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转变

2009-09-01 09:03韦瑞周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三味书屋百草园情感

韦瑞周

语文是基础学科,是母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都需要学生在教学中自主积极的参与中体现出来。而怎样才能让学生参与进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语文教学呈现出一种动态效应呢?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

课堂上究竟应以谁为中心?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定学,教师是主角,学生是围绕教师转的配角。在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的课堂里,学生只有顺从、适应。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慢慢地也就形成了“等”、“靠”、“要”的惰性,习惯被动学习。这种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因而,应实现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的转变。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存在两个方面过程:一个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的过程。另一个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成其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

然而,传统的教学理论只看重认知过程,却忽略了情感过程,抛弃了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这也是造成当前学生厌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教师与学生都有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也就尊重教师的劳动,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达到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师生的参与性也就充分调动起来了。因而,应实现教师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的转变。

二、课堂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和掌握课本知识或是跟着老师按设定的模式重复操作,逐步掌握由别人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

新课改要求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教师应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积累知识上,从而真正实现变“教”为“不教”。

(一)激活思维,让学生动脑

人们普遍认为人的智能结构一般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想象力、语言表达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构成,而其中思维能力则是智能活动的核心,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是人特有的认知活动。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

首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着眼于“三个联系”,即联系旧知识,联系已有的生活体验,联系社会热点设计思考题以激活他们的思维。如:在教读余光中的《乡愁》时,我设计如下问题:

1.关于思乡的诗我们学过或见过哪些,请在记忆中搜索出来背诵一下(联系旧知识)。

2.该诗主题是盼望海峡两岸统一,可是“台湾问题”现在很棘手,你认为阻碍两岸统一的原因是什么(联系社会热点)?

其次,注重挖掘可供学生进行丰富联系的语言,情节等因素,让学生进行合乎情理、符合逻辑的想象,与作者形成共鸣。

如教《孔乙己》一课时,就充分利用人物语言的空白,故事情节的空白。文中是这样写的:“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低声说道:‘跌断、跌,跌……”这里是孔乙己想辩而不能辩的情景,可以让学生根据语境补充未说出的内容。

让学生沉浸在作者创设的艺术境界中,感其情、悟其理,发挥联想、想象的优势,将会有一个新的“创造”。

(二)激活兴趣,让学生动口

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好几年,但穿新鞋走老路滔滔不绝地说教,在当今的语文课堂上仍屡见不鲜。

这种说教留给学生的往往是被动的接受。我认为,运用质疑与释疑的教学方法,是一个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途径。我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向学生提出:“作者描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一位学生说:“作者童年时期喜欢百草园,不喜欢三味书屋。”我说:“作者为什么喜欢百草园的生活,不喜欢三味书屋的生活?”另一位学生接着说:“因为百草园给作者‘有味,而三味书屋的环境呆板,气氛严肃,礼节繁多,读的书似懂非懂,又不允许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还有惩罚学生的规矩,所以他不喜欢三味书屋的生活。”我对这同学的回答作了肯定。

蓦地,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作者既然不喜好三味书屋,怎么还怀念他偷偷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子玩耍的情景和老先生读书入神的画面呢?”我还没来得及指定人来答疑,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质疑:“三味书屋这样可恶,作者对先生为什么还尊敬呢?”

最后我释疑:“我们不能说作者完全不喜欢三味书屋的生活。作者对先生尊敬,是因为先生方正、质朴、博学,他不常对学生用戒尺,不常罚学生跪,在森严的封建教育制度下,老先生还是比较开明的,我们要否定可恶的封建制度,不能完全否定旧学校的老先生。”

在课堂上,运用质疑和答疑的教学方法,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创设气氛,学会动情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要设法调动学生的情感。

1.教师要善于创设唤起学生情感的环境。

环境影响人,环境造就人。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可以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

学习《三峡》时,学生通过听录音,看录像,去体验“素湍、绿潭、怪柏、悬泉、飞瀑”等文字的描述,树立美的意识,激发美的情趣。

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播放《骏马奋蹄》,既很好地渲染出辽阔万里,生机勃发的意境,还能使学生体验到一代伟人面对苍茫大地所抒发的斗志豪情,更能产生对青年毛泽东的一系列联想和想象。

2.教师要善于动情。

教学过程总是伴随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带着激情进入角色,才能带着学生进入情境之中。

学习高尔基的《海燕》时,我在介绍文章背景后,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进行饱含激情的朗诵;再通过精练的阐释,把学生带入那无产阶级革命与沙皇黑暗势力殊死搏斗的历史时刻,使学生深切体会到作为革命者化身的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的英勇无畏和乐观豪迈的精神。

接下来的学生朗读,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等,无一不是在自己的激情诱导下进行。这样,教师始终以自己的情感拨动学生的感情的心弦,带动他们情感的发展,教师的情感成为联系文章作者与学生感情的纽带。这样学生与文章内容的距离接近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增强了。

3.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体味,感受生活。

在创设情境,投入情感的基础上,要注意引导学生捕捉文章中的气息,让学生从中理解生活,学会生活。

学习朱自清先生《春》时,我亲自带领学生去感受春天的温暖与美好,去体味“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味道,经过切身的感受体悟到春天勃勃的生机,旺盛的活力。

学契诃夫的《变色龙》时,则让学生观察社会上那些惯于见风使舵,趋炎附势之人的行为,感受其灵魂的丑陋。注重情感体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4.教师要设置活动,让学生动手。

在动脑、动口、动情的同时,我还注重训练学生动手的能力,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

如在课堂教学中学习事物说明文《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等课文时,我有意安排手巧的学生制作了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实物模型,意在通过动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习《天净沙·秋思》时,就通过引导学生先吟诵后作画的形式,在头脑中呈现出“枯藤、老树、昏鸦”以及萧条、荒凉的秋景,还有以这些景物、景色为背景的“断肠人在天涯”的整体画面,进行感知体验,从形式到内容,从画面到意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从而感受到蕴含在画面中游子凄苦的心境和沉郁的情绪。

此外,我还让学生尝试做小记者、小编辑、小导游,深入学校、家庭、社会搞调研,增强其动手能力。

三、从课堂到课外活动的转变

语文本身是综合性的,它与生活的外延一样,鼓励学生去“做”、“考察”、“探究”,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关注生活,突出感悟,注重知识的积累。如在语文写作中,常见学生无东西可写,乃至抄袭,究其原因,是缺乏主动的机制,为文而文,无痛呻吟。

我们应该在开展课外综合性活动中,注意抓好:1.引导学生多看书、看报、看电视专题片等。2.引导学生善于捕捉写作材料和信息,善于感知客观事物。3.指导学生多做有意识的观察和体味。4.强调学生勤做读书卡片、读书笔记。5.激励学生多练笔,多写日记、生活片段、生活随笔。

总之,教师只有真正做到观念和角色的转变,学生才能激活生活,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作文。这样,台上台下,课上课下,其乐融融,教学相长。

(责编 覃亮生)

猜你喜欢
三味书屋百草园情感
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游百草园
情感
三味书屋之“三味”
多元训练 实现读写转化——以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仿句为例
台上
寻找百草园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我的“百草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