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2009-11-05 08:54殷云刚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0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信息技术

殷云刚

【摘 要】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人格塑造的今天,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开放教学对当前的学校课堂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应对信息技术对学校传统教育形式的冲击,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全方位把握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优化教育方式,是小学教学的优化之路。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出发,分析了当前的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并提出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 思考

信息社会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互联网作为独特的信息平台,它以最多的信息、最快的传播和独特的交互性,巨大的信息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对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同样受到了信息技术的极大影响。它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不仅仅是教育技术上的一场革命,更是教学理念、教育思想上的一场革命,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小学语文教学不断地进行着新的解构和整合。

一、当前的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以互联网为独特的交互平台,塑造了一个开放的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为解决协作学习在传统教育下所存在的问题带来希望,但其强大的教育功能还没有落实到课程中。

1.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作用。

(1)信息技术改变了小学生的求知、学习方式,开发了智力和感官能力,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潜能。信息技术教育所展现的互动式学习模式将强迫的、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快乐的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学习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更多的自信和快乐。

(2)信息技术改变了小学生的娱乐、游戏方式。对孩子们来说,玩乐、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通过游戏、玩耍,孩子们可以学习到交往的礼仪和规范,学习到规则意识,并增强想象力。但是,目前信息技术教育游戏市场还不规范,信息技术教育游戏质量良莠不齐。我们应当加大开发力度,尤其要开发那些体现传统文化精华、爱国主义精神等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游戏,以及益智类游戏,寓教于乐,让广大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但能获得美的享受,而且得到精神升华。

(3)信息技术改变了小学生的交往方式。越来越多的小学生热衷于进入信息技术教育世界,与和自己有着相同志趣、爱好的人结成一个亲密的社区,甚至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好友交谈,就像隔壁邻居一样亲近。在信息技术教育这个自由、平等、开放的交往空间,许多孩子变得自信、开朗、幽默。信息技术教育文化为他们探索自律、独立的自我起到了安慰和牵引的作用。

(4)信息技术也改变了小学生的消费方式。网上购物既是一种方便的消费方式,也是一种时尚潮流。可以预见,信息技术教育消费将培养出一个庞大的小学生消费者队伍,他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不仅会对经济发展,同时也会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掌握了信息技术教育,掌握了小学生,就掌握了未来。

2.信息技术对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1)信息技术下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互直接冲击着教师的权威地位。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许多资源配置都取决于教师的权威地位。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网上图书馆以及大量的网上学校、个人网页、专题网站、电子杂志等个性化教育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学生在这种信息技术中汲取自己更感兴趣的知识资源,使自己和教师站在一个平台上交流和学习,这无形中对教师的权威地位进行了冲击。由于信息技术教育不仅具有极强的存储功能,而且具有快捷准确的查询功能,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已不再是知识的拥有量,而是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教师传统的知识权威已无法与庞大的信息技术教育系统、强劲的信息技术教育功能相抗衡。信息技术打破了教师对知识的垄断,教师不得不面临与信息技术分享权威的境地。

(2)信息技术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方式发生转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将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要在教师的灌输下将课本知识“转移”到自己的头脑中,这种被动灌输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知识不能直接灌输,应由学生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力自行建构。信息技术正是应和建构主义理论的精髓,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方式从被动灌输向自主学习转变。它直接活化了印刷课本,使课堂变得兴趣盎然。正是这种开放、有趣的信息技术学习,迫使基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教育方式,不但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而且为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育创造了条件。这种由课堂上的灌输教学到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进行的自主性学习的转变,无疑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

(3)信息技术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理念发生变革。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素质优秀、能力过硬的学生。换句话说,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有创新能力的新学生,不是培养“知识”过人的书呆子。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尽管也有提问学生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机会,但所提问或讨论的问题往往都有一个现成的“标准”答案,这些答案就装在教师的脑子里和写在课本上,教师是学生发言和讨论的直接的、绝对的评判者,学生的思维过程就是在猜测老师和课本的答案的过程,提问和讨论实质上就演变成了一场猜谜会。因此,信息技术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理念实现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创新的培养转变。

(4)信息技术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更加多样化。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实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地“航行”在信息技术教育海洋中,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它把学习的控制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任务、需求和学习风格来使用信息,选择自己的认知,包含了“动作”、“图示”和“符号”等信息表达方式。根据戴尔的“经验之塔”经典理论,信息技术提供的信息介于“有目的的直接的活动”和发出符号传递经验的抽象方式之间,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活动,使学习者的各种思维都得到培养。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几点建议

1.教师要提高信息技术下的职业和技术素质。面对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师不仅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知识、以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技术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设计的知识技能等,还要从观念适应、知识适应、语言适应、技术适应、行为适应乃至文化适应全方位地加强自身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生存”的能力,成为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中真正的行为主体。

2.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独立判断的能力和品格。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化需要学生充分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功能。在信息化社会中,面对各种来源的丰富信息,社会成员需要有主动选择、获取信息、并对信息做出分析、判断和鉴别的能力,这就要求他们在理智上具备自主和独立的品格。面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的上述要求,教师的教学必须做出有力的回应。不仅要使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更要使他们具有独立分析、独立判断的能力和品格,提高他们在理智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3.学校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物质和资金投入。信息技术的利用及其效果是衡量一所学校在未来发展中地位的重要指标。信息技术系统的组建需要有大量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教育设备,这是一个需要耗费大量资金投入的大工程。同时,教师和学生的定期和不定期的技能培训也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保证。

4.认真宣传和实践,真正使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相和谐。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为学习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但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开放的空间。只有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才能促使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相和谐,为学生提供更优越的学习条件。

总之,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立足实际,把握好信息技术的内涵和特征,并且在教育过程大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真正实现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丁俊杰.信息技术教育传播与现代教育[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09.

[3]万利奇.非学校化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46.

[4]黄建欣.从信息技术教育新特征看创新性学习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