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图
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识字、解词、品句、赏文、体情、揣意尽在其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五大环节中,阅读教学耗时最多、费劲最大。我们的学生天天都在阅读,从小学开始不管是精读还是略读,学过的课文不下几百篇,可到头来为什么却不善阅读获取知识,甚至看到读书都头疼呢?从学生语文考试中阅读题的大量失分,到近年的调查发现国人阅读率每况愈下,均可证明这一点。我想原因之一,是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太过于强调学生要从阅读中品味那令小学生摸不着头脑的所谓“人文性”,从文本中“挖”出“大道理”,而忽视了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从以前的 “满堂灌”,到如今的 “满堂悟”,满堂的任务让学生如机器人一般疲于应付,教师却极少放开手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应用阅读的能力。几年下来,学生不但没有锻炼出实用的阅读本领,更为可怕的是在长期的“压抑”下丧失了阅读的兴趣。
要学生善阅读、会运用,单靠坐在课堂内训练是不切实际的。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们必须结合生活这一宽广的舞台,让学生有充足的空间得以“大展拳脚”,从而使他们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提高课外阅读的技能。如我班很多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他们和爷爷、奶奶在日常生活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对于某些家用电器、日常用品、药物等,不知道怎样使用,这时就是让阅读有“用武之地”的大好时机了。我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了解其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有效期限等,把获取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如此学以致用,既帮助家里解决了问题,给学生增添了一份成就感,更使他们切身体会到学语文、善阅读的好处,学习的积极性自然更高涨了,这比任何表扬、鼓励都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