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霞
摘要:文章以“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针对初中学生厌学情绪重,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灵活性的普遍现状,运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这种教学策略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充分培养了学生自学、表达、组织等多方面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角色互换 能力 反思 教学理念
一、问题的提出
多少年来,三尺讲台一直是教师施展才华的阵地,是只属于教师的舞台。久而久之,学生就成了一群只会听教师讲话,只会看教师表演的观众。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厌学,出现了学习费时但效率低的现象,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了主动性、创意与灵性——这一切都违背了“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必须打破教师独霸讲台的藩篱,让学生也能走上讲台,展示才华,体验初获成功的滋味。让学生成为教师式的学生,让教师成为学生式的教师,这样势必能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使他们更好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笔者接下来要谈的是在化学课中如何让学生走上讲台,实现师生角色互换。
二、实施过程
1.课的开始让学生说。在教学中,每堂课的开始五分钟,往往是我留给学生上讲台的时间。开始时,只是让学生
上讲台去说上节课学的主要内容。目的也只是为了巩固所学专业课知识和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后来学生的胆大了,演讲能力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让学生上讲台讲课逐渐发展起来:学生可以提出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也可以提出前面所学内容中仍不明白的问题;还可以说教材中的疑点难点,说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说教材的结构和知识体系,说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说自己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也能说教师的开课是否引人入胜,结课是否余音缭绕,实验是否准确灵活,板书是否独具匠心,讲课是否细致入微,语言是否贴切恰当等。
短短五分钟,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为一节课的开端造就一个“学生为主体”的活跃的课堂氛围。反之,传统的方式常以“复习提问”开课,则不利于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也不能造就一个活跃的氛围,更不能使学生于课外自主钻研、网罗信息、勇于实践积极为开课上讲台演说准备素材。
2.课的总结让学生上讲台写。一个人如果没有记忆,则无法进行正常的思维活动,只能永远处于新生儿状态。正如谢切诺夫(俄)所说:“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不记则思不起”(宋·张载)。大量经验告诉我们:“本堂课的‘问题,要求当堂课解决”,“不要依靠作业,不要积压‘问题”,无疑,一堂课讲授的内容,以促进学生本堂课记住为佳。
课的总结让学生上讲台写的方法,即每节课讲完都要留给学生一个好看的、实用的板书,并结合板书内容,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如堂试记忆法、口诀记忆法、形象记忆法、谐音记忆法、联系记忆法、谜语记忆法等),留给学生记忆的时间,然后在课的总结时,保留板书的题目和主线,擦掉板书上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最后让学生填写空白部分,若时间充裕,还可使学生即兴讲解或解释自己填写的板书内容,以达强化目的。
这种看似强制也并不高明的方法,实践证明具有神奇的功效,它使学生增强了记忆的目的性。学生在识记知识、经验和技能时,恰好是在对教师讲解的内容刚刚理解的基础上,又怀着强烈的“要记住”的愿望,这时,注意力特别集中,记忆效率大大提高。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随时提取自己记住的有价值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知识,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这样也便于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的探索。
3.部分内容由学生上讲台讲。教师在批改试卷时,总会发现有些题目,某个学生的解法特别新颖,且很有推广价值。那么试卷讲评或作业讲评时,就完全可以由该生上讲台去讲授此题,讲评课前,教师最好事先通知学生,并告诉他大家很想知道他解这道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教师很希望由他将自己的解题方法介绍给大家。这样,这位学生,若性格开朗,他会很乐意接受,若个性腼腆,教师可适当给予鼓励,开始学生可能会不太适应,不善于表达。教师要将他们“扶上马”,这无论是对他们今天的成长,还是以后的发展,都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好“教案”,在学生讲授进程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扮演好“学生”角色,认真听课,仔细作好记录(特别是学生错讲、漏讲和讲解不透的地方),以便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有发言权,在讲评时能对症下药。
以上方法在教学中获得成功,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后,还可以向其它方面进行拓展,如在讲解例题时,学生若有不同于教师的解答方法,就会自然而然流露出来。此时,教师只要面向学生微微点一下头,送去一束赞许和征求意见的目光,聪明的学生马上就会意识到老师要让他上讲台去讲了,于是赶紧整理自己的思绪——师生配合默契与否,会在这时充分表现出来。
让学生走上讲台,讲授自己的一些独特见解,它能使学生获得终生难忘的体验,真正激励起学生热爱专业课、学习专业课的热情;它有利于学生自我表现能力的提高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4.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上讲台做。演示实验,与其教师一个人独揽,倒不如让学生上讲台去做或师生合作共同完成。
对比较简单、比较容易做成功的演示实验,教师可让在分组实验中懒得动手的学生上讲台演示。一般说来,具有比较低的实验技能,临场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实验操作,容易引发学生哈哈大笑,成为活生生的反面教材,会使台下观察的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它比教师再三强调有效得多,同时这善意的哈哈一笑,对台上演示的同学又是一种鞭策,教师的正确引导,会使学生产生一定要做好实验的决心。不过,教师若不加以正确引导,也有可能刺伤学生的自尊心,那样,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在选择上台做实验的人选时要慎重。
对具有一定难度无危险性但学生做可能会遭受失败的实验,正好借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这些实验没有必要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呢?笔者认为大可不必。
