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峰
兴趣属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农村中学的“学困生”的智力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差异,因而从挖掘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入手,对“学困生”进行兴趣教育,应该能使“学困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保持下去,从而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内在动力,能够克服学习中的各种挫折,让“学困生”们在“兴趣”老师的培养教育下在各方面逐步得到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重视实验课教学,以一些典型有趣的实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思索得来的,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多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在大气压一节的“双管试验”,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到大气压的存在,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对这些奇怪的现象,容易激发学困生的求知欲,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尤其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学科,他们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上课,在上新课前可以做几个典型的实验把学生带入学科的大门。例如,拿出一个杯子和一张纸让学生检查一下是不是普通的杯子和纸,然后装满一杯水,把纸放到上面,再问学生,杯子倒过来后纸会不会落下,水会不会流出,让学生议论一会后,再做出倒杯纸托水实验,此时学生都会发出赞叹声,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惊异和喜悦。这些直观的演示,可激发“学困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高涨的情绪,为新课的讲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精心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情景是与学习目标相应的知识活动。是一种人为优化的场景,这种有意识创设的,优化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客观情景,在教师语言的启迪下,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心理场景,如临其境,不仅能促使全班学生,全神贯注地认知,而且能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如在讲摩擦时可让学生回忆在家推车时,同样重的车走在水泥路上和土路上走的用力情况,找出用力不同的原因;拉重车和轻车的用力情况,找出用力不同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用学生熟悉的场景举例子即使“学困生”也会主动参与讨论,因为他有生活亲历,现象直观,结果易得。
三、经常“肯定、承认和赞扬”学困生,激发其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努力发现学困生的优点、长处、能力等,适当地赞美“学困生”,不仅教师可获得学生的好感,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马克吐温说:“我能为一句赞美之词不吃东西”,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却反映了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善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与学习主动性,有一次学生在室外出黑板报,上课时才匆匆收场,他是一个学习较差但粉笔字写得很好的学生,我看了一会说黑板字写得不错,比我写的还好,好好练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后来这位学生学习开始认真起来,一个学期后成绩大有起色。慷慨地赞美学生,让学生开心,我们并不会有什么损失,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时时提醒自己就能做到。
教书处处皆学问,只要我们心里装着学生,就会有进步!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长宁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