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苓 江碧玉
【摘 要】 文化是语言教学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阐述了在独立学院中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的必要性。指出独立学院中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应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比较原则、同化原则和宽容原则。最后提出了几种简单易行的文化导入方法以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文化导入
一、文化与语言范畴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文化是一个民族建立在自己的信仰、价值和规范体系之上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观念,每个民族都有其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定的文化,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语言习俗等。文化与语言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早在19世纪后期,外语研究领域中的学者及广大英语教师便已意识到并越来越重视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陈申,1999)、盛焱(1989)曾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是语言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了个别情况外,学习第二语言,必须同时学习第二文化,否则就是不完全的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影响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笔者对几所独立学院的调查,目前在很多独立学院中的大学英语教学所使用的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师的水平均与其他本科院校相当。但是,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平往往比其他本科院校学生的水平差一些——他们的高考成绩相对较低。这就为独立学院中的大学英语教学增加了难度,同时如何在独立学院中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便变得尤为迫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尤其是在独立学院中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
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较差,很多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主动性不够好,因此,在独立学院中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尤其应该根据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循序渐进地进行。导入文化时,教师应该考虑教材的难度和广度。在文化导入初期,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经常使用目标语,想法设法鼓励他们主动去了解目标文化知识;这时,教师应该尽量忽视或尽可能少地去纠正一些无关紧要的语言错误。在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语言知识及一些文化基本常识后,文化导入的重点便应该放在目标文化中的价值观、信仰、生活方式等文化的非物质方面,从而达到使学生产生文化移情的能力。
以学习西方节日为例,在讨论圣诞节时,教师首先可以鼓励学生去搜集一些关于圣诞节的基本信息,如:Santa Claus,family reunion,gift-giving,Church celebrations,and the display of various decorations including the Christmas tree,lights等。等学生收集到这些基本信息之后,教师再去引导学生探讨稍深层次的问题如:the origin of Christmas,Christmas and western values,等等。只有这样循序渐进地去导入文化,去引导学生,学生才会对目标文化以及目标语产生兴趣。
2、比较原则
在文化导入中实行比较原则(comparative principle)是指教师在导入文化时应该将目标文化同本国文化进行比较,比较二者的异同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目标文化,从而促进他们的跨文化意识。《21世纪大学英语》第5课A篇课文题目是The ABCs of the U.S.A.:America,Seen with European Eyes,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American Values和American Dream,同时让学生比较美国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异同点。通过学习,学生会了解到Confucianism和Protestantism对中美文化的影响,更加深刻理解Collectivism 和Individualism之间的差异。
3、同化原则
在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导入文化仅仅让学生了解目标文化是不够的,文化导入的更重要目标应该是使学生灵活运用目标文化并让目标文化中的有用部分为他们服务。通过同化原则(assimilative principle),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吸收目标文化中诸如历史、宗教、价值观等任何对他们有用的东西。
4、宽容原则
在文化导入时,实行宽容原则(tolerant principle)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宽容原则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Samovar & Porter 曾经指出,很多跨文化交际行为难以预测且经常涉及到不同的价值观和习俗,这样在跨文化交际中便会经常产生交际冲突。因此,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文化导入向学生灌输文化多样性、尊重目标文化的观念,从而使他们能够宽容不同的文化,避免文化中心主义。
三、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
1、构建学习者共同体,促进合作学习
Moran认为,在某种特定共同体中解释文化现象有助于使学生用自己的视角去解读该文化。在导入文化时,要想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化和语言学习中,教师可以将教室重新构造成学习者共同体。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装饰教室来达到这一目的:通过粘贴海报、剪报等装饰教室;通过准备如电影票、列车或飞行时刻表、菜单等直观教具创造一种仿真的目标文化共同体。在这种学习共同体中,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必要的;教师的角色是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去实践他们的目标文化知识和交际能力。
在进行文化导入时,为了构建学习者共同体,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将一个班级的学生按寝室或成绩来分成若干小组;然后按小组分配任务;最后,经过学生的准备,下次课堂上让学生按小组做presentation。如,在学习《21世纪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一课Winston Churchill — His Other Life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去搜集以下背景知识:Winston Churchill,Word War I,World War II,and Muse。下次上课时,让每个小组派一个speaker做presentation。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了解了课文的背景知识以及一些西方文化;同时,因为经过小组准备,他们做presentation时的焦虑感也会减少,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增加了。
2、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可以让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积极、更加有意义,让整个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导入文化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活动,如:文化背景知识讲解、比较、讨论,角色扮演,值日报告等。
文化背景知识讲解可以使学生更好理解所学内容,这种方法在讲解课文和试题时同样适用。如,2007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中的第二部分第6题:What do we learn about Silicon Valley from the passage.A)It houses many companies spun off from MIT and Harvard.B)It is known to be the birthplace of Microsoft Company.C)It was intentionally created by Stanford University.D)It is where the Internet infrastructure was built up.如果学生了解相关背景知识:硅谷是政府为了留住斯坦福内一地区的留学生,提高当地经济的一个政策,以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一流大学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为依托而设立的,那么学生便可以轻松地选出正确答案C)。在讲解这个题目时,教师最好再扩展关于硅谷的其他知识,并介绍美国的Route 128。通过这种文化背景知识介绍,让学生感受到了解目标文化的直接好处,学生探索目标文化的兴趣便会更加浓厚。
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及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适当安排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或是组织学生排演一些诸如Cinderella之类的英文短剧。角色扮演可以根据教材中的课文内容进行,每次时间控制在十几分钟内。短剧排演一个学期可以安排一两次,每次安排不同的小组表演不同的内容,指导学生课后去准备服装、道具、台词等,表演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后进行。
值日报告可以在每次课上进行,每次课安排一两个学生做值日报告,值日报告时间可以控制在3分钟以内,内容可以和课堂内容相关,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西方文化的能力,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
3、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探索目标文化知识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因此,课外时间对目标文化的探索便成为文化导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阅读及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流等途径来探索目标文化知识。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较弱,教师可以采取一定手段进行监督、激励学生主动探索。教师可以定期举办英语文化知识竞赛来测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优胜者采取适当奖励;同时教师可以联合学生干部组织英语角等活动来检验学生探索目标文化的成果。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教师一定要注意调整好自身角色和自己的教学理念,注意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进行文化导入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将各种方法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Moran.P.R.Teaching Culture:Perspective in practice.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2] Samovar,L.A.,R.E.Porter,and L.A.Stefani.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5th ed.).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3] 陈申.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4] 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5]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 盛焱.语言教学原理,重庆出版社,1989.
[7]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