对于利用所学知识能找出实验失败原因的,可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失败的滋味。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继续让学生做这个实验,可培养学生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良好品质,并能使学生体验到“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真谛。如让学生做“细铜丝在硫蒸汽中燃烧”的实验,燃烧现象往往不太明显,怎么办?教师可引导学生“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细铁丝成螺旋状的原因。
对于利用所学知识,不能找出实验失败原因的,可事先给学生讲明做实验要注意的问题;可师生共同完成实验,关键处由教师操作;也可借题发挥,培养学生接受新信息的能力。
有人说:让学生上讲台做实验,尤其是稍难一点的实验,特别费时。其实在这所谓的“浪费”掉的时间中,学生获得快感,实验技能得到提高,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在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开发,我认为是完全值得的。
三、实施效果
“让学生走上讲台”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素质,在他们备课、讨论和小结的过程中,全面地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和表达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分析如下:
1.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育理论指出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而让学生走上讲台更是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由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负有“执教”的责任,促使他们在备课过程中进行认真的自学,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以往的被动状态变为主动状态,同时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
2.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人才素质诸多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让学生走上讲台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学和讨论来掌握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3.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组织能力是一个人干练的表现,从小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刚开始“让学生走上讲台”时,学生因胆怯、慌乱、经验不足,教学秩序显得混乱,表现为:提问题时,颠三倒四;请同学们发言时,专请自己要好的同学;一个问题尚未讨论,自己就急于归纳总结;对不同意见,不让别人说完就反驳;同学们因不同意见发生争执时,不知所措等等。每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要提醒小老师应该怎么办。随着时间的推移,执教次数的增加,学生的组织才干会有长进,以上种种混乱情况会逐渐好转。
4.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分析、归纳是种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抽象逻辑思维过程,但由于学生时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因此,同学们在讨论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后,答案往往是五花八门:有错的、有不全面的、有繁杂的条文、还有超出教材范围的。这就需要帮助和引导他们进行分析、筛选和归纳,经过艰难、长期的引导,学生这方面的水平会有较大的提高。
四、实践后的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主动地学习。让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这在以前从未有过,教师改变了教学方式,由传统的知识传授,由教师上课,改为学生上课,学生成为讲台的主人。这样学生有新鲜感,大部分同学都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自己能轻松自主地学习。由此可见教师应彻底更新教育理念,要“蹲”下来看学生,不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让学生敬而远之;不要一味研究如何教,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要研究学生是怎样学的,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去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最终达到“我会学”的“教就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让学生走上讲台,还可以使“老师”与学生能进行“零距离”交流,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毕竟“老师”是学生,平时是同学,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没有顾虑,能进行平等对话交流,即使讨论问题有时也敢“针锋相对”,气势“咄咄逼人”,不像平时老师上课时,学生有看法也不太敢与老师争辩,或回答问题时也有所顾忌。另外,“老师”在备课时,更容易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知道学生喜欢上什么样的课,这样,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其同创建了和谐的教学环境,更能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我想,作为一个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精神,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自身的角色同时想到时刻为学生服务。虽然学生上课因个人而异,每次都存在一些不足,如有时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会延长教学时间等等,但我觉得多一点时间用在让学生实践学习上,“适时”地浪费一些时间又何妨呢?教师在指导中任务并不轻松,但也从学生那里学到不少知识,教学相长,这不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吗?
参考文献:
[1] 周宏主编,《教学策略》,中央族大学出版社
[2] 周宏主编,《教学艺术》,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3] 袁祖社、尚长梅主编,《学习能力培养全书》,中国物次出版社
[4]尹小东,《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差生转化》,化学教学,第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