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麟
【摘 要】文章首先对淫秽色情品作了界定并分析了淫秽色情品的起源与发展,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淫秽色情品的利与弊,文章最后以淫秽色情品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性教育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淫秽色情品 性教育
一、淫秽色情品的界定及发展
《刑法》第三百六十七条将有淫秽、色情内容的物品分为三类:(1)淫秽物品是指具有描绘性行为或者露骨宣扬色情的诲秽性的书刊、影片、录像带、图片及其他淫秽物品。只有达到法定数量才构成犯罪。(2)有关人体生理、医学知识的科学著作不是淫秽物品。(3)包含有色情内容的有艺术价值的文学、艺术作品不视为淫秽物品。
新闻出版署规定,淫秽出版物内容包括七种:(1)淫秽性地具体描述性行为、性交及其心理感受。(2)公然宣扬色情淫荡形象。(3)淫秽性描述或者传授性技巧。(4)具体描述乱伦、强奸或者其他性犯罪的手段、过程或者细节,足以诱发犯罪的。(5)具体描述少年儿童的性行为。(6)淫秽性地具体描述同性恋的性行为或者其他性变态行为,或者具体描写与性变态有关的暴力、虐待、侮辱行为。(7)其他令普通人不能容忍的对性行为的淫亵性描述。
二十世纪9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者对淫秽色情品作了以下定义。
对女性的性屈从状态的描绘,无论是图像还是文字,其中包括下列一项或多项内容:
女性被表现为非人的性客体、物品或商品;
或女性被表现为享受疼痛或羞辱的性客体;
或女性被表现为在被强奸时经历性快感的性客体;
或女性被表现为被捆绑或被切割或被肢解或被打伤或被伤害肉体的性客体;
或女性被表现为采取性屈从或性服务态度,其中包括邀请插入行为;
或女性的身体一些部位—其中包括但不限于阴道、乳房和臀部—被展示致使女性被贬低为仅仅等同于这些身体部位;
或女性被表现为天生的妓女;
或女性被表现为被某种物体或动物插入;
或女性被表现为处于被贬低、被伤害或被拷打的场景中,处于肮脏或下贱、流血、青肿或受伤害的情形中,而这种情形是性活动的背景。
这里罗列了几个淫秽色情品的定义,当然每个定义都有它的产生背景。下面来看看淫秽色情品的发展历程。
在西方,印刷术是15世纪中期才发明的,在这以后的200年间,只有寥寥几本色情书问世,多数出现在1650年以后,开始时大多是关于妓女或乱伦的故事,直到18世纪中叶,才开始出现带插图的现代色情小说。
到了19世纪,欧洲许多国家开始生产廉价的色情书,在巴黎、伦敦、阿姆斯特丹更为活跃。本来,在18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的英国,廉价的性笑话集、色情杂志和插绘性活动的书籍交易已经开始兴旺了。到了19世纪后半叶,由于“维多利亚时代”的法律制裁,这些出版物的交易曾一度大幅度地下降,那些廉价的、更为普及的色情书籍都被毁掉或散失了,幸存下来的色情书籍都比较昂贵,适合中产阶级的口味,为中产阶级所欣赏和保存,直到20世纪前期,色情书籍又开始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泛滥。
到了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性用品商店的大量涌现,出现了大量色情书刊、色情录像带、性工具、性药、性装饰品等,形成了一个性的海洋。
在20世纪,这些色情文化可以说是发展到了一个顶峰,甚至几乎可以说是成了西方文化的一大特点和象征。许多旧有的界限被打破了:第一,过去一些色情物品有公开还是私下销售这个界限,而现在许多城市都可以在报亭和书店买到色情出版物,只有色情照片和彩片仍只限在特殊商店和影院出售和上映,这种商店和影院在许多城市也随处可见。第二,打破了艺术和色情作品之间的界限,现在已经可以在严肃文学中处理一切性主题,50年代还存在的色情作品(坏的,非艺术品)和性现实主义作品(是艺术品因而是好的)之间的界限已不再适用,因为两者的区别已很难觉察了。第三,打破了所谓硬性色情作品和软性色情作品之间的区别,界限划在裸体和其后的动作之间。
到了现代,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色情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鼠标一点就能轻松进入到淫秽色情网站,带有色情内容的图片随处可见,AV的传播、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更使淫秽色情品的问题摆到了面前。
二、淫秽色情品的利弊分析
对淫秽色情品的弊端有许多人认为它会败坏社会风气,导致性混乱,破坏社会规范进而冲击婚姻家庭,因而禁止淫秽色情品的法律在中国是没有任何争论的。西方从60年代到70年代激进女权主义对淫秽色情品的分析认为,淫秽色情品是针对妇女的暴力,或者会导致针对妇女的暴力;淫秽色情品是与妇女的利益对立的,因此激进女权主义的态度是禁毁淫秽品,这当然引起了女权主义阵营的分化。但有研究认为,淫秽品的消费不但不会使性犯罪率增加,反而具有降低性犯罪率的功能。
在世界各国,凡是有反淫秽品法的国家,立法的理由之一都是淫秽品会导致性犯罪的增加。经验调查表明,这一判断是错误的,淫秽品与性犯罪并没有正相关关系。相反,淫秽品的消费不仅不会导致性犯罪率的上升,还会导致某些种类性犯罪率的下降。
经验调查表明,淫秽品的功能主要是提供性信息(24%)、娱乐(18%)和改进性生活质量(10%),与性犯罪没有因果关系。虽然一般常识以为淫秽品会导致性犯罪率的上升,但是经验调查一再证明,男性性犯罪接触淫秽品的频率低于一般男性。在淫秽品的消费程度及频率与性犯罪及暴力程度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在实验室之外,在社会这个大“实验室”的实验中,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这方面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有:在日本,含有暴力内容的淫秽色情品(包括强奸内容)在社会规范容许的范围内,而其强奸率仅仅是美国的1/16。在前西德,在实行了淫秽色情品的合法化之后,性犯罪率不但没有升高,反而有大幅度下降。在英国,自从对录像、影片内容和公开暴露裸体实施严格限制以后以及随后500家性商店被关闭之后,性犯罪反而有了大幅度的上升。
