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生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课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乡土文化资源就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最有利的课程资源之一。河池市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的一块传奇的土地,面积33508平方公里,辖九县九市一区,常居少数民族有七个,分别是壮、瑶、仫佬、毛南、侗、水、苗等民族,有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乡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为语文教学服务。
一、 河池民间文化搜集活动
1.搜集民间故事 。在河池,流传得最广的就是家喻户晓的刘三姐的故事、莫一大王的故事和布罗陀的故事。可让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整理这些故事,并把故事编印成册。
2.谚语及民歌搜集活动。河池的谚语很具有地方特色,在生活中多加留意便可搜集到一些。广西是歌的海洋,而河池又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河池壮族山歌和河池彩调,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歌资源。刘三姐的山歌十万八千箩,河池人民开口便是歌:“唱起山歌几热闹,你吹笛子我吹箫;唱歌不怕别人骂,好鼓不怕重锤敲。”这正是:“歌圩好比民族魂,千年万代不断根;文化遗产保护好,子子孙孙来传承。”
3.民族风情搜集活动。居住在河池的各个少数民族均有着各自独特的民风民俗。广西河池地区的壮族及其他民族将铜鼓奉为“神器”。人们笃信铜鼓是神赐之物,具有神奇的本领,是酬神驱鬼、祛灾纳吉的神圣之器,因而总是在最隆重的祭祀活动中使用,将它视为镇寨之重器、传家之至宝而代代珍藏。这几年来,河池每年都举行铜鼓山歌艺术节,更是值得我们深入了解的独特的民族节日。另外,壮族的三月三歌节、毛南族的蚂拐节等,也具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情。
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在活动中使学生受到了乡土文化的熏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
二、河池乡土名人文化学习活动
河池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是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广西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的故乡。近年来,又涌现了知名作家东西、凡一平、黄土路,还有新时期的基层干部的楷模王任光,更有在北京奥运会上勇夺金牌的残疾动员唐元,自学成才的书画家韦茂森……这些名人从不同方面闪现着自己的光芒,为此,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活动,了解他们的成才经历,写他们的事迹,介绍他们的作品,为他们写传记等。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一次熏陶。
三、了解河池的历史文化
河池历史悠久,更有其悠远的历史文化。远的不说,刘三姐的故乡下枧河,就是河池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枧河,是一条与刘三姐紧紧相连的河流,因为下枧河,刘三姐的歌声是那样的婉转动听,嘹亮鲜活;因为刘三姐,下枧河的名字是那么的如雷贯耳,声名远播。有了刘三姐和下枧河,才有“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让学生了解河池的历史文化,更能激发他们作为河池人的自豪感,更加热爱河池这片热土。
四、河池旅游文化调查活动
河池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世界著名的巴马长寿之乡,还有凤山国家地质公园、龙滩电站、下枧河刘三姐故居、南丹白裤瑶寨、河池“小三峡”、大化七百弄等著名景区(点)。近年来,河池加强了对旅游资源的宣传推介,举办了巴马首届“国际长寿文化旅游节”、广西凤山“神奇洞穴探游节”、“刘三姐故乡-宜州旅游发展”研讨会等活动,充分利用现代旅游营销手段,开展网络促销,向区内外宣传旅游精品,积极与周边省市结成旅游联盟,推进旅游区域合作。另外还将深入挖掘,大力发展具有河池特色的长寿文化、奇石文化、铜鼓文化、刘三姐文化和民俗风情旅游文化产业。这些举措,突出了河池“长寿、生态、民族、红色”等四大文化特色。我们在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习了游记文章后,让学生对河池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资源调查活动。同时我们还对一些景点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引导学生为这些景点写解说词、作旅游开发创意设计等。活动的开展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旅游文化知识,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遣词炼句的能力。
当然,可以利用的乡土资源还远远不止这些。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份唾手可得的宝贵的语文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学习内容,拓宽学生学习视野,使学生养成留心自然、关注社会、乐于实践与社会交往的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
(责编 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