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立峰 刘砚秋
【摘 要】根据景观设计方向的专业特点,针对景观设计方向现行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毕业设计教学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毕业设计携手设计院的教学模式。并阐述了二者结合的具体思路与方法,以及采用新模式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景观设计方向 毕业设计 携手设计院
一、引言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景观设计四年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但如何在大众背景下培养出合格的设计人才,如何在这关键的环节通过改革和务实教育化解学校教育和社会的“断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更快地满足国家对景观设计发展的需求,是当前景观设计教育面临的挑战。
景观设计教育要以培养职业景观设计师为目标,因此要改变理论与实践脱节、教育滞后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学生不仅要掌握设计的前沿信息,更要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得到真实项目的历练。通过几年的的实践教学证明:在毕业设计这个关键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进入社会前的这半个学年里,高校应与设计院携手,共同完成最后阶段的教学,走市场化道路,在实战中教育和锻炼学生。为此,有必要应重新审视景观设计方向的毕业设计环节,探讨景观设计方向毕业设计的建设与改革迫在眉睫。
二、专业的特点决定景观设计教育的走向
景观设计学从萌芽开始,就具备边缘性、交叉性、综合性的典型特质。它包括园林学、植物学、美学、建筑学、生态学等,是一门涵盖生态、工程技术、文化、艺术的综合学科,也是一门结合创意、美学和强调实践的应用科学。景观设计与园林设计、建筑设计最为密切,并有着较为相似的发展历程。与园林学、建筑学一样,景观设计职业先于景观设计学形成,在大量景观设计师的实践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因此,景观设计学是一个通过实践不断自我完善的学科。
首先,景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它不仅是情感灵性的艺术设计作品,更是基于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项目建议;不仅是人类精神家园的规划,更是一个实在场地的规划、一个实质空间的规划、一个关于行为支持的场所规划。如何使我们的教育与之相适应,如何做好实践性学科的教学规划,形成“理论与实践”的完美契合,这些问题已不容回避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其次,既然景观设计学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一的、脱离实际的教学是无法满足景观设计教育需求的。毕业生不仅要掌握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的理论前沿,更要有较强的实际空间解读能力和实践场地规划能力。这就要求景观设计教育在相应的环节必须作出适当的调整和改革。
再次,市场和社会要求景观教育从培养传统设计型人才走向以培养职业景观设计师为目标,要改变理论脱离实际,教育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学生必须掌握景观最前沿的实际技术和信息,得到实际训练,走出象牙塔,否则毕业后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因此,专业的特点决定在毕业设计阶段这个关键时刻,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了解市场、了解社会。携手设计院、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景观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可行性
从以往的教学结果看,当景观设计方向的学生毕业,步入社会时,仍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再学习、再磨合时间。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原因是学校的专业教育在与市场的接合过程中出现了断点,最后一年的学习时间尤其是毕业设计这个重要的环节没有形成二者的有力联系和支撑,毕业设计脱离实际,学生的实际空间的解读能力和实践场地的规划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从而导致学生的设计缺乏一种实际可操作性。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教师的工程经验相对欠缺
教师的理论功底扎实,思想相对活跃,能够尽快了解和掌握景观设计的新思想、新理论和发展动向。然而由于教学和科研的工作较多,实际工程经验相对欠缺,对相关的实际技术、市场以及各种法律、法规把握不够。这方面,设计院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则恰恰相反,由于长期忙于工程设计,具有丰富的实践和市场经验,并且熟悉与之相关的实际技术和各种法律、法规,但少有时间系统研究相关理论和发展动向。因此两者的结合,可以取长补短、互利互惠,使学生在理论和实际的双重熏陶中得到切实的提高。
2.实际项目来源的不足
毕业设计是景观设计方向实践教育的重要环节,而设计课题结合实际工程实践是保证这个环节健康运行的前提。但实际工程的来源往往受限于教师社会实践的多少,并且作为毕业设计课题的实际工程项目要同时考虑课题的内容、难易程度、工作量的大小、时间要求等方面因素。即使是真实课题,也往往是真题假做,脱离课题的实际环境,学生积极性不高,毕业设计没有与社会发生联系,专业教育与市场断点仍然存在。
3.学生实践技能得不到切实的锻炼
根据对以往景观毕业设计具体教学过程的研究,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存在设计技巧和图面表达能力较强,场地的识别能力、调研能力、实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现象。只有通过真题真做,学生实践技能才能得到切实的锻炼。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有对这个“真题”有深入了解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指导,不是指导教师亲自参与的项目,对课题的了解深度以及对实际项目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是不可能有全面认识的。因此,在毕业设计“真题”的设计过程中不能仅靠单一教师指导完成毕业设计,一定要有设计院相关技术人员的加入,通过“实战型”的教育模式激励学生对课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
4.时间的冲突
从以往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看,许多学生最后一个学期往往忙于找工作或者找到工作忙于实习,毕业设计的实际教学很难得到保证,影响了正常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导致毕业设计的水平严重下滑。因此,与设计院联手,使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紧密结合,可以解决毕业设计阶段的时间冲突。同时,要在这个阶段实行双导师制,加强教师对设计过程各个节点的控制力度,避免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形成失控状态,从而抄袭现象严重。与此同时,可以考虑毕业设计先行,贯穿于大四整个学年的始终,在大四上学期即完成导师和研究方向的选择,把前期工作分配到前面课程当中,形成多个子课题的串联,为毕业设计最后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四、携手设计院的改革思路
针对毕业设计选题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系部管理部门和骨干专业教师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框架和运行机制,使毕业设计教学计划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改变以往制定过“死”的教学计划及整齐划一的教学指导方法,使其有利于发挥教师和设计师的专长,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实践场地的规划能力的提高。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有设计经验的教师和设计院的设计师联合来组织教学,以实际课题为依托,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思维一直保持在实战状态,充分发挥学校和设计院的不同职能,缓解了校内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能力的不足。着重强化锻炼学生的薄弱环节,如实际场地的识别能力、调研能力、实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各项素质、技能得到切实的提高,最终满足社会对设计人才需求。
