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益新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要以文本为中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完成语言训练的任务。评点批注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用恰当的文字与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对话。教师要把学生的读书批注当作课堂生成的宝贵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借助批注开展阅读交流,真正实现生本、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因此,将批注式阅读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新课标的需要,也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文的需要。所谓“批注式阅读”,就是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在书页上用特定的符号或文字写下自己读书的所疑、所感、所想。
一、批注的方式及分类
批注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符号批注和文字批注两类:
1.符号批注
由于使用符号简单易行,此法使用面最广。常用的符号主要有:①波浪线“~~~~”或直线“——”,画在文章重要的语句下面,以便加深记忆、理解。②圈点“○○○”,标在文章的重点词或优美词语下面。③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或旁边。④感叹号“!”,用在有感叹或惊奇的语句旁边。⑤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2.文字批注
文字批注比较自由,可长可短,力求简洁明了,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行。文字批注可以写在文章的天头、地脚、行间、旁空等处。我们根据批注所处位置的不同,可以简单地分为眉批、旁批、夹批、脚批等。眉批为疑难问题的提出与理解,旁批主要批内容概括和写作特点方面,夹批为重点字词的理解与语境含义等,脚批为对思想内容的评价和想象拓展等。
批注的形式多样,内容不限,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批注的内容。有些学生对于词语比较敏感,着重批注重点或准确生动的字词;有些学生善于理性思考,着重批注疑难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有些学生善于感性思考,着重批注感人之处,将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这种传统的批注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使教学异彩纷呈,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与成功,教学氛围活跃而不失序,开放而不松散。
二、批注式阅读的应用
1.课前预习课文写批注
课前要求学生对文本评点批注,一改以前简简单单地抄写生字词的老习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为课堂学习和讨论作了充分的准备。
2.课中重点讲读写批注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引入评点批注,可把这种方式落到实处。讲读重点段落之前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评点批注,让学生既有明确的可操作的学习目标,又有相对的自主选择权,更提供了合作探究空间。课堂上,师生共同交流讨论这些批注,既是检验展示学习成果、分享思想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产生新思想的过程。教师在“隐性”的指导中,借助课文情境,基于文字、超越文字,给学生提供适合各自发展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这种具体的言语实践中敏于文字、发现问题、构建意义,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3.课后拓展文本写批注
一篇文章学完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已经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学生深受感染后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或情感。假如教师此时能适当加以引导,学生便会文思泉涌,跃跃欲试。比如:在教完《特殊的葬礼》这篇课文后,我引导学生一路想开去:回顾一下你周围的环境,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并说明理由。学生奋笔疾书后交给我一张张使我意想不到的答案:有的学生要在学校的水池边竖上一块木牌,写上“水——人类的生命之源”;有的学生要成立一个浪费水资源的举报站,切实保护地球上的每一滴水;还有的学生要求致信国家领导人,倡议把这一天定为国家节水日……
三、批注式阅读应注意的问题
1.自读自悟
开展批注式阅读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重点,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感受;同时,注重生生间的互动,充分开展合作、交流与分享,以期学生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从而提升文本的价值,进而超越文本。批注式阅读也是一种研究性阅读,是一种以问题研究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核心的阅读实践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直接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阐释和点评,并直接在课文中圈点勾画,画下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识的烙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获得自我发展。
2.合情合理
这里所说的合情是指合乎文本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点,允许个性化理解,但不能和文本有原则性的冲突或较大的偏差:合理指的是学生读书写批注的方法正确,操作简便可行,有效性强。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步骤,为学生深入地探究文本、开展批注式阅读提供内在的支撑,以激发学生阅读批注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批注式阅读,将摆脱传统教学中注重知识本位的局限性,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个性和人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