵世兰,赵燕.20世纪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引论.万卷出版公司,2004.
[2]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4]金铁霖.民族声乐的学习与训练.黄河音像出版社,1989.
本文属于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世纪中国经典声乐文献与音像研究》,项目编号:20060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