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芙蓉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还有很多,如何联系生活学数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恰当运用合作学习方式,尊重每一位学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待于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长期的努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运用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不仅仅是自学,自学是个体行为,而课堂教学的45分钟是集体行为。所以,课堂教学中更多的应是师生、生与生之间的思维碰撞,通过碰撞闪现出新的思维火花,课堂的生命活力也正来自学生对事件或事实的感受、体验,来自对问题的敏感、争辩、启迪、认同,更来自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的惊喜。只有经历这样的感悟、体验的过程,才能得到能力的锤炼,智慧的升华。
为此,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以及时间和空间,创设一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围,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思想,反思自己的行为,分享自己与他人的想法,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豁然开朗,这是数学学习的新境界,是学生主体性、独立性、协作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下面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合作学习、主体性学习、尊重学生等策略的运用。
1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策略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数学学习的源泉。数学教育应该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活生生的数学。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真正实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譬如,教学“比的应用”:第一,土地征用赔偿金的分配问题:某村民小组共有4户人家的土地被征用,得到补偿金40万元,你认为补偿金应该怎样分?这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良好契机。一是按人口数量分;二是平均分;三是按土地面积分……学生说了多种分法后教师应进一步提问:哪种方法最合理?从而明确合理的分法是按土地面积分。第二,讨论厂家欺诈消费者的问题(课后讨论):前些天看报纸揭露了某厂家欺诈消费者的事,事情是一家食用油厂家打出广告说它的调和油花生和大豆的比是1:1,后来通过调查花生和大豆的比是1:2,你能用今天的知识(比的应用)告诉大家厂家是怎样欺诈消费者的吗?为什么花生和大豆的比是1:2而不是1:1?这样,联系生活实际的策略就用得恰到好处。
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与人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教师要有意识从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合作学习能让学生互相交流(一种想法多人享受,资源共享),思维碰撞,共同提高。在教学中要加强训练,使这一学习方式经常化、规范化,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不仅要有新的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付诸实践。
在新课程改革中,一些合作学习变成了无效的玩耍,一些自主探索变为了低效的“放养”,一些情境教学消减了学生的独立感悟,一些启发式教学堆砌了太多无聊的提问……这种现象说明:新课程改革需要有效教学,绝不能使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与新课程相悖。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虽然注意到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但还体现得远远不够。有的老师想到了让学生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但自主探索的空间不够充足。大家知道,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特别是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有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时间包袱,或习惯培养不够,班额太大,人数多难以组织实施,放手不能收回等);有的合作学习方式运用不恰当(不需用的不用,以免浪费时间,有必要用的一定要用),譬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中有一个环节:你能用两副三角板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吗?因为每人只有一副三角板,这里就很有必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活动。合作学习应注意的是:分组,应该合理;分工,为了合作;交流,需要互动;教师,明确角色;评价,指向过程。
3主体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我们提倡课堂教学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轴的教学格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面向全体学生,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目标,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力争做到每一节课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主体性教学的特征体现在独立的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三个方面,构建主体性教学活动体系必须做到以下三点:塑造新型师生关系、构建“主动参与一积极交流”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主体性教学评价机制。
主体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可采用多种方法,如:鼓励表扬,创设情境,形成竞争氛围,课件、幻灯、合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判断一节课是否成功,要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每个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4尊重学生的教学策略
尊重学生就是要把学生看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起点和目的,承认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重视、欣赏学生,倾听其意见,接纳其感受,包容其缺点,分享其喜悦。被尊重是每个人最深沉的内心需要,是学生上进的内在动力。人本主义强调,要从人的本身出发,即尊重人格。这是对学生的一种基本态度,如果说理解学生是教育的前提,那么尊重学生是获得教育成功的基础。一旦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就会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有潜能的人,这样就会促使学生获得进步,并形成健康的人格。对待孩子,老师不能居高临下地一味训斥,要蹲下来与孩子交流,要给孩子以自信,这种自信,不是一种泛泛的空谈,而要让他通过努力可以达到一种希望,教师,就是给他希望的人。尊重学生,是教师关爱学生生命发展的具体表现。因为教育本应是一种温馨,是一种生命与灵魂之间的交流,它需要用心付出。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用字母表示数”时,先了解到一位学生今年10岁,再告诉学生一个信息——老师比这位学生大18岁,试问老师今年有多大?用10+18=28的方法求出。然后师再问:当这位学生1岁的时候,老师有多大呢?一学生列式为28-9=19,老师听后一阵紧张,立即叫了另一个同学回答,终于得到了老师心中的方法和答案:1+18=19,接着继续顺着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方法就这样被扼杀了。如果这位老师能尊重学生的意见,继续问一问前一位同学是怎样思考的?学生10岁时老师18岁,当学生1岁时,老师当然是19岁,完全可以用28-9=19来计算的(10岁与1岁相差9岁)。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还有很多,如何联系生活学数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恰当运用合作学习方式,尊重每一位学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待于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长期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