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建设探索

2009-08-17 09:53肖辽亮刘梦龙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学习领域工学结合专业建设

肖辽亮 刘梦龙

摘要: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改革研究的热点。湖南省高职院校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首先对紧跟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深入分析,然后通过创建“专业+车间/公司”的专业建设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驱动的课程体系,建设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的实践基地,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工学结合;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专业建设

目前,我国正经历职业教育改革的第三次浪潮,高职教育正处于探索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阶段,正加大力度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内涵建设,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笔者拟对湖南省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紧跟企业需求确定高技能应用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企业需求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实践加以探讨。

紧跟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

人才培养目标应从岗位面向分析入手,确定专业的职业核心技术(能力),以职业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确立该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产业、岗位、区域环境发展调研与分析通过对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湖南省对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应用领域进行分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在湖南省的支柱产业——重工制造业中与轨道交通装配业配套的电子设计和制造业的主要岗位是电子产品装接工、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电子产品工艺员等。根据岗位调研结果,对与该专业对应的岗位进行分析,分析每个职业岗位具体的工作职责与任务、任职资格,其中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岗位分析如表1所示。

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根据国家有关职业教育文件的精神以及湖南省重工制造业与轨道交通装配业配套的电子设计和制造业、电子行业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专业调研结果,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方面培养学生素质,如图1所示。专业能力从岗位分析的职责与任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能要求转化而来;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从适应社会、岗位对专业技能要求以外的素质要求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转化而来。通过项目教学与综合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技能、职业行为规范、团队合作能力、再学习能力等,使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方面的能力,以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建设与改革

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以职业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以行动为导向进行课程教学。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通过“专业+车间/公司”的专业建设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驱动的课程体系,建设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的实践基地,落实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培养为本位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建“专业+车间/公司”的专业建设模式为了实现“职业岗位主导”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目标,在专业建设时应尽可能使学习环境企业化,创建如图2所示的“专业+车间/公司”的专业建设模式。从内部条件到外部条件,从教学软件到教学硬件实施管理企业化、环境真实化、功能系列化,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受到企业化环境的熏陶。在“专业+车间/公司”的专业建设模式下,开展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即按电子产品生产流程的工艺教学。学生在车间/公司中以“学生、准员工、学员”的三重身份进行知识学习、技能培养、职业态度与规范训练,实现“零距离”上岗。教师在车间/公司中以“教师、车间主任、培训师” 的三重身份开展教学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项目开发,真正成为懂生产、能开发、善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驱动的课程体系职业岗位需要什么,专业就教什么,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为中心,进行专业教学内容设计和人才培养。要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构建“突出能力目标、项目载体、学生主体”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项目驱动的课程体系。针对培养目标确定的职业岗位开展企业调研,确定岗位的工作任务。校企专家共同分析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得到如表2所示的该专业职业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对应的职业能力。将表2所示的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与岗位对应的电子设备装接工、电子产品制版工等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进行归类整理,归纳出该专业的行动领域为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等。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与学习规律,对行动领域(职业能力领域)进行由易到难的编排,并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根据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与对应的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确定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该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及对应的主要教学内容如表3所示。根据表3所示的学习领域课程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工作过程、工作方法、劳动组织、使用工具、工作环境等,设计学习情境,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驱动的课程体系。要改革考评制度,探索理论实际一体化,学校、社会、企业三方立体化的具有高职特色的考核评价体系。

建设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的实践基地,完成真实环境下的项目教学探索多层次、多渠道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管理企业化、环境真实化、功能系列化的实践基地,缩短高职学生就业的适应期。实践基地教学、生产、组织管理,学生、教师在实践基地的角色与身份如图2所示。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三个教学环节实现工学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以项目为载体(项目为职业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或任务单元实例),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做的过程中完成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成本意识、产品意识。在校外顶岗实习中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工厂纪律,了解企业生产设备,获取工作方法和生产经验。

参考文献:

[1]黄斌.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的探究[J].教育探索,2008,(3).

[2]徐兴林.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8,(17).

[3]徐涵.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1).

作者简介:

肖辽亮(1975—),男,湖南株洲人,工学硕士,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电子技术应用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刘梦龙(1964—),男,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与教学管理。(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猜你喜欢
学习领域工学结合专业建设
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探讨行动导向教学
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重构与课程设计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