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9-11-17 09:04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4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学生

王 凯

【摘 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做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生 创新能力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笔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克服对创新意识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时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或者时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都等于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有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教与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

3.教师应当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疑开始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的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度和科学性。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1.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3.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的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三、教师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

1.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学生在早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与文过饰非相比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上,这个不是一种创新态度吗?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辨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教学中常见的“插嘴”,可理解为学生的不遵守纪律,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思维快的表现,这就要看她们的动机是什么,再做结论。

2.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对其的评价,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

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段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里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给予肯定。比如,对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只有在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学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赶不走的学生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学生写话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