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模具专业岗位对接的教学改革

2009-09-09 05:42王军民
职教论坛 2009年17期
关键词:模具专业教学改革

摘要:根据岗位技能要求,有针对性的在模具专业课程体系、岗位技能教学和考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实践,实现了模具专业与模具岗位的对接。

关键词:模具专业;岗位技能;教学改革;岗位对接

作者简介:王军民(1967-),男,硕士,江西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具设计与制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09)17-0031-02

当前影响高职模具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首要因素是课程的应用性和技能性相对薄弱,造成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从业岗位技能有一定的脱节,不能很好地适应岗位的需求。随着数控设备的广泛应用,模具CAD/CAM技术逐步普及,模具设计和制造水平快速提高。模具专业教学必须跟上这一形势,因此只有通过对模具专业的课程体系、岗位技能教学和考试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出“合适人才”对接“合适岗位”。

一、确定模具专业“合适岗位”

近几年来,虽然高职模具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一直以来仍存在一些问题:(1)注重专业自身的系统性、完整性,但与企业和社会联系不紧密:(2)注重对理论结构的分析,但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脱节;(3)实习教学只注重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对学生岗位技能培养重视不足,往往是企业在接受了学生以后还需花很长一段时间去培训他们的岗位技能。可见,泛泛而谈的“宽基础”教育缺点暴露无遗,因此高职教育教学必须具有目标性、具体性、特色性,需要给学生确定合适岗位。

模具岗位群工作人员主要在汽车、电子、航空、仪表、轻工、塑料和日用品等行业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技术工作。在重点考虑我市模具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认真分析模具岗位技能要素,结合我院办学实际情况,我们确立了模具设计师、模具制造和模具钳工等三个工作岗位为模具专业的合适岗位。

二、以岗位技能为目标进行教改

围绕模具岗位技能确定课程体系与生产过程相对接、课程标准与行业规范相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相对接的原则。模具设计师应具备塑料模具设计、冷冲压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工艺等岗位技能;模具制造应具备模具制造工艺、机床操作、模具结构设计和模具拆装等岗位技能:模具钳工应具备模具修配、模具结构设计和材料成型等岗位技能。

1构建“一基二艺三能”模式。目前我院模具专业的办学条件已初具规模,拥有数控加工中心、线切割、电火花、数控车等先进的制造设备,能够完全满足学生的岗位技能培训,根据岗位技能培养目标,形成了“一基二艺三能”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所谓“一基”是指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二艺”是指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和塑料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两种设计能力,“三能”是指模具CAD/CAM技能、模具现代加工技能和模具钳工技能三种制造能力。

2整合主干课程,建设精品课程。根据这一模式。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重点以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岗位能力培养为主,对模具专业主干课程进行整合。(1)把机械制图、技术测量、CAD等整合为《工程制图》;(2)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和高分子材料整合为《工程材料》;(3)刀具、夹具、制造工艺及机床设备等整合为《模具制造工艺基础》;(4)将数控机床与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整合为《数控加工技术》;同时两门精品课程:《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和《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通过对课程的综合整合,针对岗位技能培训目标筛选教学内容。

3形成三个主要实践培训模块。根据三个工作岗位,将专业分解为三个主要实践模块:(1)模具CAD/cAM模块: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和PRO/E、UG等专业模具设计软件进行冷冲压和塑料模具设计;(2)模具现代加工模块:要求学生能熟练地使用手工方法和CAM方式编写数控加工程序,操纵CNC设备:能熟练地使用电火花成形机床及线切割机床加工出合格的模具零件;(3)模具钳工模块:能熟练进行模具装配、试模、调整及维修,熟练地使用模具钳工常用机械设备、辅助设备和相应的工装、工具进行模具装配,具备在现场分析、处理模具加工与装配工艺问题的能力。

4增设岗前柔性专门化模块。岗前柔性专门化模块根据学生校内学习及校外顶岗实习的状况,考虑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开设了四个常设专门化模块:(1)冷冲压成型模具;(2)塑料成型模具;(3)模具CAD/CAM;(4)模具数控加工技术。专门化模块实行动态管理,模块具体选题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实践问题。

三、“合适人才”对接“合适岗位”的措施

1搭好一个多媒体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应从新生入学开始,贯穿整个学制。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电子讲义、课件、动画、实训实录、图片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更好地帮助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消化理解,突出解决模具课程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学生也可以利用该平台强化CAD/CAM技术与数控仿真技术的学习。

2采用“一体化”教学。把“以教学为中心”转变到以“岗位技能培养为中心”上来,采用项目式、核心实例贯穿式等多种“一体化”教学方法,把理论教学与岗位技能教学相结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程内容环节安排上,注重采用“理论一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渐进的方式,以讲清概念和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加强岗位技能的培养,强化实物制作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3实施“项目化教学”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将企业的设备和人力资源引入学校,学校为其提供场地和工作条件,校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双方推出的“模具CAD/CAM”项目化教学,根据产品开发的流程设计教学内容,以企业为主实施教学,使学生具备承担该项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让学生达到能完全胜任从设计、生产到检验工作是该项目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所用设备(机房、软件、加工中心等)也完全由企业投入,企业的专门人才能把市场通行的、成熟的、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掌握先进理论的同时,更加突出地表现为“会干”,用企业的话说,这样的人才“顶用”。

4改革考核考试方式。为了使培养的学生即能保证企业模具岗位的不同能力需求,又能保证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技能和持有相关的岗位证书,实现专业与岗位零对接,我院实行了“双证毕业”。在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注重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岗位技能的结合,确定了高级工证为模具学生必须考取的证书,鼓励学生考取助理模具设计师、CAM高级程序员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5开展岗前对接培训。根据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学生前期的学习主要以有共性的岗位进行训练为主,但模具的种类多、企业的类型也不同,就业的岗位也各不相同。因此,学生毕业前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和个人意愿,选择一个专门化模块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也可由系部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对模具人才的需求,选择1~2个专门化模块进行教学与培训,整个培训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通过岗前培训使学生成为一合适人才。

突出岗位技能培养是我院模具专业教育的主要特色,通过改革学生的适应性强,就业率很高,改革取得到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还需加大课程改革建设力度,完善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岗位技能为目的课程教学体系,使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更能够适应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模具专业教学改革
科研项目驱动下的模具专业创新实践教学探索
科研项目驱动下的模具专业创新实践教学探索
微课在模具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逆向工程技术在高职模具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