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方法

2009-10-13 09:11张国英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历史教学素质教育

张国英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认知特点,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让学生既学习了历史知识,又接受了教育。真正使他们学史明智,符合当代素质教育要求。

关键词:历史教学;激发兴趣;素质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深入地、兴趣盎然地钻研学习。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孔子这句话道出了学习的最高境界。今天我们的历史教学,完全有可能做到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成为“乐知者”,从而进入最佳学习境界。在几年的教学时践中,笔者总结了几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优化导语设计,引发学生好奇心

初中生的心理尚未成熟,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历史教师,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感和产生兴趣的导语来尽快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根据教材内容,导语可以有多种形式:利用谜语、成语导入;利用名言诗词导入;利用乡土历史导入。总之,上课伊始,教师就要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从而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了,教师当然就可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导语成了一堂课成功的铺垫。

笔者在讲“西安事变”一节时,考虑到学生喜欢看电影、电视这一特点,便在课堂上让学生先看“西安事变”录像中“华清池捉蒋”的片段,并让学生简要复述几个情节,然后指出:这是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的生动写照。那么张、杨为什么要扣押蒋介石,发动西安事变,结果怎样,影响如何?这一系列的问题,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接着进入新课的讲授,学生便很容易接受了。这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发言,效果显著。

二、创设主体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

初中生已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根据这一特点,我将所要教的知识,分为几个要点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质疑问难,并通过学生的热烈讨论、分析,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所要传授的知识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融会贯通。例如在讲“中国资本主义短暂发展的春天”时,提问设疑,让学生去讨论、分析,通过讨论和分析一战期间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和情况,从而使学生明白中国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得到短暂发展的原因。再如讲“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为什么不向日本索取军费”时,提问探究,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历史与时事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初中生对时事政治是比较感兴趣的,对上课不爱听讲的学生很有吸引力,同时又能使读书较好的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知识。教师如果能恰当地将历史与时事结合起来,效果肯定不错。我在讲《南京条约》第三条“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时,联系中国当今的改革开放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学生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在历史课中,还可教会学生用历史观分析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在讲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我谈到有人提建议要重修圆明园,启发学生思考:要不要重修?一些人要求重修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马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应该重修让历史上引人无数瑕想的“万园之园”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更多的人表示反对,他们觉得历史就是历史,不重修是为了不忘国耻。于是我归纳:“被烧毁了的圆明园是近代中国屈辱的见证,它时刻警示我们要不忘国耻,要关切民族的前途命运。”历史与现实这么接近,让历史走近学生,学生还会对历史陌生吗?

四、情境再现,努力运用多媒体教学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感觉距离比较遥远。人的认知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储存。教师创造条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再现历史情境,打破时空界限,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因此,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可以插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在讲“抗日战争”时,可播放国歌等,这样通过直观教学手段代替教师的讲读,可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说,多媒体使历史走近了学生,使历史课不再只是枯燥的背诵和呆板的讲授。

五、历史与现实结合,激发学习热情

如果只是向学生传授过去的知识,学生不会喜欢。教师可在教学中适当穿插时事,让历史课也具现代气息,即在教学中联系相关的现实事例进行比较和分析,达到认识历史、进行思想教育之目的,让历史“活”起来,对学生来说,历史不再是遥不可及、枯燥无味的往事。

历史教学要抓住时代脉搏,把学生关心的事情拉入到历史课堂中来,可结合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来讲述。比如在讲到“一国两制”时,可通过阅读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台湾问题的有关讲话,以及观看《中英香港改权交接仪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等是像片使学生认识到香港、澳门回归,洗雪了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耻辱,认识到“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保障和唯一的可行之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告台湾同胞书》,使学生认识到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闪的重大历史意义。

六、创设多种形式教学

例如开故事会,或就某问题开小型辩论会、讨论会,促使学生在课余主动查阅有关资料,熟悉内容,才能在会中表现出色,所以大多数学生都会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去参与。另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一些影片电视,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直观认识和理解记忆。“表演法”尤为适合初中历史教学,即将某段历史故事编写成历史小剧本,让学生分角色到讲台前表演,这样,不用技艺很出色,学生也会为“自己演绎”的历史场面而激动和喝彩,整节课就在较热烈的气氛中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历史教学素质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