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爱成
新课程标准带着鲜活的新理念,向我们走来。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成果,交流彼此的情感。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追从者,师生双方处于“双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肩上的责任不再仅仅是如何“教”,更重要的是如何“导”。如何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
一、把握当代学生特点,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了解当代学生的特点。现代的中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又遇上了信息更新的世界环境,他们从各种媒体接受大量历史信息,又不知前辈经历的“政治运动”,因此他们知识面广,思想活跃,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发表意见,甚至口无遮拦,但他们对以前的阶级压迫、民族耻辱、生活艰苦全无切身体验,因此他们很少关心国家而看重自我,甚至于是非不分。他们的思想状态如此,又通过电视等媒体接触各种历史观点和现象,当他们学习课本中的历史材料时,常常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对学生的发言,机敏分析,及时引导。例如,在讲到秦末农民战争时,让学生讨论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就有学生说:陈胜是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为了做王;前些时候学生观看了爱国主义影片《红岩》,就江姐进行了讨论,就有学生说:许云峰、江姐真傻,国民党特务说释放他们的条件只有一个,只要在脱党声明上签个名就行。签个名有什么难?有什么了不起?等出来后向党组织解释:那是假签名,是为了出狱,为了给革命更多的工作。不就行了吗?如此简单,何必去死呢?
如何让年龄小、知识浅、生活阅历贫乏的当代学生,从历史学习中得到大如世界观,小到做人品格的教育,确实需要我们做历史教师的及时引导。
陈胜、吴广起义,从大泽乡遇雨,大水横溢,到无法按期到达戍地,秦律严酷,“法当处死”,在此进亦死,退亦死之境地让学生设身处地想一想,顺理会得出起义是逼出来的概念。再来看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语,学生就不会得出陈胜是为了做王才起义的结论了。这时,教师继续引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只能理解为农民们被逼上绝路的一种反叛宣言,一种对统治者的仇恨,一种对起义者的心理鼓动。
这样引导使学生由历史事件的知识认可到情感的认同,当完成情感认同的飞跃,上升到理性认识之后,进行爱国主义等德育教育就顺理成章了。
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例如,学习“西安事变”这一课时,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1)课前让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和人物,即就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等人;(2)西安事变前中国形势;(3)汪精卫其人;(4)周恩来代表的中共;(5)为什么不杀蒋介石?等内容让学生畅所欲言。其中就事变该怎样解决?是放蒋,还是杀蒋?同学们讨论得最激烈,争相发言。绝大多数同学说,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早就该杀了,这正是好机会。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不杀掉蒋介石呢?学生们就史实结合各自的智慧,情感发表了他们的观点。他们钦佩张、杨爱国的人格,赞同国共合作有利于抗日,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振兴。
现代教育研究成果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平山县平山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