1.目标定位
以市场、社会的需求为导向,以学校和设计院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为手段,依托学校和设计院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让学生成为设计院帮手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达到学校、设计院和学生三方共赢。
2.“项目式”的合作教育模式
由教师与设计师共同选择适合学生做的实际课题,选取和确定一个好的项目是教学成败的先决条件。在项目的确定上强调课题的代表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合适的实际项目为依托,可以更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市场和社会的能力。例如,08年我们选择的一个课题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项目的指导过程中,我们明显感觉到了学生的提高;在之后的中国环艺学年奖的实际工程类中,我们学生的设计又获得了多个全国优秀奖。
该项目位于杭州钱江新城,项目名称为“钱江新城市民公园”,面积约20公顷。确定该课题是经过教师和设计师多方面的考虑:首先,项目的位置位于杭州钱江新城,方便学生的考察,因为考察并不是一两次就能解决问题,随着方案的调整和深入,学生需要反复的勘察现场,一个好的方案是经过图纸和现场的反复碰撞才可能产生,同时杭州的项目对于学生来讲,其文化背景相对熟悉,这就对项目的人文分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次,20公顷的设计面积为3~4人的设计小组提供合适的设计规模,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在协作过程中锻炼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我们在各个小组之间展开竞争,择优选取并参与到社会项目的投标和设计大赛,激发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热情和兴趣;再次,“钱江新城市民公园”景观设计具有适当的综合性以及可操作性,项目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启发学生思考和研究,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锻炼实践能力,为设计提供良好的可发挥空间;最后,我们又对项目的设计条件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减少了一些原有甲方的主观限制,增加项目的弹性和灵活性,允许学生发挥自身潜力,形成个性化的项目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可发挥空间。
在项目的指导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自主完成,我们将这个20公顷的项目完全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从一开始我们就给学生强化一个信息,告诉他们这个项目由你们负责,从现在开始你们不在是“学生”,你们是一个“职业设计师”,要尝试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信息的收集、场地的勘查、方案的设计、方案的小组讨论以及方案的过程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学生经过了这样的一个项目,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为走出校门、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做好准备,进而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和设计师在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起到过程控制、关键问题的指导和协调的作用,学生在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会听到来自教师和设计师的两种声音,由于教师和设计师的侧重点不同,学生将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识点,有时由于各自的背景和经历不同,这两种声音是在某一点上是有分歧的,甚至是大相径庭的,但这都没有关系,因为设计和规划本身就是多解的,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甚至可以提出第三种意见。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将不同的思想聚到一起,使其相互交融、碰撞,我们鼓励个性与创造性,鼓励敢于质疑并自行解决问题。在毕设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利用一切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和锻炼对实际项目的认知和掌控能力。
3.制度化管理
充分发挥景观设计方向的特点优势,与各个相关的设计院加强交流,开放毕业设计教学,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聘请有丰富经验,有较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与校内专业教师配合,形成携手设计院优势互补的“双导师”制。并形成以“双导师”制为核心的毕业设计制度化管理,以促进毕业设计工作的正常运转。良好的体制运行必须要有良好的制度管理。先允许学生到各个设计院进行毕业设计,与此同时,强化毕业设计的制度管理,防止疏于管理,使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处于“失控”状态。毕业设计必须由指导教师全程监控,以保证其成果的真实性。通过建立起明确的制度,确定教师和设计师双向指导的具体任务、职责、要求,检查和过程管理要涵盖从选题到最后的答辩整个毕业设计的始终。在答辩与评审过程中,邀请有丰富经验,有较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专业技术人员有着较多的实际经验,往往能提出一些与实际紧密相关而又是师生容易忽略的问题,防止在答辩和评审过程中,理论脱离实际。避免仅由教师评审带来的片面性,逐步建立完整合理的毕业设计评审流程,建立严格、公正的答辩方法和评审制度。
五、携手设计院的教学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经过几年时间的教学探索,携手设计院的教学模式效果显著,在几年的国内外景观设计的相关大赛中,我系的学生连获大奖。事实说明教师不能脱离实践而教,学生也不能脱离实践而学。毕业设计环节携手设计院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具有重要意义:
1.与设计院携手,有利于培养适应市场要求的合格人才。真题真做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激发,通过实践锻炼,学生增强了自信心,学生在“准就业”的状态下会积极投身实际工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携手设计院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与能力,尤其是教师比较缺乏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企业工作经验。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下,要求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动态,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并不断与社会接轨。
3.携手设计院的教学模式,使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有机结合,能提高学生的就业机会,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4.携手设计院的教学模式的开展,通过教师和设计院双方的良性互动,增进了双方了解,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平台和三方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杨冬辉.中国需要景观设计——从美国景观设计的实践看我们的风景园林.中国园林,2000.
[3]冷淑君.关于项目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江西教育科研,2007
[4]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王小璘.景观专业的定位与内涵——从新增“造园景观职系职组”谈起.造园季刊,2002.
基金项目:浙江理工大学教改项目(yb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