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诗眼 悟神韵

2009-10-12 07:15
教师·下 2009年8期
关键词:碧草小园诗眼

林 斌

古人写诗词,特别注重炼字锤词,力求出现一字传神的精妙境界,诗眼便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之处。这传神之笔的得来,有时是诗人在不经意中妙手偶得;但很多情况下是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中苦吟所得,从贾岛的“推敲”到王安石的吟“绿”,如此字词皆饱含着诗人的良苦用心,是诗人殚精竭虑、反复斟酌而写成的。诗眼往往能集中、凝炼、鲜明、生动地体现诗的神韵。

一、巧抓特征,神笔状景

唐·王维《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颈联中的“明”“出”二字写出初夏乡村雨后天晴的明净清新;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比平时显得明亮;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峰峦叠现、远近相衬,比平时更富于层次感。

清·黎简《小园》:“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首联中的“动”“窥”“深”三字写出小园景色的幽静美好:“动”,小园中池水澄清平静,树木倒影其中,随着微风乍起,水中树影也随之婆娑荡漾,动静结合、画面优美;“窥”,以物拟人,写活了“山光”的意态神情,采取巧妙的角度,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风光,却说山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着这小园中的景物,巧妙突出小园景物之富于魅力;“深”,从水中倒影能看出树木茂密的深浅层次,更突出水之深、之清。

二、捕捉细节,刻画心理

唐·崔道融《溪居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三四句中的“疑”“急”二字描绘出儿童好奇、热情、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一个正在村边玩耍的儿童看到船儿进入水湾,“疑”是有客人来了,就“急”着跑回去拉开门闩打开柴门迎客。同时,从另一角度,衬托出村落的宁静和民风的淳朴。

唐·白居易《采莲曲》:“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搔头:古代女子绾发的簪子。)末句中的“落”描绘出了一位羞涩、纯真,情感真挚的女子遇到“白马王子”的惊喜之情:浓密的荷叶中,环境僻静,正是少男少女幽会的佳处;说来凑巧,上天真乃赐予良机,中意男子不期而遇,似梦却不是梦,本该畅诉肺腑,无奈羞涩作祟,不敢正眼而视也不敢低头而语,只能“低头笑”,可能是强作镇静捋了一下头发,不料却将簪子打落在水中。

三、烘托气氛,点睛传神

唐·王维《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毒龙:指世俗杂念。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颈联中“咽”“冷”二字烘托出山林的静谧冷寂:山间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乱石中艰涩摸索,其声呜然哽塞,“咽”字以水声衬托出山林的幽深与僻静;山林幽暗,凄清的残阳映照着幽深的山林;山中一派冷寂,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唐·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诗的关键在于首联中“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这个“冷”字,既是郡斋气候的冷,更是诗人心头的冷;是案牍劳形的烦恼,是官场政敌排挤的孤苦,是忆念道士的凄苦。诗人由“冷”想起山中道士,道士在寒冷中打柴煮“石”,艰苦修炼,诗人想送一瓢酒安慰,而道士逢山住山,见水止水,行踪不定,何况落叶满山遮没踪迹,自己心中的寂寞,也终于无从消解。

四、淡中显奇,深情无限

唐·白居易《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乱雪千花落,新丝两鬓生。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江上今重去,城东更一行。别花何用伴,劝酒有残莺。”颔联中“老”“春”二字看似平奇,年老之际被授予为吴郡守,春天辞别洛阳城。但细加咀嚼,花谢花飞,岁月如梭,白发已爬满两鬓,本该大展鸿图的盛年无所作为,老年才被授予吴郡守,字间蕴含着无尽的遗恨和一丝不满;洛阳牡丹名天下,春天洛城景无限,可惜“我”无福消受,平奇的“春”中饱含着不尽的留恋和痛惜。

唐·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怀着一腔崇仰钦慕之情,问路寻途,来到祠堂不观赏巍巍的殿宇和凛凛的塑像,却注意到碧草、黄鹂,萋萋碧草“自”春色,呖呖黄莺“空”好音,荒凉与寂寞溢于言表。庭草自春,何关人事;新莺空啭,祗益伤情。感伤、孤寂,凄苦之情便从“自”“空”二字弥漫开来。

仔细探析作为诗眼的词的词性,或为动词、或为形容词、或为形容词作动词,居动词者较多。大凡运动的东西,往往最富有感人的魅力。我们通过捕捉诗眼,往往能找到一个走入诗作的切入口,结合诗中的意境、形象,把握诗作情调的“冷暖”,揣摩诗人细微的情思,让学生在认真深入阅读探究时,充满趣味地品析诗眼,体悟神韵,这必将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开辟出广阔的天地。

猜你喜欢
碧草小园诗眼
作 品:乡村旅游风景绘画
——小园台榭听蝉鸣
樊莉
吴闻章
孙剑
诗眼
药王谷石林
宁死不屈的小英雄汤小园
岁末感怀
紧扣诗眼深化小学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