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娟
在传统的教学中,语文教学往往让学生颇感乏味,最主要的是没有真正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无视学生,大讲特讲,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语文教学中学生不是自主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其实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里,教师应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营造出语文教学的碧海蓝天。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氛围是指洋溢在课堂上的气氛和情调。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喜欢”之情,便是来自教师在教学中所创设的课堂教学氛围。试想,学生在教师所营造的氛围“刺激”下,充满了求知欲望,群情激奋,每个大脑都在充分运转起来,那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有多大啊!教学中,教师则随教学内容的推进,不时地改变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感情不断激发出来,使他们能始终感情饱满、有滋有味地进行学习,让教师情、学生情、教材情始终充盈于课堂。
二、提倡轻松阅读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如讲《林黛玉进贾府》,可用一星期5节课(包括早自习)阅读(阅读时尽量提倡轻松阅读,不要提太多要求,只需划出优美词句即可)。第二星期讨论:划出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你认为《红楼梦》真的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的顶峰作品吗,你喜欢或者不喜欢小说中的哪些人物,结合全文谈谈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的性格,你认为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在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异吗等。课时机动灵活。语文不是科学而是文学艺术,因此在具体内容的课时安排上可长可短,应根据教师个人的学识、修养,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课时数。力争做到让大多数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悟。
三、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让他们自己去把握,自己去创造。比如:在讲《鸿门宴》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看谁的人物表现的最到位。对书中提到的人物进行品评(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既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学习诗歌时,举办朗诵比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领悟力和情感表达力。将学生的佳作打印出来,展览并让学生品评。每周交流:或是读书心得,或是新的发现,或是新的构想,或是写出的一句或几句得意句;向报刊杂志投稿或自己创办一份刊物。
四、善于引导
这样的语文课不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老师在其中只起一个引导作用,所有结论要让学生自己摸索、归纳,即使与传统答案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都应该肯定。
五、增加课外阅读量
动员每个学生订一份报刊杂志,交叉阅读。每生在周记本上推荐一篇好文章,并附上理由。学生在上课几分钟朗读一篇美文,并把学生推荐的美文集结成册,供全班阅读。
总之,教师要相信学生,并大胆让学生参与到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来。确保学生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这样,教师才能教的轻松,学生才能学的主动。从而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河北香河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