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沟”克服厌倦情绪

2009-08-19 03:12朱海霞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听话者外语教学自学

朱海霞

在日常生活的交谈过程中,谈话者需要有话可说,听话者或觉得话中有新鲜的内容,值得一听;或觉得有疑问,听完话之后,了解到原来不曾知晓的事情。这种新鲜的内容我们称之为信息。新鲜的内容越多,信息量就越大。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互通信息便是交际。交际的目的是疏通二者之间的信息沟(infrmation gap)。如果一个人知道的东西另一个人不知道,那么,他们两人之间便存在信息沟。信息沟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先决条件和动力。谈话者与听话者之间如无信息沟,厌倦情绪很容易产生。道理很简单,这是因为听话者不能获得信息。在外语教学中,信息沟的存在与否,是判别教学中是否把外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判别学生能否通过课堂教学学到新知识提高语言技能的重要标志,也是判别课堂教学是否使学生感兴趣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厌倦情绪的根源——缺乏“信息沟”

1.用外语复述课文是过去常用而至今仍有人袭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解释完课文内容和语言“难点”之后,请一位或几位学生复述课文。因为复述意味重复课文的内容,所以听者与复述者之间不存在信息沟。在有限的课时内采用这种教学手段,要求学生用语言去表达他们在正常情况下不说的东西,复述者会感到是一种负担,无话找话说,缺乏动力,听者也会觉得枯燥无味,浪费宝贵的时间。复述这种方法,充其量是为学生提供一次语言操作的机会。

2.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也是学生厌倦情绪的一个原因。要使学生对外语保持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学习动力,教师首先得考虑如何在课堂上建立信息沟。而要建立信息沟,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语言水平,使教学有的放矢。但要做到这一点决非易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接触到新材料、新课文,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因学生中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光靠讲课是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的。所讲授的内容对一部分学生也许存在信息沟,对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是老生常谈。在这种情况下,时间一久,学生自然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厌倦,学习外语的兴趣受到压抑而逐渐消失。如果反过来,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讨论,形式多样,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在语言实践中学习和提高语言水平,教师仅起引导和督促作用,创造机会,在学生中建立起使用语言的信息沟,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这些,我们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放心大胆地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不应该老是放不下,觉得不讲够便是未完成教学任务,未尽到教师的职责。我们应该懂得,课堂不是教师利用讲台练习口语的地方,而是学生学习外语的场所。学生每节课下来,应有新体会、新提高,有一种满足感。

二、创造“信息沟”的几点思考

以上几例,反映了外语教学中信息沟与厌倦情绪之间的关系。当然,厌倦情绪的产生还与其他因素有关。但是一般来说,课堂上出现厌倦情绪,往往是因为信息沟不存在或信息沟很小。如果教师注意到这个问题,课前备课时有意识地想一想如何创造信息沟,课后问一问自己是否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信息沟,那么,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厌倦心理便可能得到缓解。下面就创造“信息沟”谈几点想法:

1.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因为学生一般都喜欢寻求自己感兴趣的新知识以满足求知欲,所以,自学便为学生提供了机会去自动建立信息沟。学生到了高年级,已具备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课程安排上应尽可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学,尽量减少那些质量不高而对学生帮助甚微的课程,切忌搞花架子。不保证学生的自学时间,就谈不上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更不利于优秀学生拔尖。通过教学实践,摸索学习各阶段中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时间的比例,制定严格的教学要求,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和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2.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提供“信息沟”。提供信息沟的方法很多,基本做法是:模拟现实生活中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只为一部分学生提供信息,而使另一部分学生知道这些信息;或使两部分学生知道不同的信息,然后让他们互通有无。由于现在招收的大部分学生为初中毕业生,他们的外语水平较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信息沟较大,教师可适当多做些解释。但在做语言运用练习的时候教师仍需创造信息沟,让学生有机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感到有内容可说,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际。

3.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设置“信息沟”。为了使学生巩固所学到的知识,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为学生积极提供一些信息沟外,教师也应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设置信息沟。例如:课外组织一些有趣、实效的竞赛活动,如朗读、演讲、书信、歌唱等。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到的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既锻炼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可避免课堂教学与社会需要相脱节,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

信息沟这一概念在外语教学上很有实用价值。它可以用在外语教学的语音、语法、词汇、写读、听说、写作、测试、教材编写等方面。如果能根据信息沟的原理为上述各方面的教学编阅练习,设计教学手段,那无疑是对外语教学的一大贡献。

猜你喜欢
听话者外语教学自学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对日语终助词「ね」、「よ」功能的比较和简析
有些话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谁之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