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独立学院公共英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2009-09-22 08:04胡丽娜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分级教学公共英语独立学院

【摘 要】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作为教学改革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生源英语层次的复杂性和公共英语的教学现状,阐述了独立学院公共英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认为独立学院更适合采用分级教学法,因材施教。

【关键词】 独立学院;公共英语;分级教学;因材施教

大学英语属于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且独立学院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偏低,学生的英语水平差距悬殊,因此,作为独立学院这样生源英语层次较复杂的院校,很有必要采用分级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独立学院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

独立学院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母体优良的办学资源和社会优厚的办学资本,使独立学院一经产生就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和较好的发展前景。随着独立学院招生规模的不断壮大,在校学生的数量也逐年增加。学生人数猛增,师资力量及教室相对不足,各高校纷纷采取扩大班级规模即大班授课的方式来缓解这一矛盾,独立学院的公共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大学英语属于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班级的规模一般应控制在35 人左右。但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班级人数在50~70 人,有的课堂甚至超过100人。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英语师资的比例是1∶130,而且班容量有愈来愈大的趋势”。

二、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1、独立学院生源成绩与本一本二有相当的差距

学生不再都是来自青年群体中的精英层次,独立学院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成绩大多在中等或中等偏下,学习基础不很扎实。这是从下表种自然得出这一结论。

福建省的独立学院在2004年到2008年的录取控制分数线与本一都相差80分以上,大部分相差100分左右。在2004年和2005年这两年间,与本二的录取控制分数线相差理工24分,25分,文史16分,17分,但事实上这两年独立学院最终录取的分数线都至少降低了20分录取。2006年到2008年这三年理工类与本二都相差接近50分,文史类基本在30分左右。从现在的情况可以预测,未来几年本二和本三省控线的差距将稳定在这一水平。即使在同一学校,不仅母体学校学生和独立学院学生录取分数有较大区别,就是独立学院学生之间录取分数分布也存在较大差距。生源水平参差不齐,与之相伴而存在的心理状态和对未来追求的目标也与本一和本二批次学生存在明显差异。

2、独立学院学生的大学入学英语成绩差异悬殊

此表统计的是总分为150分的所有2008级诚毅学院新生的英语成绩。调查显示,2008级新生的入学英语成绩中最高135分,最低28分,平均分93.45分,70分以下的480人占15.47,110分以上的有360人占11.60%。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偏低,差距更是悬殊。在多年独立学院公共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独立学院的学生存在着两个极端:有一定比例的学生甚至连单词课文都读不出来,写作时基本上没有一句完整的句子,这些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当差根本无法跟上大班教学的进程;也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不但英语基础相当好,而且口语也讲的很流利,不乏在各级各类英语比赛中获奖的人才,这些学生中大部分家境比较好,从小接受过各种英语培训或者课外辅导。

3、大班教学不能顾及学生的差异,难以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要求

随着素质教育的理念对学校教育的逐步渗透和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从传授语言知识向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转变,大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变得越发突出,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一、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动力不同,难以齐头并进,教师上课难以确定教学目标,以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要求。连音标无法识别的这部分学生需要从最基础的讲起,但基础好的学生希望多进行口语训练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第二、教师超负荷运转,教师工作热情难以为继,大班教学的推行,要求教师不断提高适应新的教学设备和新的教学方式的能力。第三、教学改革滞后,师生缺乏相互交流,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第四、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习自主性普遍降低,学习兴趣普遍消减。

4、学生学习动机不足,自觉性及忧患意识差

与一般性本科学校学生相比,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对优越,忧患意识弱,认识社会能力不足,因此,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基础更加薄弱,学习动力不足,英语水平也更加参差不齐。大学相对宽松自由的氛围,许多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自小耳闻目睹社会急剧变革和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接触面比较广泛,思维比较活跃,自我表现比较强烈,习惯于安逸的生活状况,要求享受的愿望迫切,具体表现在周末和长假返家率较高,学习时间没有保证。一项独立学院学风状况的问卷调查显示,除第一课堂外,只有30%的学生每天自修学习的时间在3小时以上,而60%的学生习惯于在宿舍完成学习任务。这一现象明显有悖于大学学习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要求。

在以上所分析的独立学院的情况下,如果对入校的所有学生实行“一刀切”,按照统一的教学目标,使用统一的教材,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最后用同一标准对他们的成绩实行评估,其结果必然是不佳的。

三、独立学院公共英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1、分级教学内涵

分级教学,就是从实际出发,本着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的原则,把一个年级的学生根据知识学习、能力形成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与个人意愿相结合进行分班,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学生管理制度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分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分别进步。从认知学的角度来看,Krashen 的“输入假说”与“情感过滤假说”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理论依据,是构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精髓。

2、公共英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作为教学改革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成为高校公共英语课教学的一项改革措施,特别是在独立学院这样生源英语层次较复杂的院校,更适合采用分级教学法,因材施教。

(1)分级教学便于在教学上采取统一标准,教学效果更为直观、明显也有利与因材施教。分级后学生英语知识能力大致相同,教师更易于把握学生的整体水平,便于选用同一教材,采取统一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就更强,学生进步就会更快。把基础高低悬殊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班级,教师难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进行因材施教,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消”,出现“教师白费力,学生不受益”的尴尬教学局面。而“分级教学、因材施教”则可避免这一“不讨好”的尴尬教学局面出现。每个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培养他们的最佳智能结构必须有程度上的差异。这样的差异应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区别、正确引导,使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在其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为此,应依群体对象的特点和教学目的任务的不同而因材施教,使优秀的学生学到更多的语言技能,为他们创造进一步发展的条件,而基础薄弱的学生也有机会掌握基本功。

(2)分级教学更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有利于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力求形成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乐学、善学”的学习态度。在公共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动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师的教学必须让学生在每次课后都有所收获。包括知识的收获及技能的收获。其次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每一次成绩都会强化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肯定,学生对自己良好结果的取得都会鼓励学生继续向更高的学习目标努力。分级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个性化发展空间,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分级教学后,教师备课更有针对性,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以及各种方式和方法的综合应用,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学生课堂上的良好反馈给教师带来了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又会大大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总之,独立学院公共英语分级教学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它顾及学生的差异,适应了当前英语教学客观实际情况的要求,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发挥的要求,符合由简至繁、由易至难、由浅至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只要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分级教学一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英语综合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家义,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10][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 陈国和,王伟忠.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分析及学生工作对策的思考[J].中国高校研究,2005(2).

[3] 周积君,试论独立学院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分级教学[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5).

[4] 李 中,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利与弊[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人文学科版 2008(9).

[5] 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6] 左焕琪.外语教学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胡丽娜(1982-),福建安溪人,职称:助教.

猜你喜欢
分级教学公共英语独立学院
基于ESP视角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浅谈完善钢琴分级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浅谈高职公共英语实践教学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模式探索
构建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