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玲
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会有压力,特别是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更加突出。就业压力和岗位的竞争压力导致了教学压力和学生学习压力。这种压力属于早发型,而且有逐渐加大的趋势。学生面临的会考、中考、高考、择业等每一个环节都对后面发展有致命的影响,所以必然增大了学生平时的学习压力和考试压力。人没有压力不行,但是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怎样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把过大的压力在心里淡化,需要老师在平时做好引导。
压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程度。如果人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浅,达不到重视的程度,自然也就形不成压力。不同的人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不同,认识也就不同,产生的压力不同,心理的适应能力也不同。人对事物的感知能力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思维和心理发育的情况,智力情况,学习的基础和水平,对自我的认知,和自己的理想、喜好,家庭的环境、学校和周围社会环境等。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心理压力主要是来自考试和升学,调整学生对学习动机的认识,理解考试和学习的关系,会减轻平时的学习压力和考试前的过度紧张情绪。
考试前有压力、紧张是正常的表现,然而不紧张的学生也有,但此类学生基本上都是对考试结果不在乎,平时就已经放弃了学习。我曾经多次在九年级的学生中做过这样的调查:“如果明天中考,你今天的心情是怎样的?打算如何度过这24个小时?”每届答案的情况大体相同,80%的学生都说会紧张,会想办法不去想它,让自己好好睡一觉,平静地走进考场,但不知道能不能做到。这其中有的学生说自己可能会出现大脑突然出现空白的情况。这种调查的结果在不同时间有明显差异。在中考前一个半月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只是说紧张。在离中考有半个月的时候,有些学生说无法想像自己会怎么样。可见压力太大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会出现混乱,对即将出现的情况失去感知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平时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考试的成绩却不是很理想的原因。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树立学习的目标和人生理想,能激励学生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去努力,使学生能不断地转化外界压力,增强内在的心理素质。应从现实的发展和需要去教育、引导学生对“学与考”的认识,不能为考而学习,那样不会学好,也不会考好。考试是对自己学习的检验,是对自己努力的一个客观评价;是为每个人平时的付出,做出比较公正的评判;是自己查找不足的机会;是今后学习的动力。把中考、高考看作平时的考试,通过它可让自己的理想实现变得更加可能。而这也是对老师的检验,让学生在心里记住,有老师和他们在一起分担,这就好比在战场上有战友一起共同作战,这样他们会感觉更轻松,也更有信心。
动机和目标是学习的原动力,必要的压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再生动力。这种再生动力的影响和利用,是不可忽视的。对学习的认识要从培养一定的学习目标开始,让学生为自己的人生做出基本规划,学习目标不是空洞的,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特点,使其既有兴趣又有可能实现目标。由于学生个体情况存在差异,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情况也随之不断变化,因此引导方法也要作出必要的调整。平时老师会抱怨一些学生学习不够紧张,感觉他们没有压力,其实这是一种表面的假象。当然,有些学生对学习不重视,但是大部分这种状态的学生是因为无法应对压力,太看重考试成绩的原因,导致心理焦虑,就用无所谓的态度来掩饰自己,逃避压力。其实他们很明白这种心理压力是逃不掉的,这种方法也不可能麻痹自己,这就需要老师帮助他们分析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应以鼓励和帮助为主,多为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引导,淡化考试成绩的影响。让学生理解学习的重要,享受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体会不到,考试后才会有所感悟,教师要利用好考试后学生短暂的心理变化,及时帮助学生去分析,刚刚经历的过程中的得与失,把成绩的影响转化为接下来学习的动力,从而增强他们应对下次考试的信心。
从心理学上讲,人对事物的态度是由认知、情感、行为三要素构成。人对事物的态度决定着心理压力的程度,所以调整心理压力也要从这三要素进行。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决定着学生对考试成绩的态度,也就决定着学生学习上的行为。反过来,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影响着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又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压力。能在这个往复的过程中做好调整,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反之则是恶性的,表现为:压力最终使学生放弃学习。
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让学生把考试看作是一次严格的独立学习。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思想,客观地对待自己的成绩,将成绩的影响转化为再学习的动力,这样不但可以减轻学生考试的心理压力,还能使学生发挥自己真实的能力,考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这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