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溪 周跃红
摘要: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的重点。文章结合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汽车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认为高等职业院校应多渠道、多形式综合开发教育教学资源,营造真实或仿真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校企联合的校外工程型顶岗实训基地,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关键词:高职;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针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我院于2004年设置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培养从事现代汽车机电维修、事故汽车修复、汽车性能检测、汽车技术服务与贸易、汽车保险与理赔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学校坚持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按照分层培养、逐步提高的教学特点,构建基本技能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建立真实工作环境和产学结合的实训基地,校外实习既是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也是对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在学生能力培养上不可缺少。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广泛、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为校企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建设思路
汽车专业实训基地承担着为汽车行业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和为地方职业学校培养汽车专业师资的任务,是学校教学、科研、对外服务的重要场所。因此,应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建设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工程型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职业岗位情境、实用技术强化、循序渐进教学、能力迁移适应、行业及地域经济发展、基本平台共用、产教结合、体现能力本位等特征。要使实训基地成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平台,同时成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交流的平台以及企业高新技术孵化器和技术培训服务站,并创造“双师型”教师成长的环境。我院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如图1所示。
彰显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主要用于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和综合素质培养,要求具备完成特定任务所需的完整流程和真实的职业环境。要充分考虑在实训基地创造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如场地布置、设备配置、训练操作的规范性、技术标准的严格性、场地的安全标识等都要尽量和实际企业的运行环境一致,使学生在整个实践环节的训练中如同置身于真实的岗位环境。实践教学要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体系。生产性实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要达到的目的:一是要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三是要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
(一)按照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建立汽车校内实训基地
汽车校内实训基地应作为一个系统来建设,将实训室与教室、仿真装置与实际装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建立基础技能实训平台、专项技能实训平台和具有真实工厂氛围的综合技能平台,形成完整的汽车专业职业技能培养链。
我院的汽车基础技能实训平台主要针对汽车技术服务中各项基础技能,供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设有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液压与气动实训室、金工实训室和钳工实训室等实训室。通过相应项目的学习及训练,使学生掌握各基础环节的技术特点和操作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训练打下基础。
专项技能实训平台主要以汽车各大系统为重点进行设置,以拆装、操作、检测等要素为技能培训平台,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车身钣喷实训室、仿真模拟实训室等实训室。要求学生通过这个平台的训练,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部分常见故障的检测、诊断、排除技能,提高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
综合技能训练平台是在专项技能平台的基础上,集操作、检测、维修和考评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训练平台,具有真实的工厂生产氛围,设有汽车整车实训室、汽车钣金涂装实训室、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实训室。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进行汽车整车的调整维护、事故汽车的估损与修复、汽车整车综合性能分析、检测和维修训练,提高综合能力。
(二)按照建设主体、资金来源的不同,采取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
我院汽车实训基地的建设主体是多元的,建设资金来源有学校自筹、财政拨款、企业资助等渠道。实训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
我们与经营国际品牌汽车维修、钣金、涂装及美容设备及产品的珠海市龙神有限公司共建了汽车整容工艺及装备技术培训中心。培训中心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龙神公司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配备了欧美先进的汽车钣喷设备,价值达70多万元。这种合作形式的主要特点是实训中心的建设以企业为主导,即实训中心的规划、布局、设备由企业做主,而实训中心的使用由双方共同主导,既用于学生的校内实训,也用于企业员工的培训。
珠海市地方政府扶持我院建设“珠海市汽车整容工艺及装备技术公共实验室”,开展事故汽车修复的研究与社会服务工作。该公共实验室由学校与企业联合建设,主要任务是利用自身的人才、技术及先进的实验设施等条件为当地的科技创新提供服务,包括促进本行业产品开发、对外承接“订单式”技术项目、对外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对外提供实验设施的有偿使用服务、推动汽车钣喷行业标准和工艺流程的制定等。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中心,学校提供场地、设备,引入校外企业资金、管理模式,共同建设合作教育基地,营造高水平的汽车维修工程训练环境。这种模式可以规避学校的经营风险,使学校的设备得以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得以发挥,学生能够就近参加生产实习,并为本专业“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建设创造条件。
校企联合建设工程型校外顶岗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是学校实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实训基地既是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也是对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处于正常运转的企业,学生所处的工作环境都是真实的,执行的规范也都是职业标准。在真实职业环境下的岗位实践,不仅能教会学生如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且还能使学生经过规范化训练,完成关键能力的培养。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结合”,德国的“双元制”和英国的“工读交替”,都是校企联合的典范。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不能停留在低层次、表面化,学校应结合订单式培养模式与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我院汽车专业在校外实训基地安排了三个实践教学环节,即专业认识实习、专业技能综合实习和预就业工程型顶岗实习,探索和实践“4+2”和“5+1”模式。在学生预就业顶岗实习的一个学期中,学院通过与企业签订协议,明确供需关系和条件,引入了现代学徒制。目前,我院与珠海市珠光汽车有限公司、珠海市达田汽车有限公司、深圳市深业集团、深圳市鹏峰集团等“珠三角”二十多家知名汽车技术服务企业签订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协议,建立了广泛、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在校企合作中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条件。
校外实训基地要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主要教学任务包括:进行各种岗位技术能力训练;关键能力培养,职业道德及职业规范养成;建立模拟就业系统,实行预就业制。我院与企业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为学院在校企合作中推行工学结合、项目驱动、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条件。同时,学校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技术支持和优秀毕业生,双方实现了互惠双赢。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
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随生产实践而发展,教学时空跨度大;教学对象在求学目标、知识基础方面具有极大差异性。这些特点客观上决定了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成为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双师型”教师。实训基地要有一支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满足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建立“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通过鼓励性的政策措施,使在校教师分期、分批到合作企业生产第一线中去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业务,使专业教师掌握现代生产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教师直接从企业获得的信息反馈,还可以推进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从行业和合作企业中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相关职业能力强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结构,使理论型与技术型教师相互融合,推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总之,我院积极探索汽车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按照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以合作伙伴关系的自主联合、订单关系的联合、政府介入的校企结合等多种形式,构建校企联合的工程型校外顶岗实训基地,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推动“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以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一系列措施加强了我院实训基地的水平,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关晓吉,薛华,刘艳梅.高职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途径[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Z1).
[2]丁金昌,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 2008,(2).
[3]吴云溪,周跃红,许海华. 汽车钣喷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9,(5).
作者简介:
吴云溪(1967—),男,湖南宜章人,硕士,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汽车整容工艺及装备、机电控制。