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优质团体 打造学校特色

2009-10-27 10:22张爱明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愿景团体成员

张爱明

学校特色的创建与厚实不是校长一个人所能成就的。它需要学校领导班子相濡以沫,配合默契;需要全校教师共同努力、长期坚持;需要不断创新发展,不断挖掘特色文化的内涵。

一、性格互补,优化行政班子组合

学校领导班子是管理和经营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它具有示范性、灵活性、情感性等特征。其群体化程度的高低,对学校的管理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活动的发展与成败。一般谈到群体优化,人们往往只涉及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思想、学历层次、专业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个重要方面——性格互补。

从上面的示意图可以清晰得出这样的结论:性格主导型的适宜独挡一面,比如校长岗位;稳健型的适宜执行计划,落实工作规范,做常规方面的工作,比如教导岗位,后勤管理岗位;完美型的适宜做财务工作,监督工作,比如会计、工会主席等岗位。而展示型的比较适合搞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比如教科室主任岗位。这就告诉我们,在组建学校行政班子时,我们要打破两种用人的习惯思维,即不要总是要求在寻找教育教学岗位上最完美的人,不要总是揪住一些人的缺点不放,主要应看他的素质是否适合相关的岗位。人力资源专家叶延红教授这样说,要寻求合适人员,保证每个成员的需求价值,个人最大特长是团队的价值,不要企图全才。

当然,在学校教师团体中,对于一个班级教师的配备,一个年级组人员的组合,以及学校事务分工等等,都要从性格互补方面组合,帮助每一位成员寻找比较适合的岗位,把成员的特长变成团队的特长,从而使团队高效运作。当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不能生搬硬套,绝对以“性格”为依据,机械地将成员分成四类而加以分工。

二、价值引领,凝聚学校团体的战斗力

真正的学校特色至少是一种学校办学的特色文化。因此要厚实学校特色,学校行政班子必须从物的管理走向文化的引领。也就是说,学校特色的厚实依靠学校文化的挖掘,使之成为全校教师的精神追求,在全校教师共同的价值追求下,做强我们的学校特色。因此,我们各校必须提炼办学理念的核心价值,使之首先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追求!

如何使学校的办学理念成为学校全体教师的愿景呢?

1.共同提炼,形成愿景共识。学校的办学理念不应是校长的个人意志,更不应是上级的行政任务,它应该是根据学校已有的文化积淀、学校现状、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而提炼出来的。让我们的行政人员、教师共同参与提炼,不但有利于新时期办学理念的确立,更有利与形成共识,便于接纳。

2.环境熏陶,强化愿景意识。一旦学校办学理念确立,我们必须将之进行适当的物化,形成一定的导向。比如:谱写校歌、设计校徽、创建校刊、开设校园网等等。让我们学校的所有成员充分感受提炼出的办学理念,耳濡目染,让所有的教师将理念铭记于心中。

3.制定规划,形成愿景“图像”。提炼出办学理念仅仅是打造学校特色的第一步,随后我们各校还要拿出切实可行的至少3年,甚至5年的长期发展规划。并据此拿出每一学期或每一学年的特色方案,提出明确的阶段性发展目标。这样使我们的愿景“可以描绘,图像清晰”。

4.细化规划,形成愿景激情。制定好学校近、远期发展规划后,虽然“愿景”看得见摸得到,但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如何才能使之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呢?根据学校发展规划,落实同步的个人成长计划。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校的发展,所以学校特色打造的过程也是帮助教师成长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同步的个人成长计划就是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再细化,也是对共同奋斗目标的承诺。教师个人的成长就是实现“愿景”的目标之一。这样,我们成员在“新我”召唤下,使我们的愿景具有很强的感召力,能激发起组织中成员的创造冲动,使人一想到它就充满激情。

三、心理建设,实现团体合作默契

学校团体的心理结构指的是由若干个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教师个体,按照一定的序列进行组合,是班子成员的情感、意志特征和气质、性格、能力特征等结构的动态综合体。学校团体的心理结构是否合理及能否实现学校团体心理结构的优化,直接影响学校团体整体效应和教师个体的工作效率。1+1>2,就是学校团体的整体效应好,而1+1<2,就是学校团体的整体效应差。产生这种不同的整体效应,当然原因很多,而学校团体的心理结构是否合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优化的心理结构,工作默契,才能形成最佳的整体效应。

现实生活表明,学校团体内(特别是行政班子)之所以会出现摩擦和不团结现象,往往是因为在工作上对某些具体问题看法不一致,处理矛盾方法不当所致。因此所有的学校都要建立沟通机制,及时消除隔阂,形成默契的工作环境。首先,我们的行政人员要了解心智模式,全面考量自己“看法”的准确性。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我们无法在一个瞬间、甚至一个时间段认清我们的世界。我们自己所见,只是一种可能的看法,如果认为是事物的全部真实,我们就会以己见为真理,固持己见,使我们就难以和别人沟通和合作。其次,营造民主、诚信的工作环境。古人云:“诚之所感,触处皆通。”这就是说,以诚心待人,就会使人感动,无论在任何地方,都会把事情办成。行政班子与教师、教师之间都是为着共同的目标在一起工作的,因而应该以诚相待,与人为善。这样能创造出一种愉悦的心理气氛,增进彼此间的和谐与友谊,从而促进团结,发挥个体的心理潜能,提高团体整体效应。最后就是搭建沟通的平台,逐步形成机制,使沟通成为学校成员间一项常规工作。比如:校务定期公开、工会定期理财、班子成员每周进行工作交流、茶话会、工作沙龙、民主生活等等,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形成制度,从而成功构建沟通机制。

四、反思学习,力求学校团体与时俱进

首先,让反思成为习惯。在反思基础上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它会使学习更具有针对性、主动性,更能享受到在学习中成长的乐趣。因此我们要求全镇教师授课后要多进行反思,各校定期开展反思交流活动,各校的行政人员写管理周记,作为镇行政例会交流的材料等等。

其次,让学校团体成为学习型组织。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创新学习方式,让学习成为每个成员的需要。学习决不只是吸取和接受,也不只是读书、写笔记。学习需要心理体验,因为有心理体验的学习,才能触动心灵。在学校团体中推行“随笔循环接力”,让随笔写作兼具“积累个人知识”与“发展团队智慧”双重的意义。把教师们每天在课堂上发生的教育故事与教学随想真实地记录下来,这是学校团体学习的一种好方式。

第三,优化团体学习策略。采取以“分享—对话—游戏”为主要特征的校本学习新形式,促使每次的学习呈现“分享—对话—游戏”三个阶段。一是分享。就是学校通过组织“分享”学习,让每个人通过电视、电脑、报刊、专业书籍、与人交流等渠道,收集新信息分享给大家。二是对话。我们的对话内容都来自一线教师的实践。如:关于作业的对话、关于公开课的对话、关于常规检查的对话等等。通过对话,从中得到许多新的启示,产生新的想法。三是游戏。我们认为教育观念的转变应该来自于教师的体验和感悟。学校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形式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让老师们感受到游戏背后蕴涵的深层次含义。

猜你喜欢
愿景团体成员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冬日的愿景(组章)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