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让“体验”来内化学生的品德

2009-10-28 04:19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内化体验品德

季 鹏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课程标准中用了“体验、认识、感悟”等过程性目标动词来刻画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体现了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实施体验教学的迫切性。

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传统的品德教育重于说教,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去感悟、内化道德观念。我认为: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必须强化体验,才会“有利于儿童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一、体验始于兴趣。以兴趣驱动学生学习

体验是由学习主体置身自己喜爱的、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境、活动而激起的心理感受,是内心产生的,发自肺腑的。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入境始与亲”的体验效果,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相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努力发掘和充分发挥适合品德与社会学科、能激起学生强烈好奇和心理需求的优质教育资源,精心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始终保持美好、愉悦的心理状态和积极高涨的学习热情。在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努力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采用新形式、追求挑战性、创造生动形象的视听效果等方面动脑筋、花力气。如教苏教版六年级《感受村民选举》时,我不仅让学生用上网、调查访问、到图书馆查资料等方式搜集我们国家村干部选举的照片和录像,还将我们当地参加选举的村民请到教室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同他们一起体会交流。通过这种直接的交流,学生体会到了我国的民主选举魅力,懂得了要珍惜热爱自己的权利和保护其他人的权利。

二、体验载于活动。以活动贯穿学习过程

学习主体的体验只能在他自身直接参与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只能在他自身的感知或操作行为中产生。就品德与社会而言,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进而使品德得以内化。如果没有学生自身的参与,没有活动作为依托,体验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就成为空谈。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其充分的表现机会。这些表现机会就是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动手写作,调动其全身感官表演以及开展多方合作的活动。具体来说,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欣赏、游戏、故事等活动。如学习《想想他们的难处》时,我就让学生们表演体会盲人购物、断臂人写作业、下肢残疾人上楼梯……学生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个残疾人的难处,从而认识到作为一个健康人更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学《我们赢了》这一课时,我首先让他们看奥运会赛场上国家健儿获得胜利的场面,接着把学生们带到了体育场,开展了一个班级运动会,让他们尽情地跑、跳、掷、欢呼……让他们交流胜利与失败的原因。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获得的体验是丰厚而深刻的。

三、体验终于感悟。以感悟唤醒学习智慧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激活学生的体验,其目的在于期望他们将体验提升为感悟。能够诱发感悟的真正有效的体验,除了需要兴趣的驱动、活动的支撑,更需要情感的伴随和维系,需要有教师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灵感的窗户,唤醒思想的活动。让学生在情感中体验,不仅需要老师的身体力行,也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染。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父母的难处》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活动单位,定好采访主题,鼓励他们要勇于表现自己,友好地与组员合作。在采访中我及时点拨,让他们的智慧闪光。活动中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父母与自己的情感互动,体会到父母的平凡和伟大,体会到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在丰富的、贴近生活的感性材料面前,品德教育的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牢固地树立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通过情感的唤醒。学生的各种思想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在教学中,我充分地让学生去体验,让学生通过体验去感悟,从而达到理解认识、掌握技能、养成习惯的目的,最终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当然在教学时,我又遇到了几个新问题:①体验是不能传递的,因此学生交流体验感悟时就具有个性化,使得学生的沟通会产生误区;②体验毕竟只是一个行为过程,有时学生仅仅停留在体验的表面。还不能真正上升为自己的思想感悟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研究。

猜你喜欢
内化体验品德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