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融入生活

2009-10-12 07:15
教师·下 2009年8期
关键词:公式中职教材

单 晨

前段时间有幸跟随数学组里的陈老师做了些工作,其主要是围绕当前新的一轮中职教育教学改革中数学改什么、怎样改,或修订,或编写一些教材章节等问题展开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新的教育教学思想,也留下很多心得体会。

过去的数学教学以应试为主,一切为考试服务。数学的计算技巧、公式变化、逻辑证明等诸如此类的应试基本功让中职学校的学生被筛了下来,成为了失败者,感觉好像他们就学不好数学了一样。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难上,这也是中职学校数学老师公认的。学生的主观因素、客观条件都决定了数学课不能像以前那样上了。

要让我们的孩子学到东西,就必须从根本上重新唤起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那首先要了解学生数学没学好的原因是什么。我做过调查,一开始的原因无非就是计算技巧难领会,公式太多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导致学生在应用时才去找公式,而纠缠于计算当中。久而久之学生们就逐渐感觉数学就是这些枯燥无味的计算公式,这样,学生就体会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了,当然也就学不好数学了。对于这些从初中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再像以前那样上数学课,他们又怎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呢?由于职业学校没有了升学的压力,教师有条件把普高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撇开。所以中职数学的改革就迫在眉睫。

就改什么这个问题,有的老师认为要改教材篇幅、改知识难度,把过去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材重新删减,由原来四个例题减到两个,长句改短句,等等。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因为中职的学生学不好数学的最初原因是记不住公式,慢慢地导致了计算能力差、分析能力弱,这样的问题日益明显,形成了恶性循环。我们的学生不是脑子笨,相反很多学生脑子转得很快、很灵。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在临近下课,出了一道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应用题:甲、乙两车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车速度为每小时50公里,乙车速度为每小时40公里,他们在距离中点20公里处相遇,求两地相距多少公里。很快班上一个平时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的同学第一个解出了答案,而其他所谓平时成绩尚可的学生还没有结果呢!

既然不能像前文所说的那么改,那我们数学改什么呢?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现在计算机技术那么发达,计算技巧再复杂的题目,不到一秒就能给你答案。公式是死的,非要孩子记住那些枯燥无味的公式,不符合我们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原则。这么说来,原先的教材再怎么改都不会适合我们的教育对象。因此,中职数学教育教学的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孩子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至于计算问题就交给计算机吧!所以我们需要一本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课本,帮助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在其他各个学科中的实实在在的应用,以及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无处不在,让孩子觉得哪里都离不开数学。这样,孩子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会被激发出来。

比如,服装专业的学生在衣领的设计中就可以用到三角函数的知识;机电专业的学生就会碰到正弦波的问题;财会专业的学生会有更多的机会碰到统计知识。类似的应用到数学知识的地方还有很多,邀请各位专业的骨干老师把本专业当中用到数学知识的地方一一罗列出来,一个问题、一个解决方法,最后附上相关数学知识的概念、思想方法。这样的一本教材才是符合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孩子特点的教材,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原则。

当然,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上,还要包括教师本身思想上的改革、教育教学手段上的改革。很多教师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就是记不住,却不知在自己讲的过程中所创设的背景不切合学生实际。在建立教学背景时,教师不要全盘套用课本,应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来创设教学背景。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华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和生活关系的精彩的描述。为了让职业教育班的学生能学好数学并将其运用于实践,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件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依托生活,使用生活”。学校老教师可能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难一下子完全转变,但是思想上要有改革的意识;新教师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应该走在数学改革的最前沿。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不断发展,过去有些只能通过静态模型展示的,现在可以通过多媒体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这些都是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孩子求知欲望、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改革的路是辛苦的,需要我们每个人去摸索、思考、总结,把每个人的智慧火花集中在一起那就是火把。让我们高高举起火把,照亮前方的大道。

猜你喜欢
公式中职教材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