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足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所以,教师应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
一、课程设置生活化
根据儿童体验式学习的心理规律,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设置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强化对生活的指导,帮助学生处理好现实生活中的基本关系,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营造健康安全,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这是《课程结构》设计的主框架。教材只是教学的参照而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在生活中的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也就是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把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教学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例如,教学《我的自画像》一课:课前,我要求班上的同学以制作明星卡的形式把自己的相关资料整理出来,让班上三名学生准备近期照片若干张(每张照片旁边附有个人简历、爱好、个性、特长、喜欢的运动项目、崇拜的明星,尤其是参加比赛的活动录像和平时的生活场景等)制成课件。上课时,用课件展示照片、播放录像,然后请照片中的学生按照课件的播放顺序作自我介绍。而后谈谈成长中的感受,畅想自己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而其他同学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等形式介绍自己。
这样的设计让教材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紧密地链接起来,使生活和教材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渠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为活动的内容正是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更容易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二、活动方式生活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得到实现。
1.进行角色扮演,丰富生活体验。
进行角色扮演能促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并根据已有认识水平解读文本,体会情感。
如教学《这点困难算什么》,在“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睡懒觉”、“学游泳”等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基本上是平时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学生的触动很深。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间、生生间展开对话搭建了平台。通过表演,学生对“困难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战胜它的勇气”有了更深的体会。
2.创设“生活”情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创设“生活”情境,是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凭借学生已有的经验,创设生活中的某个情境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因为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学生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
如教学《诚实不需要理由》,在“交流”环节:“有人说,‘任何时候都应该讲真话,不撒谎,你认为对吗?”我首先利用课件播放语文教材《狐狸和乌鸦》中的情境,针对“狐狸行为”让学生分组展开辩论。然后引导学生得出:“只有靠诚实劳动换来的成果才是光荣的,凭借花言巧语骗来的结果是可耻的。”通过情境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预设“生活”场景,增进辨析能力。
小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时,务必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教师要有意识地预设“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拓宽教学时空。
如教学《健康生活每一天》,可以在课堂上模拟“看电视”、“用电脑”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处,增进辨析“健康与非健康”的能力,避免沉溺于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中,确保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实现教育回归生活
“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是品德教育的宗旨也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学生课内、课外的生活,把课堂教学从课堂拓展到学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式全方位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通过活动提高积极适应社会、研究社会的能力。
如教学《呵护绿色家园》一单元时,我课前先要求学生做一个有关环境保护的社会调查,从调查中学生发现学校附近的小溪边、马路旁环境污染特别严重。针对这一现象,课堂汇报时学生们情绪十分激动,可要改变这些现状,靠学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怎样才能让学生为“呵护绿色家园”设计方案并变为现实呢?我指导学生向国家环保部门寄去倡议书:要求农村也要落实“限塑令”;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学校周边小溪和马路旁污染的情况,拍摄照片,记录污染的相关数据,掌握环境污染的第一手资料,探寻造成污染的原因,设计出整改方案。然后选派几个学生作为代表在老师的陪同下与村干部进行交涉,提出建议,联合村干部向镇领导申请治理资金,落实整改措施……这一系列的活动体现了学生从课堂到现实生活的转换。实现了“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既要让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融入成长中的学生,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