1967年,丹麦实行了淫秽品的全面合法化,此前四五年间,淫秽色情品已大量上市,人们可以很容易在市场上买到淫秽品,其中包括青少年。从对哥本哈根性犯罪报案情况看,淫秽品对性犯罪的影响模式表现为多种性犯罪率的大幅度下降,例如:强奸犯罪下降16%;露阴下降58%;观淫下降80%;恋童下降63%;其他侵犯妇女的行为下降69%。这些数据有力地证明,淫秽色情品的消费不但不会使性犯罪率增加,反而具有降低性犯罪率的功能。
有人提出,丹麦淫秽色情品的合法化与性犯罪率的下降之间可能没有因果关系,就像美国儿童性虐待和强奸的增加与淫秽品的泛滥也没有因果关系一样。二者可能都是某种社会变迁的结果。但是,即使能够证明在淫秽色情品的消费与性犯罪率下降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存在,它至少还能证明,淫秽品与性犯罪率的上升是无关的。
三、针对淫秽色情品问题如何开展性教育
同西方国家在开放与禁止淫秽色情品问题上长期争论不休的情况不同,禁止淫秽品的法律在中国是从来没有争论的,而且被认为是最得民心的。事实上,如果你来到中国的某个小城小镇,淫秽色情品随处可见,淫秽书刊录像比比皆是。每当“扫黄”一来,这些淫秽品还是要被藏起来,等到风声一过,再偷偷摸摸地摆在柜台底下卖。随着网络色情的发展,人们更是可以方便地观看黄色图片与视频。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如何开展性教育?
人们性知识来源的一条主要途经是性文艺,我在2001年开展的一个调查中发现(本次调查发放学生问卷1000份,收回学生问卷956份,回收率为95.6%;发放家长问卷1000份,回收801份,回收率为80.1%,发放教师问卷441份,回收427份,回收率为96.83%),我在对427位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在性知识的主要来源1中,有44.30%的老师选择了报刊杂志,选择家庭和学校的分别占13.92%和11.65%,远低于报刊杂志;在主要来源2中,第一、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是国外影视(26.95%)、报刊杂志(17.25%)和国内影视(14.02%)。在主要来源3中,第一、第二位的是医药卫生书籍(15.23%),文艺书籍(13.22%),第三位是报刊杂志和黄色淫秽录像与VCD,各占11.49%。在对800位学生家长的调查中,认为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知识来源是从大众传媒(电视、报刊等)获取占首位,为45.63%,远远高于其他途径。由此,我们看出大众传媒是影响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性行为的主要渠道,是人们获得性知识的主要来源,性文艺中有大量的性爱描写,清新、健康的性文艺能起到性的正面效应,如言情小说、爱情影视、裸体艺术、交谊舞蹈、时装表演,流行歌曲、健美比赛、结伴旅游、交友热线、心灵寻呼、性学讲座、咨询门诊、性知识展等等。在现实生活中,只要引导得当,颇有裨益,可以使青少年在一定程度上性心理得到调剂,性紧张得到缓解,性压抑得到宣泄,从而起到一种“安全阀”的左右。
性的公开化及其商品化是性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是不断扩大着的事实。在上述性知识来源的分析中,已经有11.49%的老师选择了黄色淫秽录像与VCD,而且位居第三位,可见此问题的严重性,但要指出的是,淫秽色情品不是性知识,更不是性教育。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生动、形象为特点的网络文化应与家庭、学校一样,肩负起创造科学、文明、健康的性文化环境的历史责任。近年内,电脑在城乡广泛普及,许多青少年会电脑、会上网。专家们认为,网络时代使受教育者的自主选择性相对提高,但目前网上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良莠不齐,父母、学校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此忧心忡忡。专家指出,网上青少年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性道德教育和性知识科普宣传方面,同时尽快建立合格的性健康教育网站也是十分必要的。
性是人类本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的一种本能,既要延续、繁衍人类,也应是一种愉快、健康、文明、幸福的行为。这种本能,往往是感受模糊不清、界限把握不定的。因此,尤其是对青少年而言,这种本能更需要科学的引导和理性的驾驭。这些领域,正确的知识不去占领,谬误、黄色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玷污青少年的心灵。我国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性的领域充满了性愚昧、性无知、性神秘,甚至性荒蛮,更兼近年来西方性观念冲击,性领域亟需正本清源,拨乱反正。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家庭,按照青少年成长发育不同时期的特点,加强对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让他们能用科学的知识来保护自己。
参考文献:
[1]李银河.李银河说性[M].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