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霞
摘 要: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学习方法;利用课本;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7/08-0035-02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有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
一、调动学习积极性是前提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最初的数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声音,总之,能够让儿童的感官所接受,这时,我们就能使自己讲授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并且使我们进入儿童的思维世界。”如何让数学教学充满兴趣性?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该大量使用学具卡片,如小猫、小狗、大象……用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卡片,教会学生认数、计算;同时大量使用幻灯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最后动口表达的“三动”能力。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不是按照教学进度每个数都要讲一堂课,而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利用图片,二节课就教会了1~10这10个数。课堂上,我让学生摆卡片、说数、互相检查、汇报。一节课上得热热闹闹,充满趣味性,培养了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到数学课有意思,不枯燥,为今后培养能力奠定基础。
二、教给方法是关键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时,往往只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忽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又要重视思维、记忆等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1.教会学生使用教科书。低年级使用教材重点应放在观察上,新课本大量使用了图画、图形、直线、线段等形象直观的内容。在指导学生看书观察时,可根据儿童在观察过程中的几个心理特征,采用以下顺序:①观察图,了解图意和要求,能按一定顺序观察,会用上、下、左、右等方位词。②按图意要求,会操作摆学具,并能用语言表述操作过程。③会按图意要求填数、填符号或计算;④能明确图识标明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为学习应用题做准备。在中高年级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看懂、学会书中提供的学习方法,以此来理解概念和定律。如在学习“分数意义”时,可提出:①把什么看成单位“1”;②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③每份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看书、讨论。对公式推导这部分内容,更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思考、讨论,以便掌握、学会。这样,充分利用课本,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数学课最忌讳教师思维活动占有学生的思维活动,即占有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思维过程,因此,数学课上,应重视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表露出来,让他们说出是怎么想的,怎样理解的。
如在教“十几减九”时,教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摆实物。摆小木棒。一捆(10根)和3根。(2)要从13里拿走9根,怎样拿?(3)你是怎么想的。(4)把你想的说出来,大家听一听。让学生根据问题摆学具,不仅给学生提供“扶手”,更重要的是教给思考方法,培养了学生把具体转化成抽象的思维过程。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重要途径
良好的习惯将使人受益终生。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也有较大帮助。
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养成,在低年级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方面,学习习惯大致包括:认真听讲,独立思考;仔细观察,用心去记;规范地写,准确地算;及时检查,调节思路。到中高年级我还重视验算习惯的培养。这些学习习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融会贯通地加以培养。
1.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儿童的思维具有不稳定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认真思考,会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如:看到应用题的问题,要想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解答的思路是什么,怎样想问题最简单。这样,学生思考得准确、深刻。这种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思维品质的形成。
2.仔细观察,用心去记。低年级教材里直观的东西较多,高年级教材中线段图较多。从低年级开始注意教给学生学会比较、观察,做出正确的判断、推理。如:在教“9加几与8加几”时,让学生说一说9加几与8加几有什么相同与不同;9加几与8加几的计算方法相同,都用凑十法。不同点是9加几想9加1 等于10,把另一个加数拆成1和几;而8加几想8加2等于10,所以把另一个加数拆成2和几。这样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区别,抓联系,养成仔细观察、善于比较、发现异同的好习惯。让学生用心地记,指的是记数学中的常用数据或公式、法则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同时,又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3.规范地写、准确地算。小学低中年级,数学课上的写很重要,如一年级学写等号不用格尺,既要规范又要快。再如规范地书写数字、答题等。计算更为重要,强调规范书写的同时,计算的准确性不容忽视。有的学生计算只图快,不图准,这样是不行的。
4.及时检查,调节思路。小学生多数乐于做题,而没有检查的好习惯,甚至不会检查。教师在数学课上训练学生检查的方法是:一看是否抄错题或数;二看运用公式是否准确,计算过程是否出错;三看答题书写是否完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一题多解则是体操中常用的动作了。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更应教给学生一题多解的方法。如在教归一应用题时,师生一起总结出24种解答方法,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指导学生从中选出最优方法来解答。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有着密切关系。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及时指导、帮助,严格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学习习惯。到了中高年级,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训练学生把验算看作是解答应用题的最后一个步骤。验算中,学生经过“自我反馈”,不仅可以保证解答的正确性,而且可以进一步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错误的原因,调节解答思路,巩固和提高解题的能力。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势在必行。如果我们坚持不懈地训练与培